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療機器人有成長煩惱,這家新三板公司可以參考!

隨著人工智慧的大熱, 今年機器人也成為熱點話題, 本月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機器人論壇、峰會。

作為機器人行業高技術的代表之一, 醫療機器人又成了行業焦點, 投資的風口似乎再次到來。

市場需求大、前景和“錢景”都很廣闊, 是很多人想投醫療機器人的主要原因, 但是需要注意, 這個行業還處於發展早期, 有很多雷需要排。

投資風口再起

據BCG 波士頓諮詢資料, 截止2016年1月, 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每年營收達到 74.7 億美元, 預計未來5年年複合增長率能穩定在15.4%;未來將形成萬億的產業鏈。

國海證券在研報中稱,

機器人在精度、穩定性、力量等方面有著人類無法比擬的優勢, 其對專業度要求極高的醫療領域應用前景非常看好。

也鑒於此, 最近一兩年國內出現了一批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相關的醫療機器人公司。

A股市場上有新松機器人、楚天科技等, 新三板上有天智航(834360)、優愛智能(836953)、派爾特(835879)等, 其他還有一大批正處於A輪、B輪, 甚至種子輪、天使輪的創業型公司, 希望能分食醫療機器人大蛋糕。

新三板私募同創偉業、A股公司博實股份, 甚至製造業大佬富士康等, 都已經加入戰局。

需要注意的是, 雖然醫療機器人行業雷聲很大, 但是相對于它未來豐富的應用場景, 以及巨大的市場, 現在的醫療機器人產業整體技術水準卻還處在比較早期階段。

在2017年5月中旬, 世界醫療(手術)機器人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上, 很多與會專家表示, 全球的醫療機器人產業都處在起步階段, 中、美、歐都在“嬰兒期”。

因此在中國, 這個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醫院的國家, 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數位化醫療設備消費和競爭市場, 醫療機器人的前途不可估量。

“十年拐點說”

醫療機器人由於其所在領域的特殊性, 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資金密集程度都很高。

目前來看, 由於起步較晚, 雖然國內的醫療機器人企業數量變多了, 但是技術含量相對還比較低, 產品多集中於中低端醫療器械領域。

天智航公開轉讓說明書稱, 國產醫療機器人市場佔有率很低,

市場基本上被進口產品壟斷。

而行業面臨的除了技術問題之外, 另一個就是資金問題。

北京智慧製造研究院院長、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王田苗就認為, 醫療機器人行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投資週期較長, “從技術到產品的臨床應用普遍需要超過十年的時間”。

以醫療機器人行業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達芬奇為例, 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億美元, 同比增長13%;淨利潤達7.4億美元, 同比增長32%;毛利率達70%, 淨利率27%。

但是如果從成立時間看, 達芬奇是在成立的第十年才首次實現盈利。

天智航創始人、董事長張送根曾分析:“一個醫療機器人產業化需要企業熬過十年左右, 然後才出現拐點。 ”因此有醫療機器人“十年拐點說”。

這家新三板公司可以參考

新三板上的醫療手術機器人企業天智航, 是國內首個完成醫療機器人產品化的企業, 其生產的骨科手術機器人于2010年獲得國內首張醫療機器人註冊許可證。

它的發展路徑, 可以給投資醫療機器人的投資者做一個參考。

據論壇君瞭解, 醫療機器人產業化第一個階段就是拿“證”, 成為合法合規產品。

從研發醫療機器人到轉化為產品, 拿到註冊許可證, 按照國際慣例, 需要三到五年;國內需時更久, 從2005年研發到2010年拿證, 天智航就花了五年時間。

拿到證之後的醫療機器人才到市場培育期, 再之後是規模化, 這時候才可能產生盈利。

財務資料顯示, 2016年天智航實現營業收入2600萬元, 同比增長7%;全年虧損2500萬元, 同比擴大80%;毛利率44%,

同比基本持平。

而從現金流狀況看, 天智航2016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300萬元,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20萬元, 籌資活動沒有產生現金流,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為3700萬元。

按照這個燒錢的節奏, 這3700萬現金也就能燒一年左右了。

作為一家“處於上升階段”的公司, 天智航研發費用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2014年投入研發金額1030萬元, 占營收的27%;2015年投入研發金額1450萬元, 占營收的60%;2016年增加到1630萬元, 占營收的64%。

所以有時候可能“十年”已過, 企業盈利的“拐點”卻仍未到。

除天智航之外, 工業機器人公司優愛智慧、醫療器械公司派爾特等, 也有醫療機器人方面的業務, 發展狀況不一。

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