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是被遺忘了演技的張學友,今年55歲

張學友已經是歌神了, 如果還不停地當電影男主角, 那讓別的演員怎麼活?

在香港娛樂圈的鼎盛時期, 四大天王的出現, 讓我們知道了“給我一杯忘情水”的劉德華、“對你愛不完”的郭富城、“我和你吻別”的張學友和“今夜你會不會來”的黎明,

直到今日, 大家的嘴裡還能哼出不少他們的經典歌曲。

但在電影裡, 相比于劉德華自帶帥氣和模式化的表演, 哪怕是在《失孤》裡的民工父親;相比于郭富城怎麼演都是郭富城,

他那蹩腳的國語、僵硬的演技, 哪怕是在《最愛》中的艾滋青年;相比于黎明一貫的貴公子面癱臉, 連一個“哪怕是”, 都拿不出來。

唯獨張學友, 演誰都不像張學友。 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 也是他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他不是主角, 卻比主角更出彩

剛開始演戲的時候, 張學友的表演風格, 被很多人稱為“野獸派”, 沒有精雕細琢, 沒有細緻的揣摩, 也沒有太多的技巧, 有的是較大的肢體反應和誇張的面部表情。

但他夠專注, 夠努力。 從歌手身份出道, 收穫無數歌唱獎項, 卻不斷地在不同的電影配角中一步步摸索磨煉, 一點點積累增值。

在80—90年代, 當四大天王的其他三人還是未斬獲影壇獎項時, 張學友已經憑藉《旺角卡門》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相信至今還有很多人記得他在片中的這個表情,儘管張學友在裡面是個打醬油的,但這個影壇新人卻把那個既衝動又好面子的小弟烏蠅演得如此細緻,風頭甚至蓋過了所有主角。

1993年,在《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中,張學友飾演的洪七公簡單、一根筋,與女神王祖賢的搞笑愛情,與梁朝偉的戲份是本片中的重要橋段,即便是巨星雲集,張學友仍能憑藉其精湛演技搶到足夠多的戲份。

出演電影《江湖》,作為劉德華的小弟左手,張學友從開始的囂張跋扈,到最後服了老大的過程,他演繹出了角色情感的跌宕起伏。就連劉德華都說:“你們覺得我在《江湖》裡面沒有表現,但實際上就是要沒有表現啊,因為我要襯托左手那個角色。”

飾演《笑傲江湖》中的反派配角歐陽全,再次讓張學友贏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當時的張學友把官場中勾心鬥角的那種奸邪,發揮得淋漓盡致。

90年代以前,張學友是典型的男配專業戶,但每一個男配都有他的特點。有人說他演得不如劉德華多,跳得不如郭富城帥,長得不如黎明好看,但是他到底勝在哪裡?

或許正是外形並不突出的原因,張學友演戲從不耍帥賣酷,角色需要怎樣,他就演成怎樣,因此他才能演什麼像什麼——

淒慘如烏蠅(《旺角卡門》),奸佞如歐陽全(《笑傲江湖》),悲戚如阿輝(《喋血街頭》),囂張如太子(《明月照尖東》),搞笑如洪七(《東成西就》),市井如表哥(《金雞》),暴戾如左手(《江湖》),儒雅如耀國(《男人四十》),文藝如班主(《如果愛》),平淡如阿來(《月滿軒尼詩》)。

每一個都跟舞臺上唱歌的歌神大相徑庭,但每一個又都是電影裡的經典角色。

他是演技一直被低估的歌神

如果你看過張學友所有的電影,你會發現每一個角色,都看不到他的影子。像角色而不像演員本身,這難道不是一個演員演技的最高境界?

演遍了各種配角後,他開始搶主角的飯碗,等到了演主角的時候,演配角時積累的經驗已經足夠讓他遊刃有餘了。

2002年,許鞍華那部《男人四十》可謂專為時值四十歲的張學友量身打造,他將一個平凡中年男人經歷婚姻危機的矛盾心理演繹得淋漓盡致,最終憑藉此片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他在片中大受好評,那是他最接近金像獎影帝的一次,可惜那年的影帝最終頒給了堅守十幾年的周星馳。這部戲後,梁朝偉稱讚他:“唱歌能唱到他這麼好的人,再不會有比他更能演戲的。”

2010年,《月滿軒尼詩》讓張學友再次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帝提名,雖然無果,但那個終日沉迷於科幻小說直至41歲仍單身的宅男,倒是被張學友演得惟妙惟肖,沒有這個年齡應有的成熟,又沒有小年輕的幼稚。

人生拿捏恰到好處該有多難,但張學友做到了。

今年,一部《暗色天堂》又為張學友拿到了臺灣金馬獎影帝提名。他在片中與林嘉欣發展禁忌戀,電影劇情一般,節奏拖遝,但多虧了張學友把一個徘徊在道德與情愛界線之中的牧師及公司負責人的角色撐了起來。

也許是他在歌壇上的成就太強了,容易讓人忽視了他的電影表現。

但不想當影帝的歌手不是好演員。他一直對自己的演技十分自信,然而多次提名最佳男主角都未能如願以償,都快要和小李子陪跑奧斯卡的經歷有得一拼了。

因為張學友的工作重心大都在音樂上,所以有人說電影對於他而言只是玩票,但一個人能夠把電影中所有的角色演繹成經典,他又怎麼可能只是玩玩而已。

一個沒有人生故事的人,唱不好情歌;一個情歌唱不好的人,演不了好電影。

我們只記得他有唱不完的經典歌曲,開不完的演唱會,以及不可撼動的歌神地位,但大家都忽視了他在電影當中的成就。

奈何人的一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他把自己更多的時間放在了音樂事業上,要是他把精力多放在電影上一點的話,估計很多影帝獎盃將易主。

