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年銷10億元的面膜大王,為何領跑多年後業績卻不再“美麗”?

文 | 本刊記者 史亞娟

“停下來, 享受美麗”, 還記得這句充滿人文氣息的廣告語嗎?伴隨溫婉旋律、唯美畫面, 美即面膜宣導的“讓女性在疲憊中享受一刻放鬆”的情感訴求,

不知俘獲了多少女性芳心。

如今這個曾經年銷10億元的“面膜大王”, 領跑多年後的業績卻不再“美麗”——歐萊雅2016年財報顯示:受累于集團2013年全資收購“美即”品牌的業績急速下滑, 歐萊雅亞太區增速明顯放緩。 來自《化妝品財經線上》分析稱, 美即2016 年回款不足2 億元, 較2012年巔峰期營收13.53億元, 暴跌90%。

《中外管理》記者走訪沃爾瑪、屈臣氏、超市發等多家零售終端發現:美即品牌在面膜區擺放並不顯眼, 導購透露美即新品中“冰泉補水”銷量還可以, 但競爭力明顯弱于一葉子、韓束等, 且膜體偏厚, 遠不如蠶絲材質受歡迎。

當記者在嬌蘭佳人, 詢問美即“原生潤、流金絲語、繽紛”等新品時, 感到店員並不情願推銷, 而是徑直引向日韓品牌;而部分化妝品專營店更難見美即蹤跡, 理由是其給予專營店的折扣越來越低, 加之線上線下價格不一, 消費者對美即品牌信任度不斷走低。

一直被歐萊雅寄予厚望的美即怎麼了?導致其業績“滑鐵盧”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

勇者名媛, 煽動女性消費

美即誕生於2003年, 創始人佘雨原最初將其定位中高端, 但很快發現“5片裝, 定價70-80元”銷售模式, 難在玉蘭油、蘭寇等國際品牌把控的百貨管道突圍。 專櫃受挫後, 美即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將自身定位於“大眾快消品領域的休閒美容新品類”。

2005年, 佘雨原從包裝入手, 開創單片銷售模式(後成行業主流模式), 調整價格打入屈臣氏, 將美即變成真正的“快消品”。

2009年, 美即佔領面膜市場15%份額, 連續5年蟬聯面膜銷量桂冠。 “停下來, 享受美麗”, 一時廣告遍佈地鐵、電視、網路, 有別於常規面膜對產品功能的單一傳播, 美即宣導品質生活的“女性休閒主義”, 更易打造品牌忠誠度。

2010年, 美即在香港上市, 超額認購784倍, 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

上市後兩年更是步入巔峰期——據AC尼爾森資料顯示, 2011年美即營收9.57億港元, 2012年營收13.49億港元, 同比增長41%, 利潤2.05億港元, 在國內面膜市場份額攀升至26.4%, 成為面膜行業當之無愧的“時尚名媛”。

“美即的步步為營, 是一個爭奪消費者心智的過程”。 時任美即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良哲認為, 面膜作為一種化妝品品類早已存在, 而美即卻賦予了它一種全新內涵:先是將面膜當作“快消品”打造, 憑藉實惠價格和產品多樣性(巔峰時涵蓋13個SKU的170種產品), 為消費者提供了充足選擇空間;再把美即與“休閒”、“體驗”及“放鬆”等消費者內在需求緊密關聯, 讓“停下來, 享受美麗”價值主張, 滲透至女性生活環境中, 強化品牌認知。 “要知道一個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絕非簡單功能需求, 而是要引起感情共鳴!”劉良哲強調。

━━━━━

豪門夢碎:在這場“王朝更替”的戰爭中, 美即錯失了什麼?

