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創業者,別人入洞房,你在那裡嗨什麼?

在肖知興看來, 國內近幾年的創業狂潮, 西風壓倒了東風, 好像只有創業是做企業的正確方式。 殊不知, 對於矽谷創業文化的崇拜, 卻和圍觀別人入洞房這件事差不多——自己搞的還挺嗨。

“什麼叫‘悟’, 左邊是一個‘心’, 右邊是一個‘吾’, 找到吾心, 找到我的本心了, 你就‘悟’了。 千萬不要被外面那些流行的東西誤導, 它如果不是你內心世界最想要的東西, 就不要去追逐。 ”

作為領教工坊的聯合創始人, 肖知興一直認為在快速變革的時代, 事物的本質——人的本性、組織的規律、商業的邏輯——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 最近, 肖知興從一本蘇格蘭史說開去, 與《中歐商業評論》探討道德激情在中國如何成就華為、萬科、順豐等一批優秀公司;而坦言行走在研究與實踐之間的山脊上的他, 是如何定位自己, 又如何看待中國當代的民營企業家。

肖知興:管理學者, 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

先後仼教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北大滙豐商學院。 2004 年獲得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 國際中國管理研究協會(IACMR)的發起人之一, 實踐管理研究會(AAMP)創始會長。

尋找企業家的道德激情

《中歐商業評論》(以下簡稱CBR):你最近在關注什麼領域?它引起了你對管理界怎樣的思考?

肖知興:我最近在讀《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發現這個小地方不簡單, 蘇格蘭的啟蒙運動打下了整個現代世界的基礎, 尤其是看到蘇格蘭啟蒙運動的這一批領袖, 包括哈奇森、亞當·斯密、湯瑪斯·裡德這些學者的著作。 亞當·斯密一直都認為自己的《道德情操論》比《國富論》更重要, 他在書中論述了道德感是人類的本能。

倫理學和道德哲學與企業管理和領導力發展有很大關係。 一些成功的中國企業中, 是更靠近道德的核心價值觀, 也就是道德信條, 成為激勵高管和員工最強大、最持久的內心力量來源。 比如, 華為的“不讓雷鋒吃虧”, “以奮鬥者為本”, 讓奮鬥者得到合理回報;海底撈的“雙手改變命運”, 讓勤快、本分的農民工也能走出一條職業發展道路;萬科的“不行賄”, 順豐的“讓一批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這背後就是蘇格蘭啟蒙大師強調的“道德激情”。 伸張正義、昭雪沉冤、為民請命(right the wrongs)能夠喚起一般人的道德激情, 也是中國人擁有的最靠近宗教的道德情感,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這些企業能夠做得這麼好, 走得這麼遠。

CBR:“道德激情”聽上去是一個很原生的概念,

它可以解釋企業家的內在驅動, 如何又代表未來管理的方向?

肖知興:原生的東西其實是最偉大和強有力的。 藝術家追求的是生氣勃勃、元氣淋漓、單純又回歸本能的狀態。 事實上, 人類文明的各個領域在高度細分和修飾的狀態之下, 追求的恰是如何回歸初心、返璞歸真。 偉大的宗教、偉大的民族、偉大的企業背後追求的都是這種生氣勃勃的原生狀態。

但是對於大多數民營企業家來說, 找到自己的道德激情, 挖掘自己的本心、初心也並不簡單。 我覺得也分三種人, 如孫中山先生所說的, 有的先知先覺, 有的後知後覺, 有的不知不覺;或用孔夫子的話說, 或生而知之, 或學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 還有一種人,

是怎麼教也教不會。

CBR:在互聯網領域或者技術領域, 似乎很少看到這種所謂的“道德激情”, 很多創業者都是技術驅動的。

肖知興:矽谷為何強調技術激情而不強調組織或管理?因為道德激情已經融入到他們的文化當中, 成為日常行為;職業化的做事方法也成為大家的常規動作, 人們日用而不察, 所以可以一門心思琢磨技術。

而近幾年國內科技圈、創業圈很多人深受矽谷極客價值觀影響, 自己也“假裝在矽谷”, 張口談“顛覆”, 閉口“未來已來”, 卻忘了一個簡單的基本事實——在中國, 如果組織能力發展不起來, 無論什麼新技術、新商業模式, 最後還是一場空。

矽谷式的極客文化能讓它孕育下一代偉大的公司, 而在中國, 沒有文化和價值觀等軟性力量, 沒有對中國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很可能顆粒無收。仔細想想,沒有哪家企業是純粹靠技術起家的。

CBR:那麼年輕一代的企業家也好、創業者也好,如何找到自己的“道德激情”?

