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新舊大蒜十倍差價看定價機制

【念念有餘】

新蒜和舊蒜之間, 有時間差, 他們各有自己的定價方式。

餘勝良

一方面是產地大蒜價格大跌, 一方面在南方城市大蒜還不斷推向新高,

這種有點矛盾的現象產生的背後, 能解釋出商品價格如何靈活反應供需狀況。

5月18日大蒜行情顯示, 河南中牟新大蒜0.8元/斤~0.9元/斤, 開封杞縣新大蒜大混級價格為0.9元/斤~1.15元/斤。 金鄉新大蒜價格為1.2元/斤~1.7元/斤, 環比2016年同期, 鮮大蒜價格縮水5倍左右。

那些等著數錢的老鄉今年荷包要縮水了, 不少人覺得大蒜又要回歸親民路線, 餐桌上又可以放上大蒜但是且慢, “蒜你狠”在大城市裡還在演繹瘋狂。

筆者家裡已多日沒有大蒜, 本來以為價格下跌能吃上新蒜, 但據負責採購的母親介紹, 大蒜依然超貴, 超市16元一斤, 菜市場12元一斤, 習慣吃自己家裡種大蒜的母親自然不捨得買。

有媒體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蒜頭零售均價從第一季度20元/公斤~21元/公斤,到4月下旬升至21.53元/公斤,再到5月上旬最高升至26.94元/公斤(13.47元/斤),從監測記錄上看,4月底以來的大蒜零售價格已為2010年來最高。

不僅沒下跌, 還有所上漲。

這裡面邏輯體系其實相當清晰, 首先要弄清楚產地價格為啥會降。

河南中牟是大蒜重要場地, 此地大蒜價格具有座標性參考價值。 早熟大蒜收購價格連跌半個多月, 從3.5元跌至1.5元, 到了最近連一塊錢都沒了。

去年大蒜價格猛漲, 種大蒜能發財, 不少地方都在擴種, 到底擴種了多少, 這其實很難提前統計清楚, 但是菜販深入一線, 嗅覺靈敏, 會提前逐漸感覺出來。

菜販給出的價格, 是市場博弈的結果, 比如一開始是3.5元一斤, 甚至有菜販還會指著一塊地買斷,

買斷價格也不算低, 菜農還不捨得賣, 這就是因為市場上大蒜價格不低, 算下來能賺錢。

但是後來大蒜越收越多, 這就反應出供應量的威力來, 有職業蒜販已基本停止收購大蒜, 蔬菜價格一直是高度動盪的, 上有多高, 下就有多低, 很難預測, 這就是厭惡風險的表現。

一般而言, 市場大蒜價格和產地蒜價有掛鉤, 是可以推算出來的。

產地大蒜進入市場前要經過曬制, 有媒體報導, 一斤“鮮蒜”變成“曬蒜”之後, 重量為原來的65%或70%, 據行家透露, 早熟蒜能達到1斤出7兩“曬蒜”的出品率, 晚熟蒜為6.5兩左右。

晾曬之後, 還要除去老皮, 減掉根須, 然後包裝入庫, 這期間都要人工材料費用。 到了城市, 還要給管道留夠足夠的利潤, 才能流通到市民手中。

儘管過程繁雜, 有不少不確定性, 但大概能推算出來場地蒜到超市需要多少成本, 又要加價多少能盈利。

但如果僅僅如此, 那就太小看市場定價的複雜性了。

新蒜和舊蒜之間, 有時間差, 他們各有自己的定價方式。

現在儘管新蒜已經上市, 但還沒有鋪開, 新舊蒜交替還沒完成, 市場上賣的主要還是舊蒜, 舊蒜存量低, 本來就不夠, 所以賣的價格高就是正常的。

市場大蒜價格高, 反映的是目前的供需關係, 是消費者和大蒜之間的供需關係。

那為什麼新蒜的價格沒有跟著舊蒜走呢?這就是市場在反映一個時間差, 一個未來價格的預期。

蒜農這個環節的大蒜價格, 反映的也是現在的供需關係, 發生在蒜農和菜販之間。

菜販在收購過程中感知到了供應量的變化, 如果新蒜供應充足, 等到批量上市, 大蒜價格一定會下跌, 那麼這個下跌, 會提前在蒜農這一環節出現。

這個傳導鏈條, 就像波浪一樣, 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傳導到零售環節。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