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洪拳|十二橋手(上)

在讀文章之前您可以點擊下方超連結, 閱讀武功秘笈。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鐵線拳是洪拳的至寶, 其練氣練意的法門具備了所有洪拳的顯著特點, 綿、勻、順、力。 身形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斂臀、沉肩、垂肘、沉橋、坐步。 發力時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轉腰, 先蓄後發, 猛力出擊;有時還因勢發聲, 以聲助威。 其拳要求身正步穩, 下盤沉實。 手法中有沉橋、圈橋、封橋、沖拳、插掌等。

鐵線拳為洪拳的內功拳術, 動作大開大合、長橋大馬。 特色在於以身調氣、以氣催力。 以開合吞吐, 配合十二橋手訣,

剛柔互用, 再加上五臟六腑的調息鍛煉, 使達到“內練一口氣”的效果。

本章十二橋手專指十二橋手訣, 即剛、柔、迫、直、分、定、寸、提、留、制、訂、運。 而十二橋手法則為穿、沉、分、架、摸、推、尋、磨、掛、撞、鎖、劈。 十二橋手訣是十二種心法, 以剛為天、柔為地, 配合其餘十種建立起洪拳的整體勁道要領。 十二橋手法則是十二種橋手用法, 講求橋來橋上過、無橋自造橋。 二者一為心法, 講究體會;一是手法, 主在應用。

一、剛橋

【解義】

剛者, 硬也。 將力逼注於掌臂之間, 使手橋堅硬似鐵, 即為剛橋。

【練法】

1、先取“二虎潛蹤”之勢(立腳, 兩拳藏後勢)(圖2-1)。

2、將雙拳從後向前抽上, 拳心向內, 高與肩平, 肘尖向下(圖2-2)。

3、口發一聲“呵”雙拳變掌向前一切, 掌心相對, 掌尖向上(圖2-3)。

【要點】

剛橋之勢, 手高而不低, 內藏上抽之勁;主練從後向前抽手切掌之功。

二、柔橋

【解義】

柔者, 輕緩也。 手橋內藏暗勁, 柔緩而出, 即為柔橋。 柔橋一勢,

乃洪拳沉雄之根本。 其左拳右指, 一陰一陽, 內藏無窮之變化。

【練法】

1、兩腳尖內合, 膝節內扣, 成二字拑陽馬。 雙手握拳收抱腰間(圖2-4)。

2、右拳變成單指掌, 兩手同時上抽至胸前(圖2-5)。

3、合口用鼻發出“唔”聲, 同時將左拳、右掌徐徐向前方推出。 左拳心對面部;右指尖向上, 掌心向前(圖2-6)。

【要點】

1、此勢主練橋臂掌指之內功。

2、練習此勢,一要握緊拳頭;二要撐直單指掌;三要出手徐緩而帶勁,切不可弱。

三、迫橋

【解義】

手橋沉肘向外撐開逼去,即為迫橋。

【練法】

1、取“餓鷹撲食”一勢(圖2-7)。

2、腰馬一挺,全身振奮而起,由低樁轉為高樁,兩腳尖內擺,兩膝內扣,成二字拑陽馬;同時,疾收展開的兩臂,兩肘一沉,收攏雙掌於兩肋側。隨即口發一聲“喂”,兩掌向頜前托起,掌心向上,虎口向裡;兩小臂豎直於胸前(圖2-8)。

【要點】

此勢主練手橋撐逼之功。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要點】

1、此勢主練橋臂掌指之內功。

2、練習此勢,一要握緊拳頭;二要撐直單指掌;三要出手徐緩而帶勁,切不可弱。

三、迫橋

【解義】

手橋沉肘向外撐開逼去,即為迫橋。

【練法】

1、取“餓鷹撲食”一勢(圖2-7)。

2、腰馬一挺,全身振奮而起,由低樁轉為高樁,兩腳尖內擺,兩膝內扣,成二字拑陽馬;同時,疾收展開的兩臂,兩肘一沉,收攏雙掌於兩肋側。隨即口發一聲“喂”,兩掌向頜前托起,掌心向上,虎口向裡;兩小臂豎直於胸前(圖2-8)。

【要點】

此勢主練手橋撐逼之功。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