如同電影裡的愛情橋段, 出身平民的名媛, 被位高權重的男子喜愛, 於是滿懷憧憬, 勇赴豪門。 2013年8月, 美即被歐萊雅以63.58億元全資收購。 彼時,這個創立十年的“面膜翹楚”,業績依然堅挺。資料顯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美即業績巔峰期,年銷售回款高達16.9億港元。

佘雨原也曾表達出售美即的初衷:“和很多國貨一樣,美即雖擁有不錯現金流,但苦於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轉化成科技力量,我希望歐萊雅這樣的巨頭能給美即注入新生力。”

事實上,歐萊雅對美即的改造的確不遺餘力。先是將美即市場及行銷部併入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管理,升級美即品牌形象,如提出“面膜哲學”、成立面膜專研中心;隨後又相繼推出原生潤、流金絲語、繽紛和黑酵力等系列新品……但這一切卻不能阻止美即影響力的下滑之勢。

“自2014年歐萊雅正式完成收購美即交易以來,美即遭受了外部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壓力。”歐萊雅集團總裁安鞏在發佈2016年年中報時曾發出如是感慨——美即2016上半財年減值虧損已達15.796億元。

梳理可知,美即誕生時,市面上總共只有十幾種面膜品牌,競爭壓力小。而當2014年美即逐步暗淡時,後來者發力不斷:韓系品牌麗得姿、美迪惠爾、SNP等長期霸佔淘寶面膜榜單前十。國產品牌禦泥坊、膜法世家等淘品牌也開始拓展線下;一葉子和韓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超過470%。

那麼,在這場“王朝更替”的戰爭中,美即錯失了什麼?

正是在歐萊雅大張旗鼓改造美即的2014年,微商面膜,這個市場“攪局者”成為最火品類,但隨其品質問題的多頻曝光,引發的消費恐慌成為行業集體面臨的“大考”。恰逢其時的是,針劑、藥丸面膜順應消費者“安全”訴求,如森田主打玻尿酸成分,美迪惠爾提出美容針劑概念等。對比“外嫁豪門”的美即,卻沒有及時洞察彼時消費者早已從日益膨脹的“自我共鳴”,過渡至“細分價值”訴求;終在以上諸多細分功能品牌的“圍剿”下,逐步失去原有品牌效力。

━━━━━

管道之殤:線上成績看似美好,線下卻陷入“價格混戰”

安鞏所謂的“競爭”,除指更多競爭對手外,還有複雜多變的中國管道環境。

為順應歐萊雅“管道下沉”政策,美即2014年開始重點開闢化妝品專營店管道,同步發力電商。當年美即電商銷售額一舉突破1千萬元,創2014面膜“雙十一”銷量冠軍。

線上成績看似美好,線下卻陷入“價格混戰”。

“當紅時期的美即一直是全管道發展,KA、屈臣氏都可占到一定份額,價格管控相對到位;但隨電商、微商管道爆紅,美即不僅未及時抓住管道紅利,反而做亂了價格。”某前美即品牌代理商表示,原價10元的美即產品在天貓店上僅賣6.9元;化妝品專營管道拿貨折扣在4.3折到5折,與一般國貨護膚品相差無幾;但因線上價格衝擊及專營店間彼此競爭,美即基本都以5折銷售,專營店利潤微薄。

“以前打9折銷售,現在要隨大流‘買一送一’”上述代理商說,“美即也是首個把產品鋪貨至名創優品的品牌。名創優品素以低價取勝,這說明美即吸客能力在下降,代理商因利潤無法保障自然會放棄代理權。”

此消彼長,這反而給了一葉子、韓後等本土大眾品牌及禦泥坊等“淘品牌”快速上升的機會。與美即相反,以上本土品牌極其重視銷售管道建設,會拿出極高利潤比例給分銷商,專營店也自然樂意重點推薦利潤更高品牌。

“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新形態、新功效、新品牌湧入,美即品牌效力被不斷削弱,而失去消費者心中必買的‘品牌力’,明星品牌也會被取代。”日化行業觀察員趙向暉解釋,最直接影響品牌力的因素是出身管道。“歐萊雅誕生於百貨,在消費者心中有影響力,管道下沉至專營店仍能生存;美即誕生于商超,在國人心中比歐萊雅低一籌。”

━━━━━

未來之路:發力社群,才能重整旗鼓?

