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四川西充站上“一帶一路”有機農業高地

5月19日,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第二屆亞洲大會在四川西充舉行, 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代表以及國家、省、市相關人員共300余人與會, 縱論“有機農業的創新與發展”, 把脈有機農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 共商有機農業未來。 業界人士稱, 此舉將為西充縣域經濟發展添上強勁新動力。

有機成績單:蓬勃而亮眼

西充位於“成渝兩小時經濟圈”腹地。 2008年, 西充發揮良好的自然生態、厚實的農業基礎等比較優勢, 主動把握發展大勢、積極搶抓市場需求, 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 確立了建設“中國西部有機食品第一縣”的發展目標,

由此拉開了西充有機農業發展的“大幕”。 10年砥礪, 西充有機農業實現了從無到有“深刻嬗變”、從有到優的“華麗轉身”, 走出了一條有機引領, “三產”融合、“三化”互動的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特色發展之路。

建成了一批有機產業基地。 建成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100個、面積16.3萬畝, 10.8萬畝基地、5大類100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 有機農業規模穩居中國西部第一。

培育了一批有機農業龍頭企業。 依託多扶食品工業園和橡膠壩工業集中區, 引進森肽集團、天盛竹業等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14家, 先後培育龍興、百科、航粒香、茂源、廣綠等農產品生產型企業105家, 省市農業龍頭企業37家。

創建了一批有機農產品品牌。 創立“好充食”有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培育有機產品商標品牌63個, “西充黃心苕”“西鳳臍橙”“充國香桃”“西充二荊條辣椒”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

發佈了一批有機農產品地方生產標準。 按照GBT19630有機食品國家標準, 組織專家編制充國香桃、西鳳臍橙、西充黃心苕、西充二荊條辣椒、牛奶豬等種養殖有機農產品地方生產標準40個, 並經省質監局備案發佈。

探索了多元化有機農產品行銷模式。 建成西充縣有機食品展銷中心、有機產品體驗中心、冷鏈物流中心,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建成有機農產品旗艦店15家, 配送中心251個, 積極開展電子商務、農超對接、高端配送、團體採購等銷售模式, 探索創新會員、訂單等新模式, 龍興富硒豬、百科牛奶豬等暢銷港、澳、滬、深等地,

成功打入日韓和東南亞市場。

構建了有機農業的效益共用體系。 推廣“兩統兩返”“五方聯動”“五統一分”等助農增收利益聯結機制, 探索“企業+業主大戶+農戶”等經營模式, 多管道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吸納3萬人從事有機農業, 園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 堅持把有機農業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抓手, 推動有機產業向貧困地區、邊遠鄉鎮覆蓋, 帶動1.3萬貧困戶成功脫貧。

推動縣域經濟特色發展的強大動力

“我現在對發展有機農業很有信心, 目前正在做有機認證。 ”西充縣義興鎮龍鳳桃源的負責人、返鄉創業的女大學生張麗萍在對本報記者表示, 她家的桃源剛剛來了北京的專家, 對有機認證基地進行巡查,

並查看了桃源的各種有機資料。 “專家很滿意, 尤其是對桃源的多樣性生物系統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這都是做真正有機農業需要的要素。 ”她說。

“西充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厚實的農業基礎發展有機農業實現了有機農業規模西部第一、有機農業品牌享譽全國。 這是加快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我們堅持“高效集約、迴圈利用、綠色低碳”, 以有機農業的發展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 實現了“百姓富”與“生態美”同頻共振。 全縣有機農業年總產值達到30億元, 帶動關聯產業實現年總產值20億元, 對縣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6%, 成為國家迴圈經濟示範縣。 實踐證明, 有機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 完全可以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特色發展的強大動力。

”西充縣人民政府縣長孫駿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

如今, 西充已具有健全的有機農業發展保障體系, 規範的有機農業生產管理體系, 嚴格的有機農業品質監管體系, 完善的有機農產品行銷體系和有機農業效益共用體系。 站在新的起點, 西充縣將堅持三產融合、三化互動發展戰略, 突出有機農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全域建設“中國西部現代農業公園”。