當一個人的某一個方面光芒萬丈的時候,其他面很容易被隱藏在陰影下。就因為張學友的演唱事業取得的成就太輝煌了,他在電影中的演技就成了那一塊被遺忘的陰影。如果他的身份沒有歌神光環籠罩,只是一個演員,那估計很多優秀演員將丟掉飯碗。

所以,少了一個影帝張學友,多了一些靠電影討生活的人們,也不壞。

相信至今還有很多人記得他在片中的這個表情,儘管張學友在裡面是個打醬油的,但這個影壇新人卻把那個既衝動又好面子的小弟烏蠅演得如此細緻,風頭甚至蓋過了所有主角。

1993年,在《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中,張學友飾演的洪七公簡單、一根筋,與女神王祖賢的搞笑愛情,與梁朝偉的戲份是本片中的重要橋段,即便是巨星雲集,張學友仍能憑藉其精湛演技搶到足夠多的戲份。

出演電影《江湖》,作為劉德華的小弟左手,張學友從開始的囂張跋扈,到最後服了老大的過程,他演繹出了角色情感的跌宕起伏。就連劉德華都說:“你們覺得我在《江湖》裡面沒有表現,但實際上就是要沒有表現啊,因為我要襯托左手那個角色。”

飾演《笑傲江湖》中的反派配角歐陽全,再次讓張學友贏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當時的張學友把官場中勾心鬥角的那種奸邪,發揮得淋漓盡致。

90年代以前,張學友是典型的男配專業戶,但每一個男配都有他的特點。有人說他演得不如劉德華多,跳得不如郭富城帥,長得不如黎明好看,但是他到底勝在哪裡?

或許正是外形並不突出的原因,張學友演戲從不耍帥賣酷,角色需要怎樣,他就演成怎樣,因此他才能演什麼像什麼——

淒慘如烏蠅(《旺角卡門》),奸佞如歐陽全(《笑傲江湖》),悲戚如阿輝(《喋血街頭》),囂張如太子(《明月照尖東》),搞笑如洪七(《東成西就》),市井如表哥(《金雞》),暴戾如左手(《江湖》),儒雅如耀國(《男人四十》),文藝如班主(《如果愛》),平淡如阿來(《月滿軒尼詩》)。

每一個都跟舞臺上唱歌的歌神大相徑庭,但每一個又都是電影裡的經典角色。

他是演技一直被低估的歌神

如果你看過張學友所有的電影,你會發現每一個角色,都看不到他的影子。像角色而不像演員本身,這難道不是一個演員演技的最高境界?

演遍了各種配角後,他開始搶主角的飯碗,等到了演主角的時候,演配角時積累的經驗已經足夠讓他遊刃有餘了。

2002年,許鞍華那部《男人四十》可謂專為時值四十歲的張學友量身打造,他將一個平凡中年男人經歷婚姻危機的矛盾心理演繹得淋漓盡致,最終憑藉此片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他在片中大受好評,那是他最接近金像獎影帝的一次,可惜那年的影帝最終頒給了堅守十幾年的周星馳。這部戲後,梁朝偉稱讚他:“唱歌能唱到他這麼好的人,再不會有比他更能演戲的。”

2010年,《月滿軒尼詩》讓張學友再次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帝提名,雖然無果,但那個終日沉迷於科幻小說直至41歲仍單身的宅男,倒是被張學友演得惟妙惟肖,沒有這個年齡應有的成熟,又沒有小年輕的幼稚。

人生拿捏恰到好處該有多難,但張學友做到了。

今年,一部《暗色天堂》又為張學友拿到了臺灣金馬獎影帝提名。他在片中與林嘉欣發展禁忌戀,電影劇情一般,節奏拖遝,但多虧了張學友把一個徘徊在道德與情愛界線之中的牧師及公司負責人的角色撐了起來。

也許是他在歌壇上的成就太強了,容易讓人忽視了他的電影表現。

但不想當影帝的歌手不是好演員。他一直對自己的演技十分自信,然而多次提名最佳男主角都未能如願以償,都快要和小李子陪跑奧斯卡的經歷有得一拼了。

因為張學友的工作重心大都在音樂上,所以有人說電影對於他而言只是玩票,但一個人能夠把電影中所有的角色演繹成經典,他又怎麼可能只是玩玩而已。

一個沒有人生故事的人,唱不好情歌;一個情歌唱不好的人,演不了好電影。

我們只記得他有唱不完的經典歌曲,開不完的演唱會,以及不可撼動的歌神地位,但大家都忽視了他在電影當中的成就。

奈何人的一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他把自己更多的時間放在了音樂事業上,要是他把精力多放在電影上一點的話,估計很多影帝獎盃將易主。

當一個人的某一個方面光芒萬丈的時候,其他面很容易被隱藏在陰影下。就因為張學友的演唱事業取得的成就太輝煌了,他在電影中的演技就成了那一塊被遺忘的陰影。如果他的身份沒有歌神光環籠罩,只是一個演員,那估計很多優秀演員將丟掉飯碗。

所以,少了一個影帝張學友,多了一些靠電影討生活的人們,也不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