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驃珠的欣賞與鑒定—第十屆全國珠友會的演講主題精選

文章採集於第十屆全國珠友會

主講嘉賓:珠琅

整編:Aisha

(【古玩那點事兒出品】古老的千年鑲蝕瑪瑙古珠pyu珠精美古珠欣賞)

引言

蝕花珠最早起源於印度河谷的哈拉帕, 蝕花珠也被稱作為蝕花的, 堿蝕的, 或者是有紋路的瑪瑙和玉髓的珠子。 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被南亞的考古學家和古董收藏家所熟知, 其年代可追溯到第三個千年紀的後半葉(也就是西元前2500年前), 這種蝕花珠已經被貿易到了兩河文明時期的伊拉克, 在西元前2500年的烏爾王墓種被發現。 我們現在所知的蝕花珠工藝都是按照英國學者霍魯斯.C.貝克所定義的型一到型五的工藝樣本排列的。

驃珠的起源

蝕花珠和蝕花工藝隨印度邦國的崛起, 在第一個千世紀的後期和宗教文化一樣被傳播到了東南亞和遠東地區。 緬甸出現的Pyu珠最早可追溯到第一個千年世紀的Pyu文化的墓葬遺址中, 經常出現蝕花的瑪瑙和玉髓珠, 由於緬甸地區考古工作比較滯後所以缺乏專業的能精確測年的考古資料。 在伊洛瓦底河谷早期的佛教重鎮北塔諾遺址中出土過蝕花瑪瑙的珠子。

在曼德勒向南幾公里的阿瓦附近的鐵器時代墓葬中也出土過有著平行白色環紋的球形珠, 黑白珠。 這些珠子和一些鐵制工具, 陶器一起出土, 和泰國班清與班東塔碧遺址中出土的蝕花珠樣品一樣,

而前輩研究者對珠體進行了熱釋光測年, 得知這一件西元前8-5世紀的古物。

緬甸國家博物館裡還有一些藏品是一個來自緬甸中部比艾目的收藏家的藏品。1999年前輩研究者Bellina也對其做過檢驗證明。也是兩千多年的古物,其中有些是琉璃珠和一些未完工的蝕花瑪瑙珠,這批珠子包含了迄今為止東南亞地區發現的首批半成品蝕花珠,有V型圖案和帶環線的驃珠。

仰光博物館中還展示了一件由78顆各種不同材質組成的藏品,其中3顆是屬於貝克定義的白底黑線的型二類蝕花玉髓珠,二顆是角上打孔的方形板珠,繪有十字圖案,帶有V形圖案的驃珠,兩顆各種一點紋,各有兩條口線。

從緬甸出土的蝕花珠的數量,類型,品質和已被記載到的半成品蝕花珠上看來,可以確定緬甸是古代蝕花珠的重要產地,同事也是生產各種半寶石珠子和琉璃製品。

接下來說說泰國出圖的Pyu珠,這一地區的文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屬於印度文化影響的範圍。首先要說的是出土蝕花珠數量最多的泰國邦東塔碧遺址,該遺址屬於西元前4世紀的鐵器時代,從1975-1965年進行過三次發掘,出土過至少40顆以上的蝕花瑪瑙玉髓珠,其中有20顆有完整的出土層記錄。他們被裝在一個大盤子裡,有球形的紅玉髓,纏絲瑪瑙,水晶,琉璃等。這裡還發現一顆由紅,白,黑三種色帶紋理的大興三彩角形扁形(七線天珠),屬於貝克定義的型五類工藝。這類珠子唄交流貿易到了很多國家和地區,出土過蝕花珠的有記載的有緬甸,泰國,印尼,越南,柬埔寨,菲律賓,中國大陸有雲南,廣西,河南,陝西等。在東南亞地區發現的蝕花瑪瑙玉髓珠基本屬於貝克先生定義的型一型二型五類工藝,而且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搜集到的樣本進行比對,證明匹配的很好。

