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3月20日A股市場新聞早餐

一、【3月20日重要財經新聞】:

○國務院:支援東部地區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東北國企改革。

○張高麗: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電力、石油、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工信部:有色金屬行業將由規模擴張轉向優化存量、控制增量。

○工信部部長苗圩:加快大飛機、機器人、車聯網的應用。

○樓市新一輪收緊調控來襲, 北京廣州等多地出臺樓市新政。

○中國核工業集團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策劃戰略重組事宜。

二、【3月20日主要熱點題材】:

○國內工業機器人增速全球前列, 市場前景廣闊

機器人概念股:新時代(002527)、智雲股份(300097)、慈星股份(300307)、雷柏科技(002577)

○人工智慧與大資料相輔相成, 2019年市場規模將接近500億美元

大資料概念股:東方國信(300166)、通鼎互聯(002491)、光環新網(300383)、天璣科技(300245)

○科技進步重塑經濟社會結構, 智慧投顧高勝率可期

智能投顧概念股:恒生電子(600570)、 同花順(300033)、川大智勝(002253)、科大訊飛(002230)

○殺蟲劑漲價致生產企業盈利向好

殺蟲劑概念股:海利爾(603639)、利爾化學(002258)、紅太陽(000525)、江山股份(600389)

○華大基因IPO進程提速, 相關公司受關注

基因概念股:榮之聯(002642)、昌紅科技(300151)、達安基因(002030)、安科生物(300009)

○丙肝病治癒神藥即將上市, 相關相關產業鏈公司

丙肝藥概念股:永太科技(002326)、冠福股份(002102)

三、【3月20日重點消息簡評】:

1. 【華大基因IPO進程提速 相關公司受關注】

------

證監會最新披露的創業板IPO正常審核狀態企業資訊表顯示, 華大基因的IPO排隊序號已經從上周的第65位躍升至目前的第27位。 資訊表顯示, 在華大基因之前, 已經有11家通過發審會審核, 另有1家已上發審會、暫緩表決。 按照目前創業板每週4家發審節奏, 華大基因在一個月左右安排上會的概率大增。

點評:業內表示, 基因檢測行業由萌芽期進入發展期,

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作為最先產業化的方向, 將引領行業快速增長。 據機構預測, 2016年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行業收入增速約為50%, 未來三年預計增速不低於35%, 預計在2022年達到平穩期, 終端市場收入規模約為150億元。 行業龍頭上市, 有望推動基因檢測發展提速, 榮之聯(002642)、昌紅科技(300151)、達安基因(002030)等相關公司受關注。

2. 【丙肝病治癒神藥即將上市 關注相關產業鏈公司】

------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評審中心查詢, 吉立亞科學(GileadSciences, Inc.)的丙肝神藥索非布韋(Sofosbuvir)於3月15日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獲得承辦受理。 業內分析, 根據國家食藥監局相關規定, 索非布韋上市申請將直接納入優先審評, 這意味著該藥在國內上市進度加快。

點評:今年2月,

吉立亞在第26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上公佈了索非布韋治療中國基因1, 2, 3, 6型慢性丙肝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資料, 治癒率最高達100%。 業內認為, 索非布韋是近幾年全球製藥業最亮點之一, 宣佈著丙肝從此可以被治癒, 2015年該藥銷售額已近140億美元。 由於索非布韋市場反響很好, 其上游的關鍵中間體五氟苯酚市場需求巨大, 國內醫企也已開始進行索非布韋的研製、申報工作, 這都將帶動索菲布韋關鍵中間體——五氟苯酚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隨著多款新藥在國內上市, 相關產業鏈公司將直接受益。 永太科技(002326)年產160噸五氟苯酚, 是索非布韋關鍵中間體, 吉立亞是主要客戶。 冠福股份(002102)年產五氟苯酚100噸。

3. 【兩大核電央企戰略重組 助力行業做大做強】

------

中核科技(000777)、中國核電(601985)、中國核建(601611)等公司發佈公告, 其各自的控股股東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正在籌畫戰略重組事宜, 重組方案目前尚未確定。

點評:這兩大央企戰略重組有利於發揮協同效應, 打通上下游。 近年來核電資產整合加速跡象不斷顯現, 如中國電投集團已與國家核電重組, 新成立的國電投2016年資產總額達8661億元。 近期能源局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提出年內計畫開工8台核電機組。 機構預計, 在央企整合、國內新機組開工、核電出海共同加速的推動下, 核電設備將迎來千億級市場空間。

4. 【科技進步重塑經濟社會結構 智慧投顧高勝率可期】

------

在19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理事長樓繼偉表示, 科技進步將加快重塑經濟和社會結構。資訊技術的發展,使得智慧製造會越來越普遍,甚至由於人工智慧、大資料和雲計算的應用,智慧投顧在公開市場投資上以85%的概率戰勝市場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不會太遠。

點評:智慧投顧本質上可視為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具體應用。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智慧投顧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8%,資產管理規模有望突破2.2萬億美元。具備“人工智慧+大資料”深厚壁壘,又遵循合規、審慎發展原則的智慧投顧平臺則有望率先受益。同花順(300033)已推出iFinD智慧投顧;恒生電子(600570)在金融大資料積累方面擁有優勢,正加速佈局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Fintech相關領域。

