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宗交易井噴!35股遭機構豪擲近20億搶籌!有你的票嗎?

導讀

近日大盤雖有所回檔, 但總體來說, 2017年以來A股市場有所回暖, 滬指在兩個多月內累計上漲3.59%, 深圳成指也收穫2.40%的漲幅。 在指數小漲的環境下,

資金明顯回流, 成交量也慢慢放大, 個股呈上漲趨勢, 大宗交易平臺成為各路重量級資金博弈的新戰場, 多隻個股遭主力溢價搶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股市中, 什麼是大宗交易?大宗交易, 一般是指交易規模、交易數量以及交易金額都非常大, 並且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 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 而且各不相同。

而大宗交易中, 專業機構的動向值得投資者關注。 近年來, 專業機構作為買方和賣方參與大宗交易的占比逐漸提升, 而且當機構作為買方參與時, 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看好相關個股的後市表現。 那麼, 3月以來機構通過大宗交易搶籌了哪些票?

根據資料統計, 3月1日-3月8日, A股市場發生521筆大宗交易, 合計成交11.79億股, 涉及成交金額約為161.75億元。 其中, 在滬深兩市所有大宗交易中, 機構作為買方出現在61筆大宗交易的買方席位, 豪擲16.29萬元買入35股, 占總成交額161.75億元的10.1%, 其占比接近1成。

從成交金額來看, 其機構大手筆買入中均在1億元以上的有3股, 分別是海康威視、長江電力、益佰製藥。 此外, 莫高股份、中國國旅、國藥一致等多股成交金額也均在5000萬以上。 具體個股來看, 海康威視在3月1日機構買入金額高達6.34億元, 成交均價為27.5元/股。

而賣方有中信證券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中信證券嘉興洪興路營業部等, 截至今日累計上漲3.43%。

一般來說, 在大宗交易中“低估值+高折價”和“溢價+大額成交”的個股, 往往在之後兩個月左右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近期遭機構搶籌的35只個股估值相對較低, 其中有27只市盈率在50倍以下, 16股市盈率在30倍以下, 最小的為川投能源, 僅為11.17倍。

上述機構買入的大宗交易有4筆實現溢價成交, 涉及個股東華能源、東華能源、神州泰嶽、隧道股份, 溢價率分別是5.28%、8.2%、2.15%、2.56%。 其中, 東華能源在3月1日至8日之間, 機構以13.27元、13.38元向東吳證券濟南明湖東路證券營業部、國信證券中華北路證券營業部, 分別買入60萬股、63萬股。

行業方面, 個股所屬行業較為集中, 食品飲料、公用事業、有色金屬、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電腦等6大申萬一級行業占比較大,

分別囊括4只及以上。 而農林漁牧、建築裝飾、家用電器、化工、非因金融、綜合等7個行業僅有1至2只入圍。

責任編輯:高寒

超跌補漲股的機會來了!短線大盤修整正是它含苞欲放時 附名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