驃珠的鑒定

Pyu珠的工藝和圖案雖然大部分是從印度文化中繼承過來的,但是緬甸是一個有自己歷史和文化的國家,圖騰上也有自己的喜好。Pyu珠的工藝特點蝕花線扎實,打磨拋光工藝絕對一流,在我所知的樣品中很多珠子雖然經理了千年卻依然光亮水滑。

鑲蝕工藝有挖槽和畫線兩種。

1.紅玉髓上面的鑲蝕線是凸出來的,因為是蝕花用的化學物質碳酸鈉-碳酸鉀與微晶石英反升反應時能在表面形成一層玻璃釉層,可以深入珠體200-300微米。

2.黑色蝕花珠卻有不同,通過在放大鏡下觀察,黑色珠體上的鑲蝕線的邊緣地帶有壓力紋和分離帶的痕跡。

3.黑色珠體上也有和紅玉髓一樣直接畫線的,而且也可以很深的侵入珠體。

驃珠的材質

從緬甸國家博物館和泰國國家博物館所看到的珠子的樣本,和我自己收集到的珠子的樣本,Pyu珠的材質是以瑪瑙和玉髓材質為主的,其中也發現有地方玉的,所謂礦石的,石頭的,木化石的。而礦石的Pyu在放大鏡下觀察表面有 顆粒感,材質略粗。和Pyu一起出圖的木化石材質的珠子很多有灰皮,風化也比瑪瑙玉髓材質的嚴重,畫線的顏色比緬甸欽山地區欽族的邦提克珠更白一些,畫工明顯可以看出來是手繪的,和措思工藝一樣,沒有邦提克的畫線那麼規矩,畫線用的蝕花材料也不一樣,邦提克用的是硫化鉀雄黃溶液。

驃珠的圖騰

從Pyu系出圖的蝕花圖案上我們看到,Pyu人製作的蝕花珠在圖案上很好的繼承了印度蝕花珠山東各圖案或是變種或是略有創新。由於兩地技術互相融合的太緊密了,所以我認為材質和鑲蝕工藝不是區分的中點。而我從眾多的Pyu珠上的圖案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組四線的排列不管是V型的還是管珠和圓珠,出現頻率最高,所以我相信這種四線一組的排列方式是Pyu族人喜歡和特有的。從已知的不管是印巴地區還是東南亞地區,甚至從統計學上的概率也是最高的,然後是西瓜珠。為什麼是四線一組呢?在這裡我說下我個人的理解提供給大家參考。我們都知道Pyu國是佛教國家,在印度化的歷程中,南亞地區無可避免的收到印度各種思想的影響。四天子傳說起源與印度,認為世界是有人,馬,寶,象所通知的,東煩人主對應的是東方大唐王朝,人多。北方馬主要對應的是突厥,馬多。南方象主對應的是印度,象多。西方寶主對應的是拂菻和波斯,金銀珠寶多。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裡也曾寫道“時有輪王應運,瞻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則暑濕宜象。西寶主乃臨海盈寶。北馬主寒勁宜馬。東人主和暢多人。”

比玄奘法師還早的是印度的《佛說事兒遊經》,經中寫道:東有晉天子人民熾盛。南有天竺國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國天子。土地饒金銀璧玉。西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馬。所以我認為一組四線圖騰也是在當時這樣的思想影響下產生的。也代表了當時人們的宇宙觀和世界觀。古珠上的各類圖騰本質上和我們國家的古玉上的圖騰一樣,都是方寸之間表達了抽象的神,信仰,甚至敬畏,力量,寶華,地位,虔誠。總之所代表的是一種無限深遠的強大的力量,而這些也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和需要。

顏色,珠體上的顏色黑,紅,白在原始社會,特別是等級森嚴的社會,也代表著身份和地位。黑色的等級肯定是最高的,這樣的觀念也影響到了現代社會。由於自然界中堅固的黑側材質很缺乏,所以能代表高等級身份和地位的黑色染色瑪瑙玉髓被創造生產出來提供給高階層的人使用。也是文明傳播的最好證據和載體。