2017年2月,歐萊雅公佈2016年財報:歐萊雅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增長明顯放緩,全年增長3.6%,遠低於拉丁美洲及東歐地區。尤其在中國業務中,消費者產品部門受累於美即艱難處境及分銷管道調整,整體放緩。

由此分析當下外界最關心的,莫過於歐萊雅對美即的未來取捨。

對於眾媒體關於美即業績及未來發展的質詢,歐萊雅官方回復一致:作為上市公司,歐萊雅不透露旗下子品牌於當地市場的表現;儘管近幾年中國面膜市場競爭激烈,但歐萊雅仍將以強大科研力量,幫助美即穩固中國市場“第一面膜”地位。

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對外交流副總裁Jean-DominiqueTortil,在接受《化妝品財經線上》採訪時則透露了集團層面對美即的規劃——“歐萊雅旗下並非所有品牌都要成為全球性品牌。對美即這個收購品牌,目前計畫只在中國市場銷售,但美即帶來的面膜布技術將在其他品牌中應用。”

記者留意到,2016年10月歐萊雅在中國市場推出男士面膜,實現了品牌產品線的進一步延伸。顯然,歐萊雅集團層面對美即背後資源的優化利用,才剛剛開始。

對此某業內人士分析,本土品牌與外資合作固然意義重大,但應避免淪為替人打工的低端形象,甚至讓自身品牌從市面徹底消失。對美即來說,背靠歐萊雅這棵“大樹”,需結合巨頭優勢和本土特點適應市場變局。比如互聯網對日化產品巨大衝擊,海淘、全球購趨於成熟,美即在發揮電商管道優勢基礎上,不妨進一步發力社群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佘雨原被曝於2016年4月離職美即。儘管意料之中,但離開創始人的美即,已全然成為一個外資思維運作的品牌。

縱觀日化行業,前有小護士、丁家宜等本土品牌,全部在外資整合不利後淪為助其打開中國市場的“工具”,最終被雪藏、銷聲匿跡。美即未來能否真如歐萊雅承諾的那樣,可以重振國產面膜“第一品牌”的雄風?拭目以待!

彼時,這個創立十年的“面膜翹楚”,業績依然堅挺。資料顯示,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美即業績巔峰期,年銷售回款高達16.9億港元。

佘雨原也曾表達出售美即的初衷:“和很多國貨一樣,美即雖擁有不錯現金流,但苦於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轉化成科技力量,我希望歐萊雅這樣的巨頭能給美即注入新生力。”

事實上,歐萊雅對美即的改造的確不遺餘力。先是將美即市場及行銷部併入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管理,升級美即品牌形象,如提出“面膜哲學”、成立面膜專研中心;隨後又相繼推出原生潤、流金絲語、繽紛和黑酵力等系列新品……但這一切卻不能阻止美即影響力的下滑之勢。

“自2014年歐萊雅正式完成收購美即交易以來,美即遭受了外部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壓力。”歐萊雅集團總裁安鞏在發佈2016年年中報時曾發出如是感慨——美即2016上半財年減值虧損已達15.796億元。

梳理可知,美即誕生時,市面上總共只有十幾種面膜品牌,競爭壓力小。而當2014年美即逐步暗淡時,後來者發力不斷:韓系品牌麗得姿、美迪惠爾、SNP等長期霸佔淘寶面膜榜單前十。國產品牌禦泥坊、膜法世家等淘品牌也開始拓展線下;一葉子和韓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超過470%。

那麼,在這場“王朝更替”的戰爭中,美即錯失了什麼?

正是在歐萊雅大張旗鼓改造美即的2014年,微商面膜,這個市場“攪局者”成為最火品類,但隨其品質問題的多頻曝光,引發的消費恐慌成為行業集體面臨的“大考”。恰逢其時的是,針劑、藥丸面膜順應消費者“安全”訴求,如森田主打玻尿酸成分,美迪惠爾提出美容針劑概念等。對比“外嫁豪門”的美即,卻沒有及時洞察彼時消費者早已從日益膨脹的“自我共鳴”,過渡至“細分價值”訴求;終在以上諸多細分功能品牌的“圍剿”下,逐步失去原有品牌效力。

━━━━━

管道之殤:線上成績看似美好,線下卻陷入“價格混戰”

