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儘管梁朝偉加盟捉妖記2,我仍然有很多理由不去看

在前幾天的第70屆坎城電影節上, 安樂公司正式宣佈《捉妖記2》將於2018年大年初一全國公映

還爆出了國際版海報

安樂影業總裁江志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第一、製作成本升級了兩三倍

第二、演員方面增加了很多, 除了井柏然、白百合、吳君如、曾志偉, 還增加了梁朝偉、李宇春、柳岩、大鵬、黃磊一大推明星, 更有吸引力

首先“恭喜”梁朝偉, 繼《擺渡人》之後又成功參演了這一爛片

此時將《捉妖記2》定義為爛片還為時尚早, 但用一堆明星堆砌的電影似乎提前就在提醒觀眾:別對電影劇情抱有太多期望!

我們先回顧一下被稱為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捉妖記》

2015年《捉妖記》橫掃中國各項票房紀錄, 以24.38億元的成績收官, 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剛開始許誠毅導演還擔心不能保本,

對於自主開發的IP, 抱有賺一波就走的心理, 這票房在當時可是震驚了電影界。

既然觀眾買帳, 續集就應運而生。

當然關於票房這塊, 現在每個人都知道了《捉妖記》“午夜幽靈場”的造假風波

和《葉問3》一樣, 票房造假已被央視曝光, 這裡就不再求證, 畢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 沒必要一提再提。

但造假的背後卻是製片方和發行方背棄電影藝術宗旨, 一味追求金錢利益所用的最為人不齒的低劣手段。

有人就說了, 票房造假了關我們什麼事?

我用票房造假的三個危害來回答這個問題

1、票房造假, 吸引跟多的人去觀影

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週末放假有事沒事都會去電影院打發時間,

而影響我們觀影的一個因素就是票房, 比如朋友圈看見都在刷某部電影票房破了幾億, 在這種資訊影響下很多人會以湊熱鬧的心態就看這部電影, 結果進去一看, 爛片。 這直接導致的是人們對國產電影的信任

2、影響院線排片, 導致惡意競爭。

影片上映, 票房的好壞直接影響院線的排片情況, 一部影片排片多了, 其他的就會被擠下去, 所以這種刷票房爭排片的手段極易引起惡意競爭、導致各種亂象。

3、資本運作。

影片還沒拍, 只要宣傳好、有噱頭, 就會有各種眾籌、基金、完片擔保、保底發行……等信託化、證券化搞出的各種金融創新像吸血蟲一樣趴伏在電影上, 就等著電影大賣來變現。 可是一旦票房不行, 影片品質過不去, 那麼這些金融花招就變不了現。

這種泡沫一旦破滅, 直接動搖的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根基。

所以, 這關乎我們每一個愛電影人的事。

撇開票房, 看看《捉妖記》影片本身, 說實話這部片子小編一眼都沒看, 所以不好多做評論, 我們看看它的評分吧。

從評分可以看出,這片子值得一看,再加上續集加大投入,從場面和特效值回票價沒問題。

但,僅僅值回票價不是我去看電影的理由

說完票房和評分,我們看看主角

開始柯震東是《捉妖記》的主角,但由於吸毒事件,製作方把主角換成井柏然,然後多花了7000萬重拍主角戲份。

而這次出事的是女主角:白百合。

2017年關於白百合的話題最多的就是一指禪和摸臀殺

無論怎樣公關和陳羽凡的主動背鍋,白百合的形象已經有了抹不去的污點。

或許有人說明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私生活,我們更應該關注他們的演技而不是某件醜聞

是的,但是作為明星,你們享受了觀眾賦予的財富、地位和榮譽,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輿論和指責。

這件事咱們理性對待,安曉芬求拍片的背後深層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是:希望對國產電影加大保護

我想問國產電影想要崛起,是不是需要院線多拍片的外衣?

