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四川文藝社推出電影《記憶大師》同名小說

當記憶可以存取並任意刪除, 腦海裡念念不忘的愛情被一樁連環殺人案所替代, 遺忘的過去與未知的懸疑會碰撞出怎樣的燒腦故事?著名導演陳正道和編劇任鵬這對“黃金搭檔”,

繼《催眠大師》之後再度聯手打造的電影《記憶大師》, 上映不到一個月, 就斬獲了2.9億票房。

看過電影版的觀眾, 對黃渤、段奕宏兩大兩大華語影帝首度合作讚不絕口, 對“雙黃蛋”的互飆演技看得意猶未盡。 與此同時, 小說作者宋譞、任鵬合作撰寫的電影同名小說《記憶大師》, 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和壹岫傳媒聯合推出。 除了精彩再現電影故事之外, 小說另附80余張唯美劇照和精彩花絮, 讓閱讀體驗更加生動。

這是繼《琅琊榜》、《歡樂頌》之後, 四川文藝出版社推出的又一部暢銷影視劇作品。 近日, 宋譞、任鵬二人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 他們通過電子郵件揭秘這部小說成書的幕後故事,

帶領讀者在記憶體驗過程中、劇情推理間感受極致燒腦樂趣, 看透人心人性。

可能會刪除努力的記憶

畢業於西南交大的任鵬, 是一個熱愛驚悚懸疑故事的理工男, 此前, 他曾在成都一家廣告公司供職, 後來辭職北漂, 與陳正道攜手開創了國產燒腦電影的新篇章。 從《一百零一次求婚》到《催眠大師》、《記憶大師》, 任鵬與陳正道合作多年, 聯手打造的電影因為環環相扣、劇情燒腦, 收割了一批擁躉。

為何會想到寫一個跟刪除記憶相關的故事呢?喜歡電影的任鵬坦言, 很多他喜歡的電影都是基於記憶來創作的, 比如《暖暖內含光》、《記憶提取》、《記憶裂痕》、《我腦海中的橡皮擦》、《依然愛麗絲》等。 當時跟陳導合作的時候, 任鵬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做一個關於華人自己的跟刪除記憶有關的軟科幻電影,

後來就寫了現在這個故事。

在電影中, 黃渤飾演的小說家江豐因為和妻子感情破裂, 刪除了他們十年婚姻的愛情片段, 影片熱映之後, “刪除記憶”在網上掀起一股討論熱潮。 如果刪除記憶變成了現實, 任鵬覺得他可能會選擇嘗試, “也許試完之後會發現不刪除可能更好, 但是我想試一下也不是什麼壞事”。 他最想刪除一些不好的記憶, 比如電影裡經常演一個人要減肥, 那可能就是一組快進的跑步, 然後吃點蔬菜沙拉, 下一個鏡頭切換, 他就神奇般的瘦下來了。 任鵬希望, 刪除努力的過程, “感覺自己每一步成功都觸手可及”。

最迷斯蒂芬·金的《迷霧》

電影版的《記憶大師》中,

最炫技的一幕, 莫過於把提取記憶變成“穿戴設備”, 腦洞大開到令人嘆服。 任鵬透露, 這個情節是因為想在已有的“記憶刪除提取”概念上做一點新花樣。

值得一圖的是, 《記憶大師》中的記憶刪除手術跟以往的科幻電影不太一樣。 之前的電影都是將整段記憶拿掉, 但在寫劇本的時候, 任鵬發現如果這個故事中拿掉整段記憶, 在邏輯上並不成立, 於是做了些技術創新。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華語電影中的科幻題材比較薄弱, 如果完全按照好萊塢規則來做, 先天就輸人一等。 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點創新, 加一點點我們新的巧思在裡面, 至少讓觀眾或讀者看到我們也有努力。 ”

他這樣解釋神秘莫測的記憶刪除術, 就是做過這個事兒的人會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

只是回憶起來不會有任何情緒波動, “就好像你讀報紙, 看到裡面有關車禍的新聞, 你會覺得那是別人發生的事情, 你只是讀者而已”。

故事撲朔迷離, 劇情懸疑燒腦, 能擁有這麼大的腦洞, 不過任鵬自言不完全是科幻迷, 只是一直喜歡看科幻題材的電影。 他最喜歡的科幻作家是斯蒂芬·金, 非常喜歡他的《迷霧》。 工作之餘, 他喜歡看懸疑推理的書, 看過劉慈欣的《三體》, 也很喜歡這部小說, 評價“他的那個世界觀太宏大了”。