肖知興:現在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許多年輕一代有海外教育的背景,許多從國外最好大學畢業的孩子回國之後,你知道他們都去做什麼了嗎?去做公益、去做社會企業,還有去做鄉村教師。這其實就是新一代人在尋找宗教性、神性、尋找屬於這一代人的道德激情的結果。我認為年輕一代在社會企業、公益慈善方面應該會大有作為。

管理真的不容易學

CBR:既然互聯網時代談不上“顛覆”,為何卻強調互聯網時代的領導力?

肖知興:互聯網其實不是一個新的時代,只是計算能力滲透到了最後一公里,滲透到了手機上,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網路和雲計算在支援你。電腦代替了數位、邏輯和計算工作,因此感性和審美方面的工作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既然機器可以代替人去做計算和程式化的工作,那麼創新、激發感情、能夠用同理心來連接周邊的人,能夠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識別趨勢,能夠賦予一件事崇高的意義,這些能力就變得更有價值了。

就拿日常工作為例,員工有了智慧手機之後,上班時間也可以去聊天、炒股、看電影、玩遊戲,這時候管理者就需要具有更大的個人魅力,才能跟員工的手機去競爭注意力。從某種意義上,互聯網時代逼得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點馬克斯·韋伯所說的“卡裡斯瑪”(chrisma),更不要說企業家了。

CBR:所以談到管理,肯定離不開土壤和環境。

肖知興:一直以來,國內創業企業、互聯網企業不太重視管理,這是因為它們的規模還不夠大,還沒有成長到需要重視管理的時候。而企業管理的職業化,往往是因一個觸發點開始——一場大病也好,親信之人的背叛也好,規模突然掉下來也好——往往是外來事件的觸發讓企業家認同了職業化管理。在此之前,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三頭六臂,沒有什麼事是搞不定的。

管理最大的陷阱可能就在於此,靠著哥們義氣、父子兵、兄弟班甚至老大自己事無巨細的監督,看似能夠代替職業化管理的解決方案,可以讓企業走到 30 億、50 億元的規模,形成了路徑依賴, 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CBR:能把經營和管理都做得很好的民營企業家,還是少數。

肖知興:經營和管理的區分,屬於學術上的“理想型”(idea type)。事實上,這二者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做成什麼事都需要計畫、組織、分工、考核,所以大多數能夠把企業架子搭起來的創業者,這兩種能力多少都兼而有之。

第一代的問題還不大,第二代就麻煩些。現在好多企業家熱衷於培養第二代、第三代,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種誤區。第一代有通達的能力,也有多年的實踐, 第二代就不一定了。正因為這樣,在中國第一代創業者之後,很大的概率是管理革命的發生。

美國企業在19世紀末經歷的“管理革命”,也就是企業管理這只“看得見的手”開始主導美國各行業各大企業的命運,對於中國來說也將是一樣的。中國大批的創業者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如果按照當年30歲左右創業計算,在他們70歲左右,也就是2020年時,就有很大概率會出現中國的“管理革命”。美的創始人交棒方洪波這種職業化的經理人,類似案例就會很多。

當然,在國內,因為宏觀和微觀遊戲規則的不確定性,會讓這個管理革命更艱難,交給二代不行、交給職業經理人也不行,就在這兒掙扎著。

CBR:管理是科學,是藝術,又是手藝,更別提現在的領導者還需要有審美,有人格魅力,聽上去道阻且長?