這個問題要多借鑒韓國電影的發展史

1988年韓國電影對外開放,開始引進好萊塢大片,一時間韓國電影跌入低谷,全年票房百分之八九十都被歐美電影佔據。

期間韓國電影界很多導演都進行了抵抗,要求加大對本國電影的保護

到1998年,韓國電影經歷了十年浩劫,這一年韓國更放開了電影市場,相關機關出臺了兩項政策:

第一、電影改成分級制度

第二條更讓韓國電影人奔潰:減少本國電影放映時間,由原來的146天減至92天。

電影分級制度讓是對韓國電影的重大利好,至於減少本國電影的放映時間,說明找到了根本原因:自己的電影不爭氣就別怪外國電影搶市場!

這項決定導致了韓國導演們剃光頭髮進行抗議,出現了奇葩的光頭運動

(搜光頭運動圖片為什麼出現了很多傑森·郭達·斯坦森的圖片,手動捂臉)

然而痛定思痛,韓國電影人終於認識到了是自己不行的問題,編劇、演員和導演一起發力

第二年出現了一部片子《生死諜變》

韓國五分之一的人都去影院看了這個片子,韓國首次做到了和外來電影的抗衡

2006年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把本國影片放映的時間再次縮短為73天,至此韓國電影市場徹底放開。

當然又遭到了電影人的抗議……

韓國電影陷入無保護的境地,和外國大片展開了生死肉搏

韓國有一項規定很好,給明星的片酬佔據不超過電影製作投資的50%,但是明星可以參與票房分成(不超過3%)

票房和收入掛鉤,這大大加強了演員的責任感

韓國在這種極端的境地和外國電影不留情面的刺激下,出現了很多上等佳作:《辯護人》《海雲台》《熔爐》《雪國列車》《釜山行》,包括走好萊塢模式但又將其本土化的《漢江怪物》等等電影。

2013年韓國本國電影票房完全超過外來電影。

韓國經歷過的是我們正在經歷的,1994年我們引進了第一部美國大片《亡命天涯》票房直接炸裂。

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在中國的票房3億多,要知道當年中國總票房才14億多

直接完虐我們本國電影

之後我們結合本國實際,走本土化的路線,也出現了不少好作品,比如《甲方乙方》《英雄》《少林足球》《臥虎藏龍》等。

所以別一味的要求這樣那樣的保護了,拿出好的東西再說!

而捉妖記2,亦是如此。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觀影水準

縱觀2014年開始我國電影票房井噴的這幾年,本國電影獲得高票房的基本都是喜劇片,而且不論名導、新導、轉職的導演只要拍一部喜劇片票房都會很不錯(其中多數為爛片)。

這說明我們很多觀眾的觀影水準還停留在初級的飯後打發時間、尋求一樂的階段,這些觀眾不是鐵杆影迷,對於電影他們可看可不看,再加上超低的票價造就了這些喜劇電影的高票房。

這說明觀眾們把電影太慣著了,什麼電影都有人買單,所以渾水摸魚撈一票就走的電影屢見不鮮。

有人說,這是對國產影片的鼓勵

這句話對我來說就像為沒演技的小鮮肉買單也是對他的鼓勵一樣

拜託,這是對國產電影不景氣之風的助長,真正的鼓勵就是拒!絕!爛!片!

我們觀眾的觀影水準也在提高,比如最近的《摔跤吧,爸爸》票房就成功逆襲。

這種直擊社會矛盾的思辨性電影能在我國獲得票房成功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但,我們這樣的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

總之,捉妖記2我不會去看。

假期最後一天,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從評分可以看出,這片子值得一看,再加上續集加大投入,從場面和特效值回票價沒問題。

但,僅僅值回票價不是我去看電影的理由

說完票房和評分,我們看看主角

開始柯震東是《捉妖記》的主角,但由於吸毒事件,製作方把主角換成井柏然,然後多花了7000萬重拍主角戲份。

而這次出事的是女主角:白百合。

2017年關於白百合的話題最多的就是一指禪和摸臀殺

無論怎樣公關和陳羽凡的主動背鍋,白百合的形象已經有了抹不去的污點。

或許有人說明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私生活,我們更應該關注他們的演技而不是某件醜聞

是的,但是作為明星,你們享受了觀眾賦予的財富、地位和榮譽,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輿論和指責。

這件事咱們理性對待,安曉芬求拍片的背後深層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是:希望對國產電影加大保護

我想問國產電影想要崛起,是不是需要院線多拍片的外衣?

