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個高新企業對壘四川,竟然以少勝多以一挑三!

撰文|李不是(本文轉自“川渝橫貫線”, 不代表“杠杆遊戲”立場, 已獲授權, 歡迎關注)

1

“十三五”期間, 國家高新區將迎來加速度發展的五年。

最近, 科技部印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三五”發展規劃》, 對“十三五”期間國家高新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做了新佈局。

《規劃》提出, “十三五”末, 國家高新區數量要達到240個左右。 而目前的數量為156個(截止2016年底, 全國已有146家國家高新區, 2017年又批准了10個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

這也意味著, 在2017年到2020年4年間, 中國將增加近百家國家高新區, 每年以25個的速度增長, 是2016年前均速的5倍。 自1988年到2016年底, 高新區數量146個, 前29年年均增長5個。

高新區加速度發展, 一方面說明高新區已成為驅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科技部部長萬鋼在2017年全國兩會上透露, “十二五”期間, 高新區營業收入保持了年均17%的增長速度, 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8萬億元,

同比增長11.5%, 工業生產總值也增長了10.3%。

另一方面, 也說明高新區發展可複製, 否則速度便無從說起, 比如:武漢東湖的科研成果轉化改革、中關村的央地融合創新、浙江的智慧財產權交易和科技成果競拍等, 都已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2

五年新機遇, 四川和重慶應當奮力抓住, 逐步縮小和中部地區及東部地區的差距。

據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近日發佈的《2015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資料顯示, 各地區入統企業數、從業人員數、營業收入和工業總產值, 依舊呈現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梯級遞減狀態。 西部地區與中部尤其是東部地區差距巨大。

國家加速度下, 川渝橫貫線以為, 頂層設計必定也會考慮地區平衡發展,

政策或適當傾斜西部和東北地區。

目前, 重慶國家級高新區有3個:重慶高新區(九龍坡)、璧山高新區、榮昌高新區(2017年4月剛剛獲批, 為我國首個以畜牧為主的高新區)。 而渝西其他區縣工業園區已全部升級為省級高新區, 在國家加速度背景下, 可以明確預估的是, 今年大部分都會獲批國家高新區。

四川, 加上2017年剛晉升國家級高新區的內江高新區, 目前已有8個國家級高新區, 省級高新區為3個。 據四川省科技廳《國家級、省級高新區儲備清單推進落地落實實施方案》規劃, 2017年力爭新增1家國家級高新區和10家省級高新區。

可以看出, 川渝都不希望錯過歷史機遇。

3

不過, 具體到高新技術企業對比上, 川渝的資料更加值得一提,

重慶的高新企業數量遠遠少於四川, 但工業總產值卻高於四川, 竟以少勝多, 以一挑三。

據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發佈的《2015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資料顯示, 重慶2015年入統企業數為940個, 四川為2614個, 重慶幾乎只有四川的三分之一, 但重慶的高新企業當年營業收入已快持平四川, 為5604億, 四川為5892億, 而工業總產值上, 重慶就已超過四川, 為5412億, 四川為4904億。

資料對比說明, 重慶產業結構比四川更為健康, 產出效率和品質更高。

以重慶璧山國家高新區為例, 其工業產值除了比四川成都、綿陽國家高新區的工業產值低以外, 比四川自貢、攀枝花、瀘州、德陽、樂山國家高新區的工業產值都要高。

也就是說,

重慶一個渝西郊區的高新區, 比四川上述地級市舉全市之力的工業產值還要高。 雖然璧山區下屬重慶直轄市, 行政級別與四川幾個地級市對等, 但從土地、人口等資源匹配上, 璧山區並不占優。 但有一點璧山區做得不錯, 即努力爭取到國家各項政策及資金鼓勵。

在剛剛國務院點名表揚的重慶和四川“真抓實幹”下轄市區縣中, 重慶璧山區榜上有名(重慶唯一獲得表揚和激勵政策的區縣, 且已兩次獲得表揚), 四川幾個擁有國家級高新區的地級市(自貢、攀枝花、瀘州、德陽、綿陽、樂山、內江)中, 僅自貢和德陽上榜。

要知道, 獲得激勵政策就等於獲得一攬子優惠。 上榜的區縣中, 將從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中央預算內投資沉澱資金、專項轉移支付沉澱資金、企業債券發行、資金調度和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等6個方面獲得激勵支持。

而國家激勵政策的落地,企業將成最大受惠對象。比如,璧山區共有10家企業成為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受益者,共獲得資金17億元。這筆資金的注入,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步伐,直接拉動民間投資近100億元。

4

重慶高新企業雖然少而精,但發展後勁或不如四川。

在上述的表格中還能看出,重慶高新區比成都高新區的各方面指數要低很多,成都高新區工業總產值是重慶高新區的2.7倍。作為重慶和四川兩地各自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以及各自對外的門面高新區,重慶比成都落下如此大的距離,也當深刻反思,值得探討。

當然,這與重慶高新區歷史上地比現在大很多,逐漸被削弱,如兩江新區、沙坪壩部分區域被劃走有關係。工業產值變低也屬正常,但低到這個程度,恐怕也很難說得過去。

重慶高新企業對壘四川,可以以少勝多,說明其產業結構更健康,其效率和品質更高,但也必須看到,其入統企業依舊只有四川的三分之一,說明對中小高新企業培育不夠的問題,存在發展後勁不足的隱患。

而國家激勵政策的落地,企業將成最大受惠對象。比如,璧山區共有10家企業成為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受益者,共獲得資金17億元。這筆資金的注入,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步伐,直接拉動民間投資近100億元。

4

重慶高新企業雖然少而精,但發展後勁或不如四川。

在上述的表格中還能看出,重慶高新區比成都高新區的各方面指數要低很多,成都高新區工業總產值是重慶高新區的2.7倍。作為重慶和四川兩地各自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以及各自對外的門面高新區,重慶比成都落下如此大的距離,也當深刻反思,值得探討。

當然,這與重慶高新區歷史上地比現在大很多,逐漸被削弱,如兩江新區、沙坪壩部分區域被劃走有關係。工業產值變低也屬正常,但低到這個程度,恐怕也很難說得過去。

重慶高新企業對壘四川,可以以少勝多,說明其產業結構更健康,其效率和品質更高,但也必須看到,其入統企業依舊只有四川的三分之一,說明對中小高新企業培育不夠的問題,存在發展後勁不足的隱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