按《催眠大師》設想主演

任鵬耗費了兩年半的時間來創作劇本,一直到開機拍攝時還在做些微調,其中,“誰是兇手”的設定最為燒腦。“到底誰是兇手才最合理?後來兇手換了三個人,而他們每個人看上去都很像兇手,都有殺人動機。”雖說劇本創作非常痛苦,但正是有了嚴密的邏輯思維,讓劇情看上去找不到破綻。

與以往先有小說再搬上大銀幕的創作流程有所不同,《記憶大師》是先有的劇本,用了大約15天就完成小說創作。儘管劇情懸疑燒腦、兇手多次反轉,但宋譞透露,小說寫作的過程很順暢。

任鵬也順勢“安利”:“這個故事看文字可能會更好理解,我相信觀眾看小說會比看電影更有滿足感。因為電影中有一些沒有解釋得那麼清楚的情節,在小說中全部都鋪開,一一給大家做了解釋。”寫作過程中,他總覺得江豐和妻子的感情不夠打動人,最終在成書的時候更加著筆,希望讓讀者看到他們的愛情。

剛一落筆的時候,任鵬就知道作品會拍成電影,寫作過程中,沒有很定性地想到底誰來演江豐、張代晨、沈警官。不過他還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按照大師系列的開篇之作《催眠大師》人物配置來設想角色。好在電影上映之後,他對黃渤、徐靜蕾、段奕宏三人表演非常認可,“他們非常讓人滿意,把書中的人物演成了活生生的人,我只要一想到書中的人物就會想到這三位老師。

受制于電影的時長,陳正道在交代線索時比較緊湊,讓影迷最直觀的感覺是“沒有時間耍手機”。而在寫小說成書的過程中,任鵬想和讀者進行一些探討:我們創造了記憶,但記憶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江豐經歷了分手和殺人案,特別是經歷了沈警官那些痛苦的回憶之後,他也成長或者變化了。新書成稿時,任鵬他們對電影中一筆帶過的情節做了補充,花了比較大的筆墨去描寫江豐的內心,“希望大家在書中去尋找答案”。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曾潔

任鵬耗費了兩年半的時間來創作劇本,一直到開機拍攝時還在做些微調,其中,“誰是兇手”的設定最為燒腦。“到底誰是兇手才最合理?後來兇手換了三個人,而他們每個人看上去都很像兇手,都有殺人動機。”雖說劇本創作非常痛苦,但正是有了嚴密的邏輯思維,讓劇情看上去找不到破綻。

與以往先有小說再搬上大銀幕的創作流程有所不同,《記憶大師》是先有的劇本,用了大約15天就完成小說創作。儘管劇情懸疑燒腦、兇手多次反轉,但宋譞透露,小說寫作的過程很順暢。

任鵬也順勢“安利”:“這個故事看文字可能會更好理解,我相信觀眾看小說會比看電影更有滿足感。因為電影中有一些沒有解釋得那麼清楚的情節,在小說中全部都鋪開,一一給大家做了解釋。”寫作過程中,他總覺得江豐和妻子的感情不夠打動人,最終在成書的時候更加著筆,希望讓讀者看到他們的愛情。

剛一落筆的時候,任鵬就知道作品會拍成電影,寫作過程中,沒有很定性地想到底誰來演江豐、張代晨、沈警官。不過他還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按照大師系列的開篇之作《催眠大師》人物配置來設想角色。好在電影上映之後,他對黃渤、徐靜蕾、段奕宏三人表演非常認可,“他們非常讓人滿意,把書中的人物演成了活生生的人,我只要一想到書中的人物就會想到這三位老師。

受制于電影的時長,陳正道在交代線索時比較緊湊,讓影迷最直觀的感覺是“沒有時間耍手機”。而在寫小說成書的過程中,任鵬想和讀者進行一些探討:我們創造了記憶,但記憶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江豐經歷了分手和殺人案,特別是經歷了沈警官那些痛苦的回憶之後,他也成長或者變化了。新書成稿時,任鵬他們對電影中一筆帶過的情節做了補充,花了比較大的筆墨去描寫江豐的內心,“希望大家在書中去尋找答案”。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曾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