肖知興:我年紀越大越保守——管理真的不容易學,至少要求企業家具備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有天分,真的聰明和通透。通透就是能夠在思考問題時把握住局部和全域,當期和未來,深層次和淺層次這些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然後去尋找和推進主要變數,解決問題。

第二, 就是多年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兩者相加,才能夠培養出一個好的管理者。如果“原材料”好,那麼無論是讀商學院還是找教練,都是加分項。

而現在的民營企業家呢,普遍分成兩類。一類是對管理、領導力、商學院的這套系統完全沒有興趣甚至嗤之以鼻;另一類,有興趣。有興趣的的人裡頭,又分成兩種,一種是沒有動力或動力不足,還有一種就是很有動力,真正想繼續把企業做好。

沒有動力的人一般也有兩種,有被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千秋功業一壺酒,萬丈紅塵一杯茶”,經常自我懷疑;還有的,就是慢慢轉向生活方式了,跑馬拉松、登山、健身,弄個農場去搞有機農業了。

真正對管理有動力的人,其實也有三類:

第一類,學歷不高,但內心的原生動力很強,這種人很容易過領導力那關,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懂,事實上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出來,對問題的判斷、分寸感的拿捏很到位,屬於優秀企業家的候選。

第二類,是“學霸”,打引號的學霸,從小到大的全優生,後來就創業了,這些人有時候反倒有些麻煩,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容易讓他們養成格式化的思維,對於感性、創造力、同理心、協調溝通還有看全域的能力往往相對較差,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去幫助。

還有一類就是真學霸,天資聰穎,看待事物都能用一種來源程式、核心底層邏輯去把握,他們在遭遇管理問題時也不會卡住太久時間。

行走在管理教育的山脊

CBR:你曾經探討過管理學習的真偽問題,真與偽的邊界在哪兒?

肖知興:真正的學習者,無論學習管理學還是其他學科,其本質就是在自己的大腦裡構建一套知識體系。

我有時候把它形容成一座腦子裡的圖書館,任何新進來的資訊都要與之前寄存的知識體系產生化學反應,相當於對知識體系做了一次微更新、小調整,這個過程才是真學習;而如果沒有這個小“圖書館”在背後做支撐,一般就是偽學習。

現在碎片化的知識學習很流行。這些一兩分鐘、碎片化的東西在沒有知識體系作為支撐的情況下,有害的概率大於有益的概率。為什麼?它們告訴你片面的結論,卻不表明邊界條件;只說一種適應的情況,卻不談論9999種不適應的情況。如果你幼稚、沒有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真的按照這些隻言片語、斷章取義的說法去做了,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用這種方法學習當然可以,但你要有強大的消化系統——不排斥有人吃玻璃、吃石頭、吃磚瓦也能夠消化,但大多數人沒有這套系統。但是人性就是這樣,就是喜歡簡單的結論,喜歡冒充有知識的感覺。

CBR:在這些年深入接觸民營企業的過程中,有沒有在管理教育方面遭遇過瓶頸或者障礙?

肖知興:這個問題很廣,我就強調一個維度吧。在中國,因為心理學不發達,普通大眾,包括企業家的心理素養差,特別是與領導力相關的自我認知、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等方面相對薄弱, 甚至許多企業家都沒有 “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一種更高級的東西。大猩猩照鏡子,你在它鼻子上塗一點白色, 它不會去摸自己的鼻子,而是去摸鏡子,它總覺得那是別人的白鼻子,總覺得是別人的錯,而不會覺得是自己的錯。

對於像我們這種做領導力研究和教育的專業機構來說,就有一些額外的困難。 大家沒有基本的心理學素養,我們就需要做很多掃盲、打地基的工作,這是比較苦的。

CBR:年輕一代的企業家、創業者, 這方面的基本素養應該比較高。

肖知興:講到年輕一代,如果你看過《異類》(Outlier)那本書,就會知道天才和偉大的企業家都是紮堆出現的。

美國就是在19世紀末的工業化時期,湧現了一大批企業家和富豪。在中國,這個時期就是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說實話,80年代90年代這樣的機緣往後再也沒有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事兒,真的未必。

但是,這個變化也是一條平滑曲線,不會哢嚓一下掉下來,只是機會已經沒那麼大、沒那麼多。你以為互聯網有多大,它其實只占到整體經濟的很小一塊。英雄不是天上掉下來或者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時勢造英雄。

我們看看現在年輕一代的亞文化,那種逆反、自嘲,甚至有點破罐破摔,背後其實都有一些利益瓜分遊戲進入尾聲、社會階層固化導致的微妙效應。從深層次來講,又是一種抵抗文化,只不過是一種被動型攻擊(passive aggressive)而已。

沒有對中國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很可能顆粒無收。仔細想想,沒有哪家企業是純粹靠技術起家的。

CBR:那麼年輕一代的企業家也好、創業者也好,如何找到自己的“道德激情”?

