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818有趣的電影譯名

曾經有人拿了幾部片子來到小編面前, 問我看沒看過, 原本自信滿滿的小編在拜讀了片名之後發現竟然都沒看過, 真是孤落寡聞了。

可當看到電影海報之後, 小編就懵了。

原來他們還有著這樣的翻譯?!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來分享幾個有意思的電影譯名

首當其衝的就是這部《怪獸與它們的產地》。

乍一聽就和養殖場宣傳片是的, 畢竟不是誰都能夠將《神奇動物在哪裡》翻譯得這麼僵硬, 和推銷商品是的。

然後就是這部老少鹹宜的作品《瘋狂動物城》, 港譯為《優獸(諧音“秀”)大都會》, 如此生搬硬套, 實在是少點文采了吧。 無獨有偶, 臺灣也諧音譯為《動物方城市(方程式)》, 方程式我懂, 但方城市又是個什麼鬼?

再說說鄰國的影片《屍速列車》, 看完懵不懵, 你就說懵不懵!其實這就是《釜山行》啦。

台譯:屍速列車

僵屍:我們有那麼快?

港譯:屍殺列車

想玩廝殺的諧音, 但效果就像僵屍:兄弟們啃那輛列車, 礦物質多。

好了, 說完了坑爹的國外電影中文譯名, 那麼中國電影的英文譯名又是怎樣的呢?

我已經看到你們期待的眼神了。

比起國外電影中文譯名, 中國電影的英文譯名更加有趣了。

《尋龍訣》翻譯成了Mojin-The Lost Legend.

The Lost Legend(失落的傳說)還可以理解,但這個Mojin是啥意思啊,一細琢磨發現,原來就是“摸金”的中文拼音呀。

也有翻譯的不但省事還很有味道的例子,例如張藝謀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直譯的。

《一個都不能少》翻譯成Not One Less,《活著》翻譯成To Live,《紅高粱》翻譯成Red Sorghum.

一目了然,又沒有丟掉電影原名的意義。

不過很多時候直譯也並非全適用,比如至今仍是美國外語片票房第一的《臥虎藏龍》。如果硬來的話就是C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好尷尬,不知道歪果仁會怎麼來理解。

這些只是開胃菜,還有一些翻譯的更離譜的作品,如《霸王別姬》,英文名卻翻譯成了Farewell My Concubine(別了,我的妾)。這就像漏氣的皮球一樣,奔著三流小言的格調就去了。

還有一部經典港片《大話西遊》,它意譯的英文名竟然是A Chinese Odyssey(中國奧德賽)。

奧德賽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史詩作品之一,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極高。但是西遊記和奧德賽畢竟是兩回事,就好比拿國外的影片和中國的作品強加在一起,比如《美國紅樓夢》,《法國水滸傳》,看著不彆扭嘛?

看了這麼多經典例子,小編不禁腦洞大開,想到了我們烽雲影業的幾部影片,最新殺青的季播劇《南北兄弟》,如果直譯的話也能表達意思。那《狗眼看陰陽》呢?於是小編點開了百度翻譯,我們先看看直譯會給出什麼答案。

這是什麼鬼?

The Lost Legend(失落的傳說)還可以理解,但這個Mojin是啥意思啊,一細琢磨發現,原來就是“摸金”的中文拼音呀。

也有翻譯的不但省事還很有味道的例子,例如張藝謀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直譯的。

《一個都不能少》翻譯成Not One Less,《活著》翻譯成To Live,《紅高粱》翻譯成Red Sorghum.

一目了然,又沒有丟掉電影原名的意義。

不過很多時候直譯也並非全適用,比如至今仍是美國外語片票房第一的《臥虎藏龍》。如果硬來的話就是C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好尷尬,不知道歪果仁會怎麼來理解。

這些只是開胃菜,還有一些翻譯的更離譜的作品,如《霸王別姬》,英文名卻翻譯成了Farewell My Concubine(別了,我的妾)。這就像漏氣的皮球一樣,奔著三流小言的格調就去了。

還有一部經典港片《大話西遊》,它意譯的英文名竟然是A Chinese Odyssey(中國奧德賽)。

奧德賽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史詩作品之一,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極高。但是西遊記和奧德賽畢竟是兩回事,就好比拿國外的影片和中國的作品強加在一起,比如《美國紅樓夢》,《法國水滸傳》,看著不彆扭嘛?

看了這麼多經典例子,小編不禁腦洞大開,想到了我們烽雲影業的幾部影片,最新殺青的季播劇《南北兄弟》,如果直譯的話也能表達意思。那《狗眼看陰陽》呢?於是小編點開了百度翻譯,我們先看看直譯會給出什麼答案。

這是什麼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