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功德論——文言文寫就

佛道之修行, 皆講功德, 然功德修行, 能成真聖人否?

德為天下之事, 功為自己之事, 修德為功, 不成真心, 修功為德, 乃是真德。

凡事有兩分, 一者機心, 一者天心, 機心者, 修德為功, 天心者, 修功為德。

陽明先生曰:萬事萬物皆從心, 德如是, 修德為己造功之心, 是為假德, 修德為天下之心, 乃為真德, 真德可以成聖, 假德可以成偽, 故修道必修真心, 不為己心, 便是天心, 得天心者, 可以成聖。

機者, 揣摩也, 吾之修天道須有功德, 揣天機也, 進而修德, 只為自己之功, 欲得天機, 此為假功, 不為真功, 機心愈重, 天機愈遠, 不得天機,

何以修道?

天者, 自然也, 故老君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自然之心, 順也, 在自覺之中, 得天機根深, 吾不思天機為何, 亦不思修德之得, 遇行德之時, 便施援手, 此為天心, 乃修德之根, 修道不可不慎。

機心言盡, 乃算計也, 聖人雲:為道日損, 是心無掛礙,

機心算計, 心中萬千念頭, 何以得道?故修道得之於天心, 非機心也, 若一味修機心, 則無緣天道也, 此暗合儒學心道。

儒學心道, 修得仁之心, 何以為得仁之心?仁者, 天理即私心, 私心即天理也, 遇德事而行, 遇失德而止, 從心所欲, 心無掛礙, 得大自在心。

故功德之修, 在心不存行德之事, 而遇行德之事, 即施援手, 不做功之念, 功之念, 為私心, 不可得念, 儒有五境, 修德應也, 一者, 不念德之修也, 故一生無功也。 二者, 念德之修也, 私為功也, 此機心也, 揣摩天機, 終是下下等功也。 三者, 念德之修, 與己功衡也, 此為君子, 私心, 德心共重, 德不侵私, 私不為功也, 四者, 雖不思功, 功亦在心也, 修德之念, 重於功也, 己得功為末, 修德為本, 此已得真也。 五者, 功不知為何,

德亦不知為何, 只是行德之時, 雖萬死不辭也, 此為聖也, 此為得道之心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