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孔子高舉生命之道,弘揚心性之仁學

“夫子以仁發明斯道, 其言渾無罅縫。 孟子十字打開, 更無隱遁。 ”(《陸象山全集》)孔子將他之前的三代文教中, 凡涉及或指稱那超越而內在的本體之辭, 如易、天、寂感、道、乾坤、上帝、神明等皆收攝於內在的生命之中, 重新名之曰“仁”。

易、天、寂感、道、乾坤、上帝、神明等超越的意味重, “仁”則內在的意味重。 孔子將易、天、寂感、道、乾坤、上帝、神明等一起收攝入內在的生命之中, 肯定它們皆為吾人內在生命之本有。 此確是孔子獨家發明, 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生命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孔子之“仁”即涵有“性之”義, 也涵有“反之”義。 故“仁”之一字, 將先天後天、因位果位、有為無為、造作自然、現象本體, 打成一片, 混為一味, “渾無罅縫”, 此為“中道”。

孔子將德性的超越性和內在性徹底打通, 將內在的主宰之心與外在萬有的本體之性徹底打通。 仁者, 既含有心之義(仁心、德心),

也含有性之義(仁性、德性), 此義首發於孔子。 中國上古文明發展至孔子這裡, 發生了一次本質的飛躍, 此正是孔子為大成至聖、所以至聖之處。 孔子是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劃時代之聖哲。

孔子將三代以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收攝於“仁”中, 如是, 上古文化自此得以匯歸之, 凝結之, 貞定之, 純化之, 圓融之, 昇華之, 彰顯之。

“夫子以仁發明斯道”, 仁道者, 何道也?“仁者, 人也。 ”(《中庸》)“仁也者, 人也。 ”(《孟子·盡心下》)“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 ”(《論語·顏淵》)仁道, 人道也, “為人之道”或曰“成人之道”也。

故知, 真正的人本主義、人文文化、人道思想, 始自孔聖。 是孔聖將人首次提升到宇宙之真正主宰、歷史與人生命運之真正主宰的高度, 充分肯定人的無上神聖與尊嚴。 仁者, 具有超越和內在這兩大根本特性的生命之別名。 仁即是生命, 生命即是仁。

仁非虛稱, 必有所指以實之。 仁主宰於內, 名之曰“心”, 故仁者, 心也, 俱名之曰“仁心”;仁承載于天地萬有(也包括人類在內), 名之曰“性”, 故仁者, 性也, 俱名之曰“仁性”。 其仁心、仁性者, 統而言之, 曰“生命”。 故知, 仁即生命之別名。

生命為現代名, 仁為古代名, 其義一也。 孔子緊扣生命, 立定生命, 彰顯生命, “發明斯道”, 即發明此仁道, 亦即發明此生命之道, 以開後世千古文運。 “天不生仲尼, 萬古如長夜”, 孔聖高舉生命之道, 弘揚心性之仁學,

麗如日月, 朗照百代, 自此我華夏智有所發, 學有所依, 行有法度, 命有所歸。 是故孔聖實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生命學家”。

到了後孔子一百多年的戰國, “孟子十字打開, 更無隱遁”。 孟子將心體與性體、先天後天、因位果位、有為無為、造作自然、現象本體等, 作了明確的分別與辨析。 故朱熹引程子之語曰:“性之反之,古未有此語,蓋自孟子發之。”(《孟子·盡心下》)站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言之,從混沌走向分明,從綜合走向解析,這是人類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必然趨勢。

然莊子對此深有覺察:“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篇》)心體與性體,先天與後天,本來通而為一,渾全難分。如若強為分別,勢必產生“一曲之士”,如此則“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其結果則是“道術將為天下裂”。

為了避免出現“一曲之士”“往而不反”和“道術將為天下裂”的局面,我們還需再次回到孔子所開出的“渾圓之路”。通觀《論語》可知,孔子以“仁”之一字,統攝心體與性體、先天與後天、“性之”與“反之”、形而下與形而上、德性與德行、因位與果位等一切之強分。

儘管曾子的《大學》和孟軻的《孟子》等後世儒家著述,為了將儒家思想進一步地體系化,十字打開,辨而示之,但這些大儒對“道術將為天下裂”還是很有自覺意識的。故他們在著述中,始終將孔子的“渾圓之路”作為其立言之背景,而貫穿於篇章字句之間,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莊生之憂。我們將在以下的《大學》學習過程中,時時能感受到這一點。

依正宗儒家,雖有歷代大儒對仁道的闡述,多似孟子“十字打開”,但究竟不失孔子之旨,始終保持著即本體(性之)便是工夫(反之)、即工夫便是本體的“渾圓之路”。此亦為評議是否為正宗儒者的一個重要標準——失此準繩,不名儒者;握此樞機,則為正宗。

摘自潘麟導師著作《〈大學〉廣義》

關聯閱讀:

儒家何以是中華民族靈魂之所在

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領悟東方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

儒學不僅僅是一門思想體系,更是有著千年歷史的生命學體系

故朱熹引程子之語曰:“性之反之,古未有此語,蓋自孟子發之。”(《孟子·盡心下》)站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言之,從混沌走向分明,從綜合走向解析,這是人類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必然趨勢。

然莊子對此深有覺察:“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篇》)心體與性體,先天與後天,本來通而為一,渾全難分。如若強為分別,勢必產生“一曲之士”,如此則“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其結果則是“道術將為天下裂”。

為了避免出現“一曲之士”“往而不反”和“道術將為天下裂”的局面,我們還需再次回到孔子所開出的“渾圓之路”。通觀《論語》可知,孔子以“仁”之一字,統攝心體與性體、先天與後天、“性之”與“反之”、形而下與形而上、德性與德行、因位與果位等一切之強分。

儘管曾子的《大學》和孟軻的《孟子》等後世儒家著述,為了將儒家思想進一步地體系化,十字打開,辨而示之,但這些大儒對“道術將為天下裂”還是很有自覺意識的。故他們在著述中,始終將孔子的“渾圓之路”作為其立言之背景,而貫穿於篇章字句之間,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莊生之憂。我們將在以下的《大學》學習過程中,時時能感受到這一點。

依正宗儒家,雖有歷代大儒對仁道的闡述,多似孟子“十字打開”,但究竟不失孔子之旨,始終保持著即本體(性之)便是工夫(反之)、即工夫便是本體的“渾圓之路”。此亦為評議是否為正宗儒者的一個重要標準——失此準繩,不名儒者;握此樞機,則為正宗。

摘自潘麟導師著作《〈大學〉廣義》

關聯閱讀:

儒家何以是中華民族靈魂之所在

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領悟東方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

儒學不僅僅是一門思想體系,更是有著千年歷史的生命學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