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告訴你文殊菩薩三件事

第一個, 華嚴經記載, 一萬文殊繞清涼。 每天一萬個文殊菩薩在五臺山, 度化有緣, 就看你能不能遇到。 第二個, 五臺山千僧齋, 你只要辦一場千僧齋, 文殊菩薩一定來應供。 至於文殊現什麼樣的出家相, 你就不知道了, 第三個, 五臺山有智慧火, 你如果有緣分看到, 就是文殊菩薩加持你開智慧了。

關於這三個問題, 歸結起來, 就只有一個問題:你信嗎?為什麼你要相信他?

這個很神奇, 很多人學佛就要找個為什麼?找證據。 但佛法是生命的, 是內證的, 你境界達不到, 你就無法體驗到。 為什麼無法體驗到, 因為福報不夠。

所以我想, 許多人不相信佛法, 對佛菩薩半信半疑, 是正常的。 因為福報不夠。 就很簡單, 五臺山供千僧齋, 起碼要伍拾陸萬。 要是拿的出這個錢來佈施給僧人, 可見他有慧根和福報。 而文殊菩薩一定會來。 你要知道, 因為你都這麼努力的相信文殊, 文殊菩薩一定會實現他的諾言, 接受你的應供, 給你一個培養福報的機會。

就像佛為什麼住世, 是有慧根的梵王天來祈請的。 記得, 梵王天代表更高層次的生命來祈請。 因為低層次生命境界的, 佛出世到入滅, 他都不知道。 但梵王和帝釋就很誠懇的, 要為眾生, 尤其是人道的眾生祈請佛住世。 大家有沒有想過, 佛在人間成佛, 成佛後, 佛就要入滅, 而是更高級的天人來祈請他來度化人。

這個比喻, 那些肯出善款打千僧齋的, 他就相當於梵王天的境界, 要請佛住世。 而佛是真語者, 不妄語者, 他自然就住世。 你要供養文殊, 文殊自然來應供, 來滿足你的要求。 因為文殊因智慧, 而起大悲。

不僅文殊住世, 你去供養羅漢齋, 也一樣有羅漢來應供。

佛就叮囑十八羅漢要長久住世, 其實諾加諾尊者就在, 每天接受人間供養, 給人間培福田。 你肯來供養, 尊者就有這個義務, 來給你培福報。 所以你不要擔心, 真的有沒有來啊, 哪一個是文殊菩薩, 哪一個是尊者啊。 這些菩薩化現成人, 他是不會告訴你的。

為什麼不告訴你呢。 都告訴你了, 你就直接供養他一個人了。 其他沒有證果的修行人, 他就沒有供養了。 所以文殊, 諾加諾尊者就不暴露身份, 讓每個出家人都能得到供養。 可見你修行, 出家, 不管境界如何, 菩薩還是會照顧你, 讓你道糧不缺。 所以出家人, 你吃的是佛陀, 是菩薩留下的福報啊。 要記得的。

這點你就明白, 出家人剃著光頭, 穿著出家衣服, 就是功德。 他要修行, 佛菩薩就照顧他的修行。

三寶是人天福田嘛, 因為文殊菩薩, 尊者羅漢, 都變成出家相在出家人隊伍中。 所以你不能輕慢啊。

再講第二點, 一萬菩薩繞清涼, 你要怎麼遇到文殊菩薩?有人說, 我拜了, 都沒有見到。 其實就算你見到, 你也不知道。 但你去了五臺山, 文殊菩薩就來接引你。 虛雲老和尚三步一拜五臺山, 兩次被乞丐救, 後來才知道是文殊化身。 老和尚在當時也不知道。 所以就看你的願力了, 你願力多大, 文殊就加持你幾分。

以前有個法雲比丘, 不開竅, 一心到五臺山拜, 希望文殊加持他開智慧。 在冰天雪地仍在拜, 最後昏死過去。 才夢見文殊菩薩來, 拿著一把劍, 把他心臟拿出來, 洗了洗, 再放進去了。 說, 法雲比丘, 你前輩子很吝法,

才會心臟變成牛心, 我把牛心洗了, 換了, 你可以去度眾生了。 後來法雲比丘辯才無礙。

你有多大願力, 菩薩就加持幾分。 那你不信, 甚至誹謗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也很歡喜, 只要你跟他有緣, 不管是誹謗還是生疑心, 文殊菩薩都會度你。 你誹謗他, 也是跟他結緣嘛。 你就可以看出文殊菩薩的境界了。

第三個,文殊菩薩有智慧火。你能見到,也不容易了。常在大白塔附近。像支提山有天燈,天冠菩薩掛天燈一樣。史書記載,有大福報的長者宰官來護持支提山時,支提山就會顯現天燈,而且是一盞,變成七盞,到二十一盞,最後到四十九盞。然後慢慢減少到一盞。最後消失。這就是菩薩遊戲神通的境界了,末法時代,眾生信心不足啊。就要給他一點信心。

菩薩現大神通時,一般都是在大場合,眾心虔誠時,天地就出現種種瑞相來證明。比如虛雲和尚在鼓山講華嚴經,和傳戒時,鐵樹開花。代表佛法會興旺起來。這也是人天感應的一種方式。

第三個,文殊菩薩有智慧火。你能見到,也不容易了。常在大白塔附近。像支提山有天燈,天冠菩薩掛天燈一樣。史書記載,有大福報的長者宰官來護持支提山時,支提山就會顯現天燈,而且是一盞,變成七盞,到二十一盞,最後到四十九盞。然後慢慢減少到一盞。最後消失。這就是菩薩遊戲神通的境界了,末法時代,眾生信心不足啊。就要給他一點信心。

菩薩現大神通時,一般都是在大場合,眾心虔誠時,天地就出現種種瑞相來證明。比如虛雲和尚在鼓山講華嚴經,和傳戒時,鐵樹開花。代表佛法會興旺起來。這也是人天感應的一種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