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愛心課堂 傳播國學魅力

筆挺的身板, 飽滿的額頭, 鏡片後一泓清澈的眼波, 配上孩子般的圓臉龐, 慈眉笑眼中透出知識份子的真儒雅。 談笑間, 語調溫和有度, 令人如沐三月春風;言語謙恭有禮, 雖年近不惑, 卻猶如一位在墨香清詞中浸泡多年的“老”學者, 她就是付知安。

付知安的外公是私塾先生, 能雙手寫梅花篆字。 她自幼便隨外公學習書法, 在創作中, 博取眾長, 兼善各體, 忠於傳統書法又以草書見長。 後又來京拜當代書法家鄭起、高育娟為師, 刻苦學習, 更加精進。 “老師教會我的不僅是書法, 更多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 ”受到老師百般教導的付知安知道,

感恩老師最好的方式便是傳承書法。

2016年2月, 她在二撥子工業園區內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小屋子, 用於開設國學愛心課堂。 每逢週末及寒暑假, 付知安就會將附近外來務工者的孩子召集在此, 義務教他們弟子規、書法、繪畫等。 “外來務工者的孩子在北京上學不容易, 我希望盡我所能地去教他們一些東西。 ”付知安說著, 眼裡泛著淚光。

準備講義、批改作業、不斷學習, 就是付知安的生活常態, “因為我的付出, 讓一些孩子成長得更好, 我覺得這就是我辦愛心課堂的意義, 孩子哪怕只取得一點小成績, 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付知安告訴記者, 很多孩子在這裡學習之後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收穫。 “以前我寫字不好看,

同學都笑話我, 現在每週我都跟著付老師練習書法, 媽媽都說我的字越寫越好看了。 ”9歲的苗苗開心地說道。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每個週末早上八點, 付知安的愛心課堂內總是書聲朗朗, 孩子們都認真地跟著付知安讀《弟子規》。 40分鐘的早讀過後, 便是書法和繪畫課了, 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 折紙、調墨、緩緩下筆。 “從付老師開課以來, 每週我都帶孩子來學習, 以前孩子很調皮, 現在很懂事, 回家還知道幫我做家務, 多虧了付老師, 教會我們孩子這麼多東西, 真的太感謝了。 ”涵涵的媽媽張女士感激地說。

如今, 愛心課堂創辦一年多, 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慕名而來, 付知安陸陸續續已義務輔導過百余位小學生。

“希望我的行動, 能夠讓孩子從小就喜歡書畫, 並傳承下去。 ”她告訴記者, 由於學生越來越多而場地太小, 目前正準備換一間更大的房子讓孩子們有更好的學習場所。

除了一心輔導孩子外, 付知安在業餘時間會去地鐵站做志願者。 “人生的路很長, 人心不能冷漠, 要始終做一個善良有溫度的人。 ”付知安始終這樣告誡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