肖知興:現在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許多年輕一代有海外教育的背景,許多從國外最好大學畢業的孩子回國之後,你知道他們都去做什麼了嗎?去做公益、去做社會企業,還有去做鄉村教師。這其實就是新一代人在尋找宗教性、神性、尋找屬於這一代人的道德激情的結果。我認為年輕一代在社會企業、公益慈善方面應該會大有作為。

管理真的不容易學

CBR:既然互聯網時代談不上“顛覆”,為何卻強調互聯網時代的領導力?

肖知興:互聯網其實不是一個新的時代,只是計算能力滲透到了最後一公里,滲透到了手機上,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網路和雲計算在支援你。電腦代替了數位、邏輯和計算工作,因此感性和審美方面的工作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既然機器可以代替人去做計算和程式化的工作,那麼創新、激發感情、能夠用同理心來連接周邊的人,能夠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識別趨勢,能夠賦予一件事崇高的意義,這些能力就變得更有價值了。

就拿日常工作為例,員工有了智慧手機之後,上班時間也可以去聊天、炒股、看電影、玩遊戲,這時候管理者就需要具有更大的個人魅力,才能跟員工的手機去競爭注意力。從某種意義上,互聯網時代逼得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點馬克斯·韋伯所說的“卡裡斯瑪”(chrisma),更不要說企業家了。

CBR:所以談到管理,肯定離不開土壤和環境。

肖知興:一直以來,國內創業企業、互聯網企業不太重視管理,這是因為它們的規模還不夠大,還沒有成長到需要重視管理的時候。而企業管理的職業化,往往是因一個觸發點開始——一場大病也好,親信之人的背叛也好,規模突然掉下來也好——往往是外來事件的觸發讓企業家認同了職業化管理。在此之前,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三頭六臂,沒有什麼事是搞不定的。

管理最大的陷阱可能就在於此,靠著哥們義氣、父子兵、兄弟班甚至老大自己事無巨細的監督,看似能夠代替職業化管理的解決方案,可以讓企業走到 30 億、50 億元的規模,形成了路徑依賴, 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CBR:能把經營和管理都做得很好的民營企業家,還是少數。

肖知興:經營和管理的區分,屬於學術上的“理想型”(idea type)。事實上,這二者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做成什麼事都需要計畫、組織、分工、考核,所以大多數能夠把企業架子搭起來的創業者,這兩種能力多少都兼而有之。

第一代的問題還不大,第二代就麻煩些。現在好多企業家熱衷於培養第二代、第三代,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種誤區。第一代有通達的能力,也有多年的實踐, 第二代就不一定了。正因為這樣,在中國第一代創業者之後,很大的概率是管理革命的發生。

美國企業在19世紀末經歷的“管理革命”,也就是企業管理這只“看得見的手”開始主導美國各行業各大企業的命運,對於中國來說也將是一樣的。中國大批的創業者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如果按照當年30歲左右創業計算,在他們70歲左右,也就是2020年時,就有很大概率會出現中國的“管理革命”。美的創始人交棒方洪波這種職業化的經理人,類似案例就會很多。

當然,在國內,因為宏觀和微觀遊戲規則的不確定性,會讓這個管理革命更艱難,交給二代不行、交給職業經理人也不行,就在這兒掙扎著。

CBR:管理是科學,是藝術,又是手藝,更別提現在的領導者還需要有審美,有人格魅力,聽上去道阻且長?