5. 【供給側改革成效顯現 稀土價格持續上漲】

------

資料顯示,16日輕重稀土價格繼續上漲,氧化鋱報價315萬元-320萬元/噸漲10萬元,金屬鋱報價415萬元-420萬元/噸漲10萬元。輕稀土方面,鐠釹產品集體漲價,氧化鐠釹報價28萬元-28.5萬元/噸漲0.2萬元,金屬鐠釹報價36萬元-36.5萬元/噸漲0.2萬元,今年以來漲幅近10%。

點評: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在開採控制、行業准入、戰略儲備、打黑整治等多方面對稀土行業實施嚴格管理,稀土產業正式進入供給側改革。去年底起,工信部組織八部門聯合開展的打擊稀土違法違規專項行動在全國各地陸續推進,收儲也同步穩步實施,節後補庫存需求疊加,年後稀土價格出現小幅上漲。根據工信部的打黑專項行動的部署,2017年3月份將完成專項核查,行業整頓或將隨後開展,疊加環保督查的陸續開展,稀土的供給有望出現收縮,稀土價格上漲或持續。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盛和資源(600392)、廣晟有色(600259)。

6. 【全球庫存進一步減少 天然橡膠供不應求】

------

據行業諮詢機構Rubber Economist消息,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將不足以滿足需求,全球庫存料進一步減少,天然橡膠的替代品合成橡膠的產量過去三年都無法滿足需求,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預計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不足1160萬噸,消費量1250萬噸;2017年產量不足1200萬噸,消費量有望突破1260萬噸甚至更多。

點評:業內人士認為,由於近5年膠價連續下跌,割膠積極性越來越低迷,新膠的資源越來越少,但是橡膠需求卻沒有減少,所以供不應求是必然的。經過六年的價格下行,在油價抬升和中國輪胎生產呈現復蘇態勢下,2017年天然橡膠價格確定性向上。在橡膠期貨價格上漲的帶動下,橡膠生產企業業績也正在逐步扭虧。海南橡膠(601118)預計2016年業績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4700萬-6900萬元。而2015年公司虧損高達9.89億元。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企業。

科技進步將加快重塑經濟和社會結構。資訊技術的發展,使得智慧製造會越來越普遍,甚至由於人工智慧、大資料和雲計算的應用,智慧投顧在公開市場投資上以85%的概率戰勝市場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不會太遠。

點評:智慧投顧本質上可視為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具體應用。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智慧投顧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8%,資產管理規模有望突破2.2萬億美元。具備“人工智慧+大資料”深厚壁壘,又遵循合規、審慎發展原則的智慧投顧平臺則有望率先受益。同花順(300033)已推出iFinD智慧投顧;恒生電子(600570)在金融大資料積累方面擁有優勢,正加速佈局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Fintech相關領域。

5. 【供給側改革成效顯現 稀土價格持續上漲】

------

資料顯示,16日輕重稀土價格繼續上漲,氧化鋱報價315萬元-320萬元/噸漲10萬元,金屬鋱報價415萬元-420萬元/噸漲10萬元。輕稀土方面,鐠釹產品集體漲價,氧化鐠釹報價28萬元-28.5萬元/噸漲0.2萬元,金屬鐠釹報價36萬元-36.5萬元/噸漲0.2萬元,今年以來漲幅近10%。

點評: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在開採控制、行業准入、戰略儲備、打黑整治等多方面對稀土行業實施嚴格管理,稀土產業正式進入供給側改革。去年底起,工信部組織八部門聯合開展的打擊稀土違法違規專項行動在全國各地陸續推進,收儲也同步穩步實施,節後補庫存需求疊加,年後稀土價格出現小幅上漲。根據工信部的打黑專項行動的部署,2017年3月份將完成專項核查,行業整頓或將隨後開展,疊加環保督查的陸續開展,稀土的供給有望出現收縮,稀土價格上漲或持續。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盛和資源(600392)、廣晟有色(600259)。

6. 【全球庫存進一步減少 天然橡膠供不應求】

------

據行業諮詢機構Rubber Economist消息,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將不足以滿足需求,全球庫存料進一步減少,天然橡膠的替代品合成橡膠的產量過去三年都無法滿足需求,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預計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不足1160萬噸,消費量1250萬噸;2017年產量不足1200萬噸,消費量有望突破1260萬噸甚至更多。

點評:業內人士認為,由於近5年膠價連續下跌,割膠積極性越來越低迷,新膠的資源越來越少,但是橡膠需求卻沒有減少,所以供不應求是必然的。經過六年的價格下行,在油價抬升和中國輪胎生產呈現復蘇態勢下,2017年天然橡膠價格確定性向上。在橡膠期貨價格上漲的帶動下,橡膠生產企業業績也正在逐步扭虧。海南橡膠(601118)預計2016年業績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4700萬-6900萬元。而2015年公司虧損高達9.89億元。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企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