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PCB行業價格戰風起雲湧,強者如何贏在低價

近幾年, 經常聽到行業內有人抱怨同行的低價競爭害人害己, 對低價競爭者也是深惡痛絕。

近期也有媒體專門針對低價競爭的劣勢做了全面分析, 似乎低價競爭真的百害無一例, 它造成的現狀實在令人悲觀, 令人堪憂!

低價競爭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他真的是搞死同行, 累死自己, 害死下游企業的罪魁禍首嗎?

如若這樣, 那為何PCB業內大家熟知的某旺, 雙面板單價僅280元/平米, 比市場平均單價低30%, 而利潤卻可以高達20%以上?

以生產小批量樣板而聞名業內的某某創, 雙面板單價只有170元/平米, 比市場平均單價低70%左右,

而利潤同樣可達到20%以上, 可見低價競爭並不是引起企業衰敗的因素, 我反而覺得它是行業優勝劣汰的指揮棒, 它的存在必有它的合理性。

低價是市場規律的必然產物。

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任何行業, 當供不于求時, 價格必然上漲,

當供大應求時, 價格自然下跌, 這是市場規律, 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而我們PCB行業目前正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 嚴重產能過剩, 所以同樣的產品, 同樣的品質, 大家肯定首選低價者, 你的抱怨改變不了市場規律。

低價是某些企業無奈的選擇。

當行業處於淡季或企業某一時間段定單比較薄弱時, 企業為了生存下去, 即使是虧損, 也會在短時間內無奈的選擇降低價格來爭取訂單, 確保公司能夠正常運轉, 當然這也是只是企業短時間的戰略決策, 若是長期在虧損的條件下以低價搶單, 我想這樣的企業也維持不了多久, 他的低價對同行業構不成威脅。

好產品不怕低價

某某板材價格比普通板材每張高10元以上,

仍不影響他全國第一的利潤, 第二的銷量;太陽油墨比其他同類產品每公斤高出15元以上, 同樣不影響他全球利潤第一, 銷量第一的成績。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足夠硬, 你何必害怕低價?

低價不一定是真低

高低是相對的, 我們所謂的低價是相對十年前的暴利時代而定義的, 那時候產品供不應求, 都是客戶主動找供應商, 所以供應商有足夠的定價權, 都是先算好成本, 再定利潤, 最後定單價。 因為供應商有足夠的優勢, 所以企業無須過多考慮成本問題, 基本都是粗放式管理。 而隨著時代的推移, 管理在進步, 技術在發展, 效率在提高, 市場在變化, 這些直接影響成本的條件和十年前已不能同日而語, 而我們還在以現在的價格和十年前相比,

本就是不對等的比較, 如何能得出客觀的結論?所以這裡的低價並不一定是真低。

如果將價格與利潤進行比較, 那麼價格是否高低, 則每個企業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了, 同樣的價格對有的企業是低, 而有的企業則覺得很高。 某旺280元/平米的雙面批量板, 某某創170元/平方米的雙面樣板, 他們都可以做到20%以上的利潤, 所以這個價格對他們來說已是很高。 而同樣的價格給到另外一些企業, 則會讓他們處於虧損狀態, 已是低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此刻如諾你還是固執的責怪某旺和某某創擾亂市場, 除了反應你的蠻不講理和懦弱, 改變不了任何現狀。

所以擾亂市場的不是低價, 低價不代表低質,

反而體現的是低價者與時俱進的高技術, 高管理。 你害怕低價, 是因為你的落後:沒有優良的管理系統提升效率、節約成本, 沒有與時代同步的創新能力, 沒有優於同行的產品品質, 被淘汰出局是情理之中, 所以要想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你必須讓自身強大起來。

那麼如何讓自己在殘酷的低價競爭中強大起來?

1.資源整合,生產模組化,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某某創是業內資源整合,生產模組化用的最好的例子,不同的料號,相同的板厚,相同油墨的樣板放在同一張板料上同時生產。如果一張大料上30個不同型號,則板材用量只有以前的1/30,而生產效率則是以前的30倍,綜合成本也只有以前的1/30了。成本降低了,你自然就有價格優勢了。

2.避免同質化,尋找差異化,提高核心競爭力。

某南以作軍工和IC封裝板為主,某某某捷以高多層快樣板為主,某達以高多層中小批量板為主,某珠以手機板為主......這些企業都是靠產品差異化而屹立行業的典型例子,他們因為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不怕搶單問題,自然也不害怕低價。

3.現金收款,利潤多元化

現金收款,也許產品價格會比贖期低10%左右,但若用收到的現金投入其他項目創造新的利潤,則可以填補低於贖期價格的利潤差。

4.現金採購,降低成本。

在回款贖期越來越長的今天,仍有部分企業選擇現金採購,一則可以降低採購10%以上,二則可以在行業內形成良好的商業風氣。

5.精細化管理,節約成本。

近幾日有人也詳細介紹了某公司董事長吳總利用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的經驗:

a.合併部門,減少管理人員,節約成本;

b.將部門工作行為直接與利潤掛鉤,提高員工責任心和積極性;

c.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提高員工主動性。通過這些行為產生的直接效果就是人員由291人縮減到216人,人工成本降低,工序水電耗能下降,機器維修成本下降;

所以莫怪他人低價,只恨自己不夠強大,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消極的埋怨他人之上,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去變的足夠強大,那時,面對同行的嫉妒,你也會驕傲的說,我低價,但我比你賺錢;或高傲的回答,我不害怕低價,因為我值得高價!

本文只代表筆者觀點

1.資源整合,生產模組化,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某某創是業內資源整合,生產模組化用的最好的例子,不同的料號,相同的板厚,相同油墨的樣板放在同一張板料上同時生產。如果一張大料上30個不同型號,則板材用量只有以前的1/30,而生產效率則是以前的30倍,綜合成本也只有以前的1/30了。成本降低了,你自然就有價格優勢了。

2.避免同質化,尋找差異化,提高核心競爭力。

某南以作軍工和IC封裝板為主,某某某捷以高多層快樣板為主,某達以高多層中小批量板為主,某珠以手機板為主......這些企業都是靠產品差異化而屹立行業的典型例子,他們因為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不怕搶單問題,自然也不害怕低價。

3.現金收款,利潤多元化

現金收款,也許產品價格會比贖期低10%左右,但若用收到的現金投入其他項目創造新的利潤,則可以填補低於贖期價格的利潤差。

4.現金採購,降低成本。

在回款贖期越來越長的今天,仍有部分企業選擇現金採購,一則可以降低採購10%以上,二則可以在行業內形成良好的商業風氣。

5.精細化管理,節約成本。

近幾日有人也詳細介紹了某公司董事長吳總利用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的經驗:

a.合併部門,減少管理人員,節約成本;

b.將部門工作行為直接與利潤掛鉤,提高員工責任心和積極性;

c.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提高員工主動性。通過這些行為產生的直接效果就是人員由291人縮減到216人,人工成本降低,工序水電耗能下降,機器維修成本下降;

所以莫怪他人低價,只恨自己不夠強大,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消極的埋怨他人之上,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去變的足夠強大,那時,面對同行的嫉妒,你也會驕傲的說,我低價,但我比你賺錢;或高傲的回答,我不害怕低價,因為我值得高價!

本文只代表筆者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