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催生直銷銀行批量誕生

資訊時報訊 近年來, 傳統銀行的互聯網轉型正在加快, 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直銷銀行成為重要的發力途徑。 日前, 徽商銀行公告稱, 擬出資不高於28億元與某金融公司發起直銷銀行。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 業內發起成立的直銷銀行已經超過60家。 業內分析認為, 由於業務同質化嚴重, 直銷銀行未來的發展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

隊伍擴容創新有限

隨著銀行對互聯網領域的的佈局提速, 作為傳統銀行的新型武器之一的直銷銀行近兩年來迎來爆發式增長。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 截至2015年底,

國內已有51家銀行的直銷銀行上線, 而目前, 國內直銷銀行數量已經超過60家, 其中規模增速較快的有民生直銷銀行、上海銀行直銷銀行、北京銀行直銷銀行等。

據瞭解, 目前國內的直銷銀行大部分以賣金融產品如貨幣基金、保險理財和智慧存款為主, 此外還有帳戶管理、轉帳匯款支付等基礎功能。

由於直銷銀行沒有實體網點, 在上線之初, 消費者對其瞭解程度並不高。 根據銀率網在2015年底的調查資料顯示, 直銷銀行最受歡迎的有三類業務, 分別是智慧存款、購買理財產品、購買貨幣基金。

“從直銷銀行目前提供的產品體系看, 主要還是集中在存款、理財和支付, 同質化程度高, 與原有產品差異不大。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

除了產品創新有限之外, 直銷銀行服務的消費者客群也與傳統銀行的零售業務高度重疊, 在獲客方面難有優勢。

由於產品創新有限, 不少直銷銀行也在尋求更多元化的發展。 以民生銀行的直銷銀行為例, 其除了理財端之外, 也在探尋客戶更具個性化的需求, 正向那些囊括各類基金、保險、外匯、貴金屬、貸款等業務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發展。

正尋求創新出路

目前, 相較于傳統銀行, 直銷銀行因為沒有營業網點, 在經營費和管理費上實現了成本節約, 體現出機構少、人員精、成本低的特點, 但實質上的業務創新卻有待加強。

“拓寬客戶流量獲取管道, 開拓多元化的金融消費場景, 滿足互聯網群體零散、快速、多樣化的消費屬性需求,

是直銷銀行主要的創新路徑。 ”普益標準研究員丘劍軍表示, 基於自身的“互聯網”基因, 直銷銀行更應增強互聯網客戶群體金融消費特性的研究, 以優化資產端的產品對接能力。

近期擬發起成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的徽商銀行在公告中表示, 成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是加速由傳統金融向互聯網金融領域拓展轉型的重要舉措和必由之路, 而設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的原因是“既可更全面有效開展互聯網業務創新與試點, 又可與母行進行有效風險隔離”。

“從消費群體而言, 直銷銀行應重視發揮其便捷、高效和高性價比的特點。 ”丘劍軍表示, 便捷, 體現為可在銀行非營業時間辦理部分基礎的銀行業務,

客戶可隨時隨地解決金融問題;高效, 體現為線上業務流程更簡潔直接;高性價比, 體現為優於線下網點的存款利率, 更低的貸款利率和更有競爭優勢的理財產品服務優勢。

據消費者陳小姐說, 她在體驗了多家直銷銀行APP後發現, 其功能多數與網上銀行大同小異, 就理財產品銷售來看, 種類從幾種到十幾種不等, 大多數隻上線了部分本行理財產品及基金產品, 而從產品的收益率來看, 優勢也並不明顯, 不同的直銷銀行之間也不能實現跨行購買理財產品。

何謂獨立法人化的

直銷銀行?

獨立法人化的直銷銀行, 是指可對經營管理做出獨立決定的銀行類機構, 除了百信銀行和微商銀行擬發起成立的直銷銀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外,

其他直銷銀行均以傳統銀行的下屬部門或事業部形式存在。 直銷銀行模式的創新之處在於, 銀行沒有營業網點, 不發放實體銀行卡, 銀行可以通過線上等遠端管道解決消費者的服務問題。

存在局限:

普益標準研究員丘劍軍認為, 從目前直銷銀行在理財上的功能屬性看, 主要存在三方面局限:

首先是充當固有線下理財產品的銷售管道, 只是打破了區域限制;

第二是發佈專屬定制化理財產品, 不同的是產品設計可突破時間和地域門檻。 但通常而言, 發佈直銷銀行專屬產品的行銷目的較強, 因此往往有個人申購額度限制;

最後, 是作為保險、基金、P2P等產品的管道代管道, 擴大銀行中間收入水準。

擴大銀行中間收入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