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期市收評:商品多空拉鋸寬幅巨震 鐵礦領跌重挫7%

金融界網站5月24日訊 商品走勢嚴重分化, 今日整體呈農強工弱格局, 矛盾在商品間特別是黑色系商品間表現的非常明顯, 多空雙方在螺紋和鐵礦石之間來回拉鋸, 這也表明了當前宏觀方向的不明朗, 午後兩粕也出現了較大幅度反彈。

截至收盤, 鐵礦石下跌近7%, 焦炭下跌2.77%, 橡膠下跌2.7%, 動力煤下跌2.6%, pvc下跌2.5%, 鄭棉上漲1.18%。

港口庫存激增, 鋼廠按需採購

上周, 國內45個主要港口進口礦庫存環比增149萬噸或1.08%至13, 942萬噸, 連續四周回升, 在曹妃甸港汽運受限的情況下日均疏港量大幅下降9.16%至252.8萬噸, 外礦發貨量增幅較大, 預計後期雖曹妃甸港汽運恢復但港存仍將延續上升態勢。 從鋼廠採購情況看, 近期鋼市回暖, 鋼廠盈利情況好轉, 生產積極性較高, 激發了鋼廠的補庫熱情, 港口進口礦成交明顯放量, 價格小幅回升, 但在港存的壓制下, 鋼廠仍維持高頻低量的採購策略,

進口礦庫存天數已連續5周維持在22天的相對低位。 廢鋼用量方面, 鋼廠廢鋼庫存回落至10天, 但在廢鋼價格較低的情況下, 鋼廠已開始逐步提高其配比, 特別是在6月份之後部分電弧爐開始投產, 廢鋼對鐵礦石的替代效應將逐步增加。

國產礦產量回落 供給壓力小幅緩解

隨著礦價快速從90美金跌至60美金, 國產礦複產情況也逐步受到抑制。 由於資源稟賦原因, 國產礦生產成本隨有所回落但相對於國外主流礦山仍相對較高。 目前, 國產礦平均成本在67美金, 對於資源較好的礦山而言, 其完全成本也達到63美金, 而截止5月22日, 普氏62%指數價格為63.3美金, 已對於國內大部分礦山成本, 因此在低價格的抑制下, 內礦複產進度減緩, 產量也開始回落。

從5月12日的統計資料看, 國內樣本礦山產能利用率環比降1.1%至68.9%, 其中中小型礦山因其成本高於大型礦山且環保方面原因降幅最大, 分別為4.7%和6.8%, 隨著產能利用率回落, 國內樣本礦山鐵精粉產量也環比下降0.7萬噸, 其中中小型礦山產量分別下降26.7%和24.1%。 同期, 4月國產原礦產量增幅也由上月的18%大幅下降至4%, 預計5月產量增幅將繼續回落。 國產礦產量增幅的下降, 對於緩解鐵礦高供給壓力起到一定作用, 而考慮到礦價低位震盪格局仍將延續, 因此內礦產量很難在度回升。

對於甲醇市場而言, 一季度在國外裝置檢修進口減少的時間點上, 國內又沒有新裝置投產, 為什麼國內甲醇高位回落呢?

“甲醇從2月中旬的3100左右跌到3月底的2500左右,

主要在於國內供應量的增加。 ”同舟棉業的才亞麗告訴期貨日報記者, 這個增加來源於兩部分:一是在高價格高利潤驅動下甲醇開工率上升, 二是天然氣裝置複產。

據才亞麗介紹, 2016年9、10月份持續暴漲, 導致國內許多工廠的開工負荷都提升到120%甚至125%。 國內甲醇的產能在8000萬噸左右, 產能基數大, 開工率的提升造成甲醇的增量非常明顯。 至於天然氣裝置的複產, 從2016年12月到現在已經有269.5萬噸, 而後青海格爾木的30萬噸裝置也有重啟預期。

從時間上來看, 3月中旬華東MTO嚴重虧損下, 需求減量。 與此同時, 江蘇盛虹拋售原料庫存, 常州富德3月底停車檢修, 甲醇也跟隨商品整體下跌。 4月, 市場迎來了甲醇裝置的集中檢修, 甲醇期價也在上旬從2500元/噸反彈到2700元/噸,

短期反彈後又從2700元/噸跌到了2200元/噸。

“現貨的表現輪換跌, 3月中旬到4月中旬港口先跌, 西北堅挺。 與西北套利窗口關閉後, 4月中旬5月初西北補跌。 5月初, 甲醇檢修結束, 同時市場預期進口供應會恢復, 再加上山東新裝置投產在即, 兩地又開啟了一波共同下跌。 ”才亞麗稱。

當然, 也有部分人士認為此次下跌是在預期之中的, 今年的下滑行情中, 外盤一度強勢, 價格高企, 穩定在3300-3400元/噸的報價, 而這時, 魯南蘇北地區率先下滑, 與華東港口的價差一度拉至400元/噸, 大量的淮海地區貨物迅速佔據了江北地區市場, 外盤在堅持了兩周之後, 苦於出貨不暢, 應聲下滑。 淮海地區反而成為了整個行情的啟動地。

資深研究員于芃森表示:“今年上半年的下滑, 是符合業內廣泛的預期的,年初價格大漲,是整個商品氛圍所致,不僅僅是甲醇,幾乎大多數的商品都在超漲,而下游確並不買帳,大多數的下游都處於虧損之中,是一種非理性的行情,這就造成了後市的下跌符合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是符合業內廣泛的預期的,年初價格大漲,是整個商品氛圍所致,不僅僅是甲醇,幾乎大多數的商品都在超漲,而下游確並不買帳,大多數的下游都處於虧損之中,是一種非理性的行情,這就造成了後市的下跌符合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