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修身養性”——談談釋家文化中的“養生觀”

佛家修行的本意是擺脫現世苦海, 現實個體生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 這也決定了佛家不可能明確提倡養生, 更不可能崇尚長壽。 但是, 佛家的某些教義與修行方法, 客觀上卻具有不同程度的養生意義與價值, 綜觀古今, 佛界長壽之士不乏其人。 佛家養生主要體現在以戒、定、慧為修行核心思想, 尤其以定、慧的禪定之學與氣功的養生之道多有相類似, 故最具養生意義與價值。

修禪是釋家修佛的法門, 修禪的過程是對心、對性的修煉, 最終的目的是達到大自在。 但是同時也能產生很好的養身效果。

佛教節儉自足, 僧侶們要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糧食和蔬菜, 以自給自足。 佛教中有“ 一日不做, 一日不食” 之規矩, 實踐證明人體一定的勞動量對於增加血液迴圈, 降低血脂, 疏通脈絡很有好處, 從而能夠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佛教有衣食具足, 閒居靜處, 息諸勞作, 近善行事等有利於養生的行為準則。

佛家講究慈善為本, 修行者大都性格溫和, 心情平靜, 此乃佛家養心養生的一大重要內容, 亦是高僧長壽的原因之一。 出家人看破紅塵, 淡泊名利, 在行為情緒上平淡溫和, 心胸豁達, 處事寬容。 佛教中的 “ 仁者壽”, 是指宅心仁厚, 寬於待人會有好的 “報應” 。 長壽之因是仁愛心, 承受之緣是心平氣和。 其實佛教更為強調的是無執著心,

若為壽而仁, 反不能得壽。 這與前述道家所持的“ 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思想如出一轍。

釋家修習禪法之人, 應該對五事進行良好的調節。 調五事即調節飲食、調整睡眠、調身、調息、調心。

1.調節飲食:飲食與養生關係非常密切。 坐禪之人應該保證適量的飲食。

2.調整睡眠:坐禪者不應貪睡, 應適量減少睡眠時間, 以使神清氣和, 心念明淨。 因為睡眠中無法持心, 凡念妄動, 不利修行。 而禪定時漸達物我兩忘之境, 其蓄精複氣之功遠勝於睡眠。 當然, 高僧大德, 已達睡亦為禪, 似睡似禪, 無所拘泥。 佛門十戒, 本為拂塵埃以明心性之用, 若無塵無鏡, 十戒亦為空, 無所謂拘不拘守。

3.調身:主要是指掌握正確的禪定姿勢。 修習禪定可以採用坐、立、行、臥等多種姿勢, 而佛教界修禪者, 主要以坐姿為主, 因而常被稱為坐禪。

4.調息:佛教認為, 生命在呼吸間, 呼吸與心念相互影響, 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若呼吸不調, 心念則必然不調;要想調心, 則必先調整呼吸。

5.調心 :調心是修禪的主要法則, 貫徹于修禪的始終。

坐禪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人大有裨益, 從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歸於統一集中, 而促使心理現象向健康更進一步發展。 抱著一種平靜的態度, 是與注意的分散作鬥爭的唯一方法。 同時心理既安寧而正常, 思想也清明而愉快, 自然又能促使體氣和平, 祛病延年。 佛家認為人的情緒波動和無窮思慮, 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 從而對生理機體有所干擾, 所以要參禪打坐, 以常靜慮, 力求清淨, 排除雜念, 安定情緒。 通過靜坐使陰陽平衡, 經絡疏通, 氣血順暢, 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其次參禪打坐身軀不動, 如龜如鶴, 減低人體的新陳代謝, 在客觀上減低人體運動消耗, 從而延長了人的壽命。

前面提到不宜挨著餓坐禪, 但又不能吃得過多。 中國古代總結出來:“ 長壽之道, 在齡養生 ;養生之本, 在齡飲食;飲食之要, 在放節食。 ” 一般寺院行堂吃飯都是給三分之一飯量的飯, 佛家寓意在於吃飯不要吃飽。 很多科學家做過實驗, 人吃飽後會分泌出一種液體, 使人加快衰老。 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古人的意思恐怕首先在於少吃。作為非佛教居士,吃飯吃六成飽最為合適。晚上不吃主食,只喝一些粥。

素食與養生素食齋飯是佛教長壽的秘訣之一。素食是我國漢代大乘佛教的獨特產物,並非全世界佛教都需遵循的一條飲食規定。我國佛教終生素食,忌葷戒腥,只吃五穀,豆類、蘑菇、蔬菜等。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說,佛教的齋飯完全能滿足人體需要(其生活環境清靜,無大的消耗事項)。素食的不良物富集量也遠較葷食為低,人體更容易將有害物排出,不容易生脂褐斑(老年斑 )和癡呆病。

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古人的意思恐怕首先在於少吃。作為非佛教居士,吃飯吃六成飽最為合適。晚上不吃主食,只喝一些粥。

素食與養生素食齋飯是佛教長壽的秘訣之一。素食是我國漢代大乘佛教的獨特產物,並非全世界佛教都需遵循的一條飲食規定。我國佛教終生素食,忌葷戒腥,只吃五穀,豆類、蘑菇、蔬菜等。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說,佛教的齋飯完全能滿足人體需要(其生活環境清靜,無大的消耗事項)。素食的不良物富集量也遠較葷食為低,人體更容易將有害物排出,不容易生脂褐斑(老年斑 )和癡呆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