Pyu珠在市場上的前景展望

現在我們知道了蝕花類的珠子的確是分佈的非常廣泛,而且具有科學的考古出土層依據。其起迷人的特質和深厚文化,也被眾多各國的學者和收藏家所研究和喜愛。在兩線多年前的鐵器時代,在瑪瑙上顏色鑲蝕的工藝絕對是高科技,必須季節當時最頂尖的工匠才能把它製作出來,所以等級之高也是顯而易見的。玩珠子玩的是什麼?玩的就是圖騰,玩的就是文化。蝕花類珠種並不是一個小珠種,而是有著一個龐大體系的珠種,擁有競猜紛呈的圖騰,優秀的做工,越來越稀少的資源正在被眾多玩家所認可和喜愛,我堅信在未來的市場上以Pyu系所代表的蝕花類珠種必將成為領跑者。

以下配圖由【古玩那點事兒出品】古老的鑲蝕瑪瑙古珠pyu珠系列: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 99查詢

最近精彩回顧請回復 ls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位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平臺合作請聯繫:

Tel:400-0123308、 18610768869

Email:281819199@qq.com

知識)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來鑒寶。

↓↓↓↓↓

緬甸國家博物館裡還有一些藏品是一個來自緬甸中部比艾目的收藏家的藏品。1999年前輩研究者Bellina也對其做過檢驗證明。也是兩千多年的古物,其中有些是琉璃珠和一些未完工的蝕花瑪瑙珠,這批珠子包含了迄今為止東南亞地區發現的首批半成品蝕花珠,有V型圖案和帶環線的驃珠。

仰光博物館中還展示了一件由78顆各種不同材質組成的藏品,其中3顆是屬於貝克定義的白底黑線的型二類蝕花玉髓珠,二顆是角上打孔的方形板珠,繪有十字圖案,帶有V形圖案的驃珠,兩顆各種一點紋,各有兩條口線。

從緬甸出土的蝕花珠的數量,類型,品質和已被記載到的半成品蝕花珠上看來,可以確定緬甸是古代蝕花珠的重要產地,同事也是生產各種半寶石珠子和琉璃製品。

接下來說說泰國出圖的Pyu珠,這一地區的文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屬於印度文化影響的範圍。首先要說的是出土蝕花珠數量最多的泰國邦東塔碧遺址,該遺址屬於西元前4世紀的鐵器時代,從1975-1965年進行過三次發掘,出土過至少40顆以上的蝕花瑪瑙玉髓珠,其中有20顆有完整的出土層記錄。他們被裝在一個大盤子裡,有球形的紅玉髓,纏絲瑪瑙,水晶,琉璃等。這裡還發現一顆由紅,白,黑三種色帶紋理的大興三彩角形扁形(七線天珠),屬於貝克定義的型五類工藝。這類珠子唄交流貿易到了很多國家和地區,出土過蝕花珠的有記載的有緬甸,泰國,印尼,越南,柬埔寨,菲律賓,中國大陸有雲南,廣西,河南,陝西等。在東南亞地區發現的蝕花瑪瑙玉髓珠基本屬於貝克先生定義的型一型二型五類工藝,而且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搜集到的樣本進行比對,證明匹配的很好。

驃珠的鑒定

Pyu珠的工藝和圖案雖然大部分是從印度文化中繼承過來的,但是緬甸是一個有自己歷史和文化的國家,圖騰上也有自己的喜好。Pyu珠的工藝特點蝕花線扎實,打磨拋光工藝絕對一流,在我所知的樣品中很多珠子雖然經理了千年卻依然光亮水滑。

