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端:普通人月入十萬的可能性,這思路太清晰了 | 行家論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收入問題!

收到這樣一條讀者留言:

我畢業5年了, 現在上海做程式師, 月入1.8萬, 為了這個收入我已經是很努力了, 基本上天天都要加班, 但我感覺自己似乎到了一個玻璃天花板, 還想提高收入很難很難。 所以我很想知道那些月入10萬的人, 都是怎麼做的。 最後還想問問端老師啥時候做到月入10萬?

這位讀者的問題很敏感啊, 沒人會告訴你自己的收入, 這太隱私了。 但我可以跟你談談那些月入十萬的人, 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我想告訴你, 想要通過工資收入就做到月入十萬是很難很難的。

你要知道, 宇宙第一大銀行——工商銀行的董事長, 他的稅前年薪也就只有55萬, 這麼算起來, 一個月也就4.5萬元。 你想月入十萬, 就相當於兩個工行董事長的薪水, 你覺得容易嗎?更何況十萬的工資, 你還要交四金還要扣稅, 拿到手也就6.8萬。

為啥工資收入很難提升?因為工資是不含風險的收入。 風險和回報成正比, 風險大的事情, 回報多, 風險小的事情, 回報少。 這很容易理解。 賺大錢的項目, 也可能賠個底朝天。 但工資不一樣, 如果單位不給你發工資, 你還可以去勞動局告他。

除了風險, 另一項高收入必備條件是“不可取代性”。 郭德綱經常和他徒弟撕逼, 他徒弟說老師給的錢太少了, 所以不想幹了。 郭德綱的態度是,

愛幹幹, 不幹滾。 徒弟覺得累死累活才掙這麼點錢, 師傅覺得, 你不想幹可以不幹啊, 門外還有那麼多人想進來呢。 如果這個徒弟做不到“不可取代”, 那他就別想要高收入。

“不可取代”除了指能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指信任, 郭德綱信得過嶽雲鵬, 所以他力捧小岳嶽, 換了別人就不可能這麼捧。 這個世道, 值得信任的人是不多的, 如果大家都信你, 你就有海量的無形資產, 這筆無形的財富比帳面的錢更值錢, 因為將來別人有什麼合作, 首先都會考慮你啊。

除了風險和不可取代性, 另一項重要因素是格局, 格局決定了你的眼界。 有不少人, 成天似乎很忙, 但是到年底算算, 這一年似乎也沒賺到幾個錢。 為啥會這樣?那是因為他忙著幫老闆賺錢,

不是給自己賺錢。

上班族總會抱怨說, 房價這麼高, 我要打多少年工, 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啊?但是與此同時, 擁有幾套的人多如牛毛。 光靠工資, 沒人能夠買得起幾套房子。 人和人財富上的區別, 就在於工資以外的收入。

很多人就安於現狀, 很少想如何去賺更多錢, 成天就拿一點死工資, 雖然對現狀很不滿, 但是也不去試圖改變, 認為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 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 他的格局就小了。

也有些人骨子裡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 而是要做富人, 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 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中國古人說了, 帝王將相, 寧有種乎?中國人不相信什麼來世, 中國人只修現世。

王健林說:“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

比如掙它一個億”, 首富覺得一個億是容易達到的小目標, 而吃瓜群眾做夢也沒想過自己能賺到一個億。 我覺得,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 賺100萬應該是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 一旦你能達到, 那麼下一個100萬易如反掌。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講:無財作力, 少有鬥智, 既饒爭時。 這句話意思是:在你年輕的時候沒有本金, 那就只能靠體力去賺錢;隨著年紀的增長, 在你財力尚不寬裕的時候就要靠智力去賺錢;等到了中年, 在你財力雄厚的時候就要靠對時機的把握來賺錢了。

簡單地說, 賺錢分三步, 一開始拼體力, 然後拼智力, 最後就要拼經驗和判斷力了。 在你拼體力的時候, 別說月入10萬, 就算月入1萬都是很困難的,

但是當你升級到拼判斷力的時候, 月入10萬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後總結, 你想要月入十萬, 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但你要做到以下三點:

❶願意冒必要的風險, 但不要去冒無謂的風險;

❷提高自己的能力, 爭取把自己打造成不可取代的人和值得信任的人;

❸格局要寬, 要有志向, 不要糾結於瑣碎的小事, 要多把時間放在大事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