肖知興:我年紀越大越保守——管理真的不容易學,至少要求企業家具備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有天分,真的聰明和通透。通透就是能夠在思考問題時把握住局部和全域,當期和未來,深層次和淺層次這些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然後去尋找和推進主要變數,解決問題。

第二, 就是多年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兩者相加,才能夠培養出一個好的管理者。如果“原材料”好,那麼無論是讀商學院還是找教練,都是加分項。

而現在的民營企業家呢,普遍分成兩類。一類是對管理、領導力、商學院的這套系統完全沒有興趣甚至嗤之以鼻;另一類,有興趣。有興趣的的人裡頭,又分成兩種,一種是沒有動力或動力不足,還有一種就是很有動力,真正想繼續把企業做好。

沒有動力的人一般也有兩種,有被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千秋功業一壺酒,萬丈紅塵一杯茶”,經常自我懷疑;還有的,就是慢慢轉向生活方式了,跑馬拉松、登山、健身,弄個農場去搞有機農業了。

真正對管理有動力的人,其實也有三類:

第一類,學歷不高,但內心的原生動力很強,這種人很容易過領導力那關,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懂,事實上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出來,對問題的判斷、分寸感的拿捏很到位,屬於優秀企業家的候選。

第二類,是“學霸”,打引號的學霸,從小到大的全優生,後來就創業了,這些人有時候反倒有些麻煩,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容易讓他們養成格式化的思維,對於感性、創造力、同理心、協調溝通還有看全域的能力往往相對較差,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去幫助。

還有一類就是真學霸,天資聰穎,看待事物都能用一種來源程式、核心底層邏輯去把握,他們在遭遇管理問題時也不會卡住太久時間。

行走在管理教育的山脊

CBR:你曾經探討過管理學習的真偽問題,真與偽的邊界在哪兒?

肖知興:真正的學習者,無論學習管理學還是其他學科,其本質就是在自己的大腦裡構建一套知識體系。

我有時候把它形容成一座腦子裡的圖書館,任何新進來的資訊都要與之前寄存的知識體系產生化學反應,相當於對知識體系做了一次微更新、小調整,這個過程才是真學習;而如果沒有這個小“圖書館”在背後做支撐,一般就是偽學習。

現在碎片化的知識學習很流行。這些一兩分鐘、碎片化的東西在沒有知識體系作為支撐的情況下,有害的概率大於有益的概率。為什麼?它們告訴你片面的結論,卻不表明邊界條件;只說一種適應的情況,卻不談論9999種不適應的情況。如果你幼稚、沒有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真的按照這些隻言片語、斷章取義的說法去做了,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用這種方法學習當然可以,但你要有強大的消化系統——不排斥有人吃玻璃、吃石頭、吃磚瓦也能夠消化,但大多數人沒有這套系統。但是人性就是這樣,就是喜歡簡單的結論,喜歡冒充有知識的感覺。

CBR:在這些年深入接觸民營企業的過程中,有沒有在管理教育方面遭遇過瓶頸或者障礙?

肖知興:這個問題很廣,我就強調一個維度吧。在中國,因為心理學不發達,普通大眾,包括企業家的心理素養差,特別是與領導力相關的自我認知、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等方面相對薄弱, 甚至許多企業家都沒有 “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一種更高級的東西。大猩猩照鏡子,你在它鼻子上塗一點白色, 它不會去摸自己的鼻子,而是去摸鏡子,它總覺得那是別人的白鼻子,總覺得是別人的錯,而不會覺得是自己的錯。

對於像我們這種做領導力研究和教育的專業機構來說,就有一些額外的困難。 大家沒有基本的心理學素養,我們就需要做很多掃盲、打地基的工作,這是比較苦的。

CBR:年輕一代的企業家、創業者, 這方面的基本素養應該比較高。

肖知興:講到年輕一代,如果你看過《異類》(Outlier)那本書,就會知道天才和偉大的企業家都是紮堆出現的。

美國就是在19世紀末的工業化時期,湧現了一大批企業家和富豪。在中國,這個時期就是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說實話,80年代90年代這樣的機緣往後再也沒有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事兒,真的未必。

但是,這個變化也是一條平滑曲線,不會哢嚓一下掉下來,只是機會已經沒那麼大、沒那麼多。你以為互聯網有多大,它其實只占到整體經濟的很小一塊。英雄不是天上掉下來或者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時勢造英雄。

我們看看現在年輕一代的亞文化,那種逆反、自嘲,甚至有點破罐破摔,背後其實都有一些利益瓜分遊戲進入尾聲、社會階層固化導致的微妙效應。從深層次來講,又是一種抵抗文化,只不過是一種被動型攻擊(passive aggressive)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