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百年歷史傳承-小磨芝麻油

我家小磨芝麻油起源於安徽省宿州市靈壁縣, 也就是安徽省的北邊, 安徽分北邊和南邊, 北邊的人多以麵食為主。 南邊的人是米麵結合,

但多數時候還是以大米為食。

靈壁縣是有歷史淵源的一座古城, 相傳歷史上有名的楚漢之爭就是在這塊地方, 赫赫有名的靈壁石就產自這裡。

我們這個小磨芝麻油, 最開始是從先生外公的爺爺那一代開始的, 經過了先生外公的祖父、先生外公的父親, 先生的外公, 先生的父親, 到現在是先生的哥哥在家開店專磨油。

先生母親的家族在封建社會是地主階級。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 說是1966批鬥地主階級的, 實際上1960年就陸續開始了。

也是因為這樣, 先生的母親由地主家的小姐變成了被批鬥的對象, 才跟先生的父親走在一起的。

先生母親家裡挨批鬥, 連幾歲的小孩子也被吊起來打。 所以先生的外公, 二外公, 三外公,

都帶著家人逃到六安這邊來。 也就是安徽現在的南邊。

剛到這邊的時候, 他們都沒安定下來, 於是做起了貨郎, 每天挑著貨走街竄巷去賣貨, 這樣的日子過了很多年。

直到後來到了安徽六安霍邱縣的花園鎮這裡, 當時先生的父親在這邊就安定下來了。

後來也改革開放了, 農民都有了自己的田地, 這邊的生活也逐漸好過了。 加上先生的父親也挺有思想的, 所以在80年代的時候, 家裡也是萬元戶了。

生活安定下來後, 先生的外公就教先生的父親小磨芝麻油的製作工藝, 於是小磨芝麻油又開始生產了。

改革開放, 先生的外公帶著其他家人都回去北邊了, 但先生的父親母親都留在了南邊。

如今先生的舅舅那些都在北邊,

也因為有這樣的關係, 所以先生家的兩個姐姐也嫁到了北邊。

先生的三外公和兒女們也留在了南邊。

先生姓謝, 安徽北邊也有謝家的大家族在那裡。

先生的母親一生中生了9個孩子, 先生是最小的。 先生的二哥常年在外面, 9幾年時候, 先生也到湖南長沙當兵了, 所以只有先生的哥留在了家裡。 先生的哥哥學到了小磨製作的工藝。

大概是90年左右吧, 先生的父親在安徽壽縣迎河鎮的街上買了一大塊地皮, 還修了房子, 至此, 先生的大哥一家也都搬到了迎河鎮。

先生的哥哥是個老實人, 做芝麻油也做了20多年了, 附近十裡八村的都知道我們這個小磨香油。

外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時候, 准要捎上幾斤帶回去。 在外地做生意的, 也經常買來送禮。

尤其過年的時候, 買小磨芝麻油送禮的尤其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