推進現代農業高端突破。 圍繞建設南充“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核心基地, 大力發展以有機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 加快現代農業提檔升級, 打造“中國有機食品第一縣”。 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園、臺灣農業合作園等“六大園區”和10萬畝糧油、10萬畝香桃、20萬畝柑桔等產業帶建設, 推進現代農業全域覆蓋。到2020年,力爭有機農業基地達到20萬畝、總產值突破50億元,基本建成輻射全國的有機食品供給地、亞洲知名的有機農產品研發中心、領先全國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有機農業標準制定中心和全國有機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打造“示範全省的綠色工業集聚地”目標,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計畫,加快多扶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義興農產品加工園、航空食品產業園等平臺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汽車汽配、生物科技、保健飲品等重點產業,支持星河科技、太極製藥、通光電纜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培育本土上市企業3家以上。圍繞打造“享譽西部的全域旅遊目的地”目標,大力發展休閒農莊、農業主題公園、農業觀光園區,加快打造以九龍湖景區、化鳳山森林公園、城北濕地公園等為重點的環城遊憩帶,以中國有機生活公園、桃博園、寶島農莊等為重點的農業休閒觀光帶,以張瀾故里、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園等為重點的歷史人文體驗線路,以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百福寺森林公園、賈大灘風景區等為重點的自然生態景觀線路,力爭創建4A級景區2個以上,旅遊綜合收入突破45億元。

構建現代綠色城鄉體系。積極搶抓成渝城市群建設、南(充)西(充)同城一體發展機遇,建設以“兩河兩山兩湖兩園”為重點,精緻舒適、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縣城。打造多扶有機食品小鎮、義興有機生活創業小鎮等一批承載力強、輻射面廣的“優先發展鎮”;創建鳳鳴有機康養小鎮、古樓鄉村旅遊示範鎮等一批產業帶動型“特色發展鎮”;探索以產業為基礎、新村為載體、鄉村旅遊為延伸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幸福美麗新村,到“十三五”末確保新村覆蓋面達80%以上,實現一步一景、處處有景。

加快推進生態保護治理。堅持走“高效集約、迴圈利用、綠色低碳”之路,以有機農業的發展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對接嘉陵江流域綜合保護開發,大力實施“生態保護治理工程”,開展“綠化西充行動”,打造西充河生態景觀長廊,全縣山、水、田、林、路生態體系基本建成,森林覆蓋率達到45%,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到94%,水質常年達到Ⅲ類以上標準,綠色成為西充最靚麗的底色,真正做到既有“金山銀山”,更有“綠水青山”,開創全域建設“中國西部現代農業公園”新局面。

推進現代農業全域覆蓋。到2020年,力爭有機農業基地達到20萬畝、總產值突破50億元,基本建成輻射全國的有機食品供給地、亞洲知名的有機農產品研發中心、領先全國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有機農業標準制定中心和全國有機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打造“示範全省的綠色工業集聚地”目標,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計畫,加快多扶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義興農產品加工園、航空食品產業園等平臺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汽車汽配、生物科技、保健飲品等重點產業,支持星河科技、太極製藥、通光電纜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培育本土上市企業3家以上。圍繞打造“享譽西部的全域旅遊目的地”目標,大力發展休閒農莊、農業主題公園、農業觀光園區,加快打造以九龍湖景區、化鳳山森林公園、城北濕地公園等為重點的環城遊憩帶,以中國有機生活公園、桃博園、寶島農莊等為重點的農業休閒觀光帶,以張瀾故里、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園等為重點的歷史人文體驗線路,以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百福寺森林公園、賈大灘風景區等為重點的自然生態景觀線路,力爭創建4A級景區2個以上,旅遊綜合收入突破45億元。

構建現代綠色城鄉體系。積極搶抓成渝城市群建設、南(充)西(充)同城一體發展機遇,建設以“兩河兩山兩湖兩園”為重點,精緻舒適、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縣城。打造多扶有機食品小鎮、義興有機生活創業小鎮等一批承載力強、輻射面廣的“優先發展鎮”;創建鳳鳴有機康養小鎮、古樓鄉村旅遊示範鎮等一批產業帶動型“特色發展鎮”;探索以產業為基礎、新村為載體、鄉村旅遊為延伸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幸福美麗新村,到“十三五”末確保新村覆蓋面達80%以上,實現一步一景、處處有景。

加快推進生態保護治理。堅持走“高效集約、迴圈利用、綠色低碳”之路,以有機農業的發展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對接嘉陵江流域綜合保護開發,大力實施“生態保護治理工程”,開展“綠化西充行動”,打造西充河生態景觀長廊,全縣山、水、田、林、路生態體系基本建成,森林覆蓋率達到45%,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到94%,水質常年達到Ⅲ類以上標準,綠色成為西充最靚麗的底色,真正做到既有“金山銀山”,更有“綠水青山”,開創全域建設“中國西部現代農業公園”新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