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能處理好錢財,要有文殊菩薩的大智慧

有些人忌諱談錢, 或者認為修行人不要碰錢才是修行。 其實不一定。 環境不同。 漢地的出家人和南傳的不同。 南傳可以托缽, 漢地不行, 漢地有厚重的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基礎, 托缽是行不通的。 農禪並重是比較適合, 而農禪並重就要有廟, 有田地, 這就跟經濟有關了。

如果能處理好經濟問題, 錢財問題, 這個人一定是文殊菩薩。 錢財多少人看不透, 皇帝都看不透, 更何況說要處理。 因為錢財看起來是紙, 其實是你的福報轉化出來的一種能量。 如何正確地用錢, 其實是如何正確使用你福報的問題。 如果沒有智慧, 你怎麼使用?

很多人勞碌一輩子, 結果福報又變成享受, 吃好, 穿好, 都轉化為物質了。 這就是愚癡。 如果要學佛, 你一定要先供養。 不是佛需要你供養, 而是你肯把錢給佛, 就代表承認佛法的價值。 就像買衣服, 你為什麼要去買, 因為你承認衣服值得你買。

你為什麼要去供養三寶?你要先承認, 三寶值得你去供養。 一個人要有這個悟性, 不容易。

我見過很多人, 生病了, 或者求子求不到。 跟他說, 你去供養三寶, 齋僧, 建寺, 一定有用的。 他會說, 怎麼可能?如果有用, 醫院就倒閉了。 所以他寧願花很多錢去醫院, 哪怕治療無效, 他也無怨無悔。 有些小善根的人, 也會供養佈施一點, 結果呢, 沒有求到。 他就說佛法不靈。 我看很多人求子, 去做試管嬰兒, 他也不會相信去造一尊佛像來求佛菩薩。

其實不是佛法需要你的錢, 而是你有沒有真心承認三寶的價值。 嘴巴上說的都不算, 關鍵時候才是起用。 你想看, 祖師大德連生命都可以給三寶, 為什麼我們給不了, 不要說生命, 就是身外之物的財富,

都給不了。 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到三寶的價值。

祖師大德談佛法, 很少談錢財的問題, 談到了也是點到為止, 免得好像說出家人貪錢。 而是告訴修道的方法而已。 眾生都是慳貪嫉妒, 佈施時如割身肉, 我也是一樣啊。 所以眾生為什麼愛財, 其實愛的是生命的一種能量。 但就要看你把這股能量往哪裡去了。

我們的福報, 或者說生命能量, 你要用在哪裡?這需要有智慧。 福報好比豆子, 你要做成豆腐, 還是豆干, 還是豆漿, 就看每個人的喜歡了。 有的人喜歡兒孫滿堂, 就變成兒孫。 喜歡錢, 就變成錢。 喜歡智慧, 你去讀書, 就變成智慧了。 這裡頭, 發現變成錢是最可憐的。 有錢很容易享受, 一享受, 就往往沒了。 所以你要問, 生命能量在哪裡。

古人說,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你要讀書, 明理, 有智慧, 才知道福報往哪裡走。 很多人幹活幹到晚, 一到床上就呼呼大睡, 第二天重複。 他也有福報, 但總是缺乏智慧。 中國人重智慧, 勝過福報。 佛法被中國人接受, 也是以智慧而被中國人接受的。

剛學佛的, 我一般建議, 先上求佛道。 先修供養, 供養寺院, 供養僧寶, 印經。 跟佛法僧相關的, 先去做。 就代表你把生命能量用在和三寶結緣上, 尤其是福報本來很小的。 一定要從三寶上去找。 如果你福報很小, 不建議你花大精力去下施, 放生, 救度貧困, 這屬於下施的範疇。 等你有本事了, 再來下施。

我把上求和下化分得很清楚。 先要上求佛道, 你才能下化眾生。 如果佛道沒有成, 我們拿什麼去下化。

所以剛學佛時, 要上求佛道為開始, 多學習, 背經, 供養親近善知識, 等羽翼豐滿了, 你就可以去下化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