鑲蝕工藝有挖槽和畫線兩種。

1.紅玉髓上面的鑲蝕線是凸出來的,因為是蝕花用的化學物質碳酸鈉-碳酸鉀與微晶石英反升反應時能在表面形成一層玻璃釉層,可以深入珠體200-300微米。

2.黑色蝕花珠卻有不同,通過在放大鏡下觀察,黑色珠體上的鑲蝕線的邊緣地帶有壓力紋和分離帶的痕跡。

3.黑色珠體上也有和紅玉髓一樣直接畫線的,而且也可以很深的侵入珠體。

驃珠的材質

從緬甸國家博物館和泰國國家博物館所看到的珠子的樣本,和我自己收集到的珠子的樣本,Pyu珠的材質是以瑪瑙和玉髓材質為主的,其中也發現有地方玉的,所謂礦石的,石頭的,木化石的。而礦石的Pyu在放大鏡下觀察表面有 顆粒感,材質略粗。和Pyu一起出圖的木化石材質的珠子很多有灰皮,風化也比瑪瑙玉髓材質的嚴重,畫線的顏色比緬甸欽山地區欽族的邦提克珠更白一些,畫工明顯可以看出來是手繪的,和措思工藝一樣,沒有邦提克的畫線那麼規矩,畫線用的蝕花材料也不一樣,邦提克用的是硫化鉀雄黃溶液。

驃珠的圖騰

從Pyu系出圖的蝕花圖案上我們看到,Pyu人製作的蝕花珠在圖案上很好的繼承了印度蝕花珠山東各圖案或是變種或是略有創新。由於兩地技術互相融合的太緊密了,所以我認為材質和鑲蝕工藝不是區分的中點。而我從眾多的Pyu珠上的圖案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組四線的排列不管是V型的還是管珠和圓珠,出現頻率最高,所以我相信這種四線一組的排列方式是Pyu族人喜歡和特有的。從已知的不管是印巴地區還是東南亞地區,甚至從統計學上的概率也是最高的,然後是西瓜珠。為什麼是四線一組呢?在這裡我說下我個人的理解提供給大家參考。我們都知道Pyu國是佛教國家,在印度化的歷程中,南亞地區無可避免的收到印度各種思想的影響。四天子傳說起源與印度,認為世界是有人,馬,寶,象所通知的,東煩人主對應的是東方大唐王朝,人多。北方馬主要對應的是突厥,馬多。南方象主對應的是印度,象多。西方寶主對應的是拂菻和波斯,金銀珠寶多。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裡也曾寫道“時有輪王應運,瞻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則暑濕宜象。西寶主乃臨海盈寶。北馬主寒勁宜馬。東人主和暢多人。”

比玄奘法師還早的是印度的《佛說事兒遊經》,經中寫道:東有晉天子人民熾盛。南有天竺國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國天子。土地饒金銀璧玉。西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馬。所以我認為一組四線圖騰也是在當時這樣的思想影響下產生的。也代表了當時人們的宇宙觀和世界觀。古珠上的各類圖騰本質上和我們國家的古玉上的圖騰一樣,都是方寸之間表達了抽象的神,信仰,甚至敬畏,力量,寶華,地位,虔誠。總之所代表的是一種無限深遠的強大的力量,而這些也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和需要。

顏色,珠體上的顏色黑,紅,白在原始社會,特別是等級森嚴的社會,也代表著身份和地位。黑色的等級肯定是最高的,這樣的觀念也影響到了現代社會。由於自然界中堅固的黑側材質很缺乏,所以能代表高等級身份和地位的黑色染色瑪瑙玉髓被創造生產出來提供給高階層的人使用。也是文明傳播的最好證據和載體。

Pyu珠在市場上的前景展望

現在我們知道了蝕花類的珠子的確是分佈的非常廣泛,而且具有科學的考古出土層依據。其起迷人的特質和深厚文化,也被眾多各國的學者和收藏家所研究和喜愛。在兩線多年前的鐵器時代,在瑪瑙上顏色鑲蝕的工藝絕對是高科技,必須季節當時最頂尖的工匠才能把它製作出來,所以等級之高也是顯而易見的。玩珠子玩的是什麼?玩的就是圖騰,玩的就是文化。蝕花類珠種並不是一個小珠種,而是有著一個龐大體系的珠種,擁有競猜紛呈的圖騰,優秀的做工,越來越稀少的資源正在被眾多玩家所認可和喜愛,我堅信在未來的市場上以Pyu系所代表的蝕花類珠種必將成為領跑者。

以下配圖由【古玩那點事兒出品】古老的鑲蝕瑪瑙古珠pyu珠系列: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 99查詢

最近精彩回顧請回復 ls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位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平臺合作請聯繫:

Tel:400-0123308、 18610768869

Email:281819199@qq.com

知識)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來鑒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