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被沃爾瑪嫌棄供貨慢 利豐要花1.5億美元追趕快時尚的步伐

受到快時尚衝擊的除了傳統服裝品牌以及零售商, 還有與它們合作的供應商, 比如香港利豐集團。

最近幾年, 香港利豐集團的營收逐年下降。 以不久前剛剛公佈業績的2016財年為例, 該財年內, 利豐集團營業額下降11%, 利潤降幅也有10.4%。 而造成這一狀況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在歐美的主要客戶因為受到快時尚品牌的衝擊, 逐年減少了訂貨量。

像美國老牌百貨公司梅西百貨及超市巨頭沃爾瑪就都出於這番考量減少了與利豐集團的貿易往來。 比起過往每一季押寶式地通過利豐大量採購服裝產品, 現在它們偏向通過控制庫存,

以獲得與兩季甚至一季一更新的快時尚品牌競爭時更大的靈活性。

利豐集團前身是1906年成立于廣州的華資貿易, 是中國最早的華資對外出口貿易商。 幾經發展, 現在其旗下有多家涉足不同領域的子公司, 但核心業務為消費品設計、開發、採購及物流。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 利豐集團憑藉其在亞洲市場豐富的工廠及上下游產業鏈關係資源, 為全球眾多零售商及品牌提供對接各階段供應鏈的服務。

而這樣的供應鏈服務除了在快時尚品牌盛行的當下顯得有些遲鈍。 在互聯網時代下資訊透明度高、流通快的背景下也顯得有些落伍。

《日經新聞》在一篇報導中提到, 利豐集團包括沃爾瑪超市在內的部分客戶已在直接尋求與生產廠商的聯繫。

跳過利豐集團讓它們能更有效控制成本, 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上靈活性和自主性都更高。 或者可以這麼說, 現在的利豐集團很難再為以前的顧客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務。

“我們想要創造未來的供應鏈。 ”利豐集團CEO 馮裕鈞(Spencer Fung)在發佈集團未來三年戰略時說。 在現在這樣的狀況下, 利豐不得不開始求新求變。 這從這句話還被放到利豐官方網頁上作為集團戰略標語也能看出。

利豐也已經為這個目標制定了實施計畫。 具體來看, 這個三年計畫有三個維度。 首先是速度, 鑒於大多數都需要與快時尚展開競爭, 快成為首要要突破的關鍵點。 根據利豐公佈的計畫, 集團將在2019年前讓集團從產品策劃、開發到生產、運輸的總耗時降至21周。 目前, 這一數字為40周。

除此之外, 利豐還將創新和數位化列為了另外兩個中心點。 不過它沒有對此給出更具體的數位以及實踐方法, 只稱, 希望能通過創新的模式, 借由大資料的指導, 為顧客以及供應商提出全新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和思路。

預計整個三年計畫將花費1.5億美元。

“未來三年會是最令人興奮的時間段, ”馮裕鈞在相關聲明中表示, “我們正走在供應鏈數位化的道路上, 這將幫助我們建立一起一個對利益相關方有好處的生態系統。 我們有信心這會讓我們從長期看去的商業成功, 也會讓我們是在保持全球供應鏈領導者的地位。 ”

聽起來, 利豐信心十足。 但是潛在的威脅不可忽略。 一方面, 全球零售市場仍然不穩定。 不說2018年和2019年, 僅以開啟三年計畫的2017年看, 不少零售品牌和零售商仍然業績壓力巨大, 壓縮庫存、關閉門店都是常見的市場行為。 另一面, 全球政治的不確定性也讓以跨國供應鏈對接為主要業務的利豐需要面對更大的國際貿易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