這個問題要多借鑒韓國電影的發展史

1988年韓國電影對外開放,開始引進好萊塢大片,一時間韓國電影跌入低谷,全年票房百分之八九十都被歐美電影佔據。

期間韓國電影界很多導演都進行了抵抗,要求加大對本國電影的保護

到1998年,韓國電影經歷了十年浩劫,這一年韓國更放開了電影市場,相關機關出臺了兩項政策:

第一、電影改成分級制度

第二條更讓韓國電影人奔潰:減少本國電影放映時間,由原來的146天減至92天。

電影分級制度讓是對韓國電影的重大利好,至於減少本國電影的放映時間,說明找到了根本原因:自己的電影不爭氣就別怪外國電影搶市場!

這項決定導致了韓國導演們剃光頭髮進行抗議,出現了奇葩的光頭運動

(搜光頭運動圖片為什麼出現了很多傑森·郭達·斯坦森的圖片,手動捂臉)

然而痛定思痛,韓國電影人終於認識到了是自己不行的問題,編劇、演員和導演一起發力

第二年出現了一部片子《生死諜變》

韓國五分之一的人都去影院看了這個片子,韓國首次做到了和外來電影的抗衡

2006年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把本國影片放映的時間再次縮短為73天,至此韓國電影市場徹底放開。

當然又遭到了電影人的抗議……

韓國電影陷入無保護的境地,和外國大片展開了生死肉搏

韓國有一項規定很好,給明星的片酬佔據不超過電影製作投資的50%,但是明星可以參與票房分成(不超過3%)

票房和收入掛鉤,這大大加強了演員的責任感

韓國在這種極端的境地和外國電影不留情面的刺激下,出現了很多上等佳作:《辯護人》《海雲台》《熔爐》《雪國列車》《釜山行》,包括走好萊塢模式但又將其本土化的《漢江怪物》等等電影。

2013年韓國本國電影票房完全超過外來電影。

韓國經歷過的是我們正在經歷的,1994年我們引進了第一部美國大片《亡命天涯》票房直接炸裂。

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在中國的票房3億多,要知道當年中國總票房才14億多

直接完虐我們本國電影

之後我們結合本國實際,走本土化的路線,也出現了不少好作品,比如《甲方乙方》《英雄》《少林足球》《臥虎藏龍》等。

所以別一味的要求這樣那樣的保護了,拿出好的東西再說!

而捉妖記2,亦是如此。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觀影水準

縱觀2014年開始我國電影票房井噴的這幾年,本國電影獲得高票房的基本都是喜劇片,而且不論名導、新導、轉職的導演只要拍一部喜劇片票房都會很不錯(其中多數為爛片)。

這說明我們很多觀眾的觀影水準還停留在初級的飯後打發時間、尋求一樂的階段,這些觀眾不是鐵杆影迷,對於電影他們可看可不看,再加上超低的票價造就了這些喜劇電影的高票房。

這說明觀眾們把電影太慣著了,什麼電影都有人買單,所以渾水摸魚撈一票就走的電影屢見不鮮。

有人說,這是對國產影片的鼓勵

這句話對我來說就像為沒演技的小鮮肉買單也是對他的鼓勵一樣

拜託,這是對國產電影不景氣之風的助長,真正的鼓勵就是拒!絕!爛!片!

我們觀眾的觀影水準也在提高,比如最近的《摔跤吧,爸爸》票房就成功逆襲。

這種直擊社會矛盾的思辨性電影能在我國獲得票房成功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但,我們這樣的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

總之,捉妖記2我不會去看。

假期最後一天,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