安鞏所謂的“競爭”,除指更多競爭對手外,還有複雜多變的中國管道環境。

為順應歐萊雅“管道下沉”政策,美即2014年開始重點開闢化妝品專營店管道,同步發力電商。當年美即電商銷售額一舉突破1千萬元,創2014面膜“雙十一”銷量冠軍。

線上成績看似美好,線下卻陷入“價格混戰”。

“當紅時期的美即一直是全管道發展,KA、屈臣氏都可占到一定份額,價格管控相對到位;但隨電商、微商管道爆紅,美即不僅未及時抓住管道紅利,反而做亂了價格。”某前美即品牌代理商表示,原價10元的美即產品在天貓店上僅賣6.9元;化妝品專營管道拿貨折扣在4.3折到5折,與一般國貨護膚品相差無幾;但因線上價格衝擊及專營店間彼此競爭,美即基本都以5折銷售,專營店利潤微薄。

“以前打9折銷售,現在要隨大流‘買一送一’”上述代理商說,“美即也是首個把產品鋪貨至名創優品的品牌。名創優品素以低價取勝,這說明美即吸客能力在下降,代理商因利潤無法保障自然會放棄代理權。”

此消彼長,這反而給了一葉子、韓後等本土大眾品牌及禦泥坊等“淘品牌”快速上升的機會。與美即相反,以上本土品牌極其重視銷售管道建設,會拿出極高利潤比例給分銷商,專營店也自然樂意重點推薦利潤更高品牌。

“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新形態、新功效、新品牌湧入,美即品牌效力被不斷削弱,而失去消費者心中必買的‘品牌力’,明星品牌也會被取代。”日化行業觀察員趙向暉解釋,最直接影響品牌力的因素是出身管道。“歐萊雅誕生於百貨,在消費者心中有影響力,管道下沉至專營店仍能生存;美即誕生于商超,在國人心中比歐萊雅低一籌。”

━━━━━

未來之路:發力社群,才能重整旗鼓?

2017年2月,歐萊雅公佈2016年財報:歐萊雅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增長明顯放緩,全年增長3.6%,遠低於拉丁美洲及東歐地區。尤其在中國業務中,消費者產品部門受累於美即艱難處境及分銷管道調整,整體放緩。

由此分析當下外界最關心的,莫過於歐萊雅對美即的未來取捨。

對於眾媒體關於美即業績及未來發展的質詢,歐萊雅官方回復一致:作為上市公司,歐萊雅不透露旗下子品牌於當地市場的表現;儘管近幾年中國面膜市場競爭激烈,但歐萊雅仍將以強大科研力量,幫助美即穩固中國市場“第一面膜”地位。

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對外交流副總裁Jean-DominiqueTortil,在接受《化妝品財經線上》採訪時則透露了集團層面對美即的規劃——“歐萊雅旗下並非所有品牌都要成為全球性品牌。對美即這個收購品牌,目前計畫只在中國市場銷售,但美即帶來的面膜布技術將在其他品牌中應用。”

記者留意到,2016年10月歐萊雅在中國市場推出男士面膜,實現了品牌產品線的進一步延伸。顯然,歐萊雅集團層面對美即背後資源的優化利用,才剛剛開始。

對此某業內人士分析,本土品牌與外資合作固然意義重大,但應避免淪為替人打工的低端形象,甚至讓自身品牌從市面徹底消失。對美即來說,背靠歐萊雅這棵“大樹”,需結合巨頭優勢和本土特點適應市場變局。比如互聯網對日化產品巨大衝擊,海淘、全球購趨於成熟,美即在發揮電商管道優勢基礎上,不妨進一步發力社群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佘雨原被曝於2016年4月離職美即。儘管意料之中,但離開創始人的美即,已全然成為一個外資思維運作的品牌。

縱觀日化行業,前有小護士、丁家宜等本土品牌,全部在外資整合不利後淪為助其打開中國市場的“工具”,最終被雪藏、銷聲匿跡。美即未來能否真如歐萊雅承諾的那樣,可以重振國產面膜“第一品牌”的雄風?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