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德解《弟子規》:總敘

引言:開篇名義, 指出《弟子規》的來源, 以及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道德品格的原則, 並指出品格的培養是學習的基礎性內容,

而優先於知識的學習。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德解】

“弟子規, 聖人訓”。 《弟子規》這本書是做人的品格準則和生活規範, 它是依據《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 出則弟,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為綱編成的。

“首孝弟”。 首先, 在日常生活中, 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和睦, 也是孝道的一種體現。 “百善孝為先”, 孝悌屬於五德(仁、義、禮、智、信)系統中的仁德範疇, 而仁德最接近老子學說的“上德”(老子《德道經》第一章《論德》中有言:“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 也就最接近“德一”的狀態, 而心居道○守德一, 順應自然大道的客觀規律, 則萬事萬物和諧、昌順。 仁德充裕者, 具有仁慈柔容的德性特徵, 能立萬物。

“次謹信”。 其次在一切言行中, 要謹言慎行, 要講信用, 不能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信德是五德的根本, 信德豐裕者, 德性特徵表現為誠信因果, 能生萬物。 這就好比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 就需要豐厚的土壤作根基, 道德之樹, 真信之土厚實, 則根基牢固, 凡參天大樹,

必固其根本, 為人之道也是如此, 信德是做人的根基。

“泛愛眾”。 與人交往, 要平等仁愛, 不要有分別心, 無論貧富貴*都要以仁愛平等之心對待。 “平等心”、“博愛心”屬於德之十善心(“德”為, 一心為眾人做到十種善心, 遵守四項行為準則。 十善心為, 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 萬物同源, 以平等之心善待之, 以博愛之心應對之, 胸懷天下, 心系民眾, 豁達於天地間。 其中要求的“善待萬物”亦屬於五德之義德的內容, 而義德豐厚者, 能正心誠意, 善待萬物, 扶生萬物。

“而親仁”。 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 不僅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 還要不斷思考反省從而自我完善。 個體的自我完善與提高是無止境的, 時刻向有仁德的人學習, 不斷反省、總結和提高, 那麼我們的德性就會在學習與生活中不斷地得到提升。

“有餘力, 則學文”。 以上這些均是學習的根本, 是提高道德修養和養成良好行為規範的基石。 如果做到了這些基本要求, 還有餘暇, 就應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古稱“格物”)、各種經典以及其他益人益己的學問。

古人將道德修養的學習和提高作為學習的首要任務, 強調身體力行了孝悌、謹信、泛愛眾而親仁這些基本道德品格後, 還有時間和精力, 再用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等。 與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的“教人修德, 以德養慧;慧智雙運, 培賢育聖”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強調了德性學習和培養的重要性, 並優先於知識的學習。 “勤奮好學”屬於五德之智德的內容, 學無止境, 善讀書, 讀善書, 則“為學者日益”(老子《德道經》第十一章《無為》)。 而向仁德的人學習, 表現為謙恭處下, 是禮德充沛的德性特徵, 能化萬物。

注:文章摘自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組編《德道三字經 弟子規注解合編》

延伸閱讀:

慧性教育經典問題匯總-三歲前孩子是否適合教誦《弟子規》?

菜單親子版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傳遞愛”,幫助自己和家人獲得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最新資訊和活動,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輕按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書籍內容介紹

注:文章摘自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組編《德道三字經 弟子規注解合編》

延伸閱讀:

慧性教育經典問題匯總-三歲前孩子是否適合教誦《弟子規》?

菜單親子版塊

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傳遞愛”,幫助自己和家人獲得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最新資訊和活動,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輕按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書籍內容介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