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人旅遊二三事

古人的“旅”和“遊”是相互獨立的, 兩個不同的概念。 “旅”字指經商的人, 或客棧、驛館, 或旅行的人, 而“遊”字則更近于今天人們常說的遊覽之流的活動, 如《詩經》中“駕言出遊, 以寫我憂”, 就是這個意思。

第一個把“旅遊”兩字連起來的人是南朝沈約, 他在其《悲哉行》中寫下了“旅遊媚年春, 年春媚遊人”的詩句——這裡的旅遊二字, 與現代意義大體上已無二致。 唐代時, 沈約對“旅遊”的“定義”已廣泛為人們所接受, 如韋應物在其《送姚孫還河中》中提到, “上國旅遊罷, 故園生事微, 風塵滿路起, 行人何處歸”, 便是明證。

陸遊有詩雲:“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過劍門。 ”古人幾乎無所謂交通的概念, 出行全仗著兩條腿, 有條件一些的人騎驢, 當然, 也有騎馬和坐船的, 但總體而言, 出遊是一件艱辛難數的“征程”。 既然處於交通極不發達的時期, 那麼, 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熱衷於出遊呢?一為謀生,

二是遊學、訪求名士, 最後才是環境所迫。

在古代, 活躍在旅途上的, 大多是文人、名士, 或者是商人, 普通人家遠遊的也有, 但只占極少部分, 大部分人除了服役或是天災人禍, 是不會離家遠行的。

範蠡有訓, 曰“士農工商, 國之石民也”, 這四者中, 商者地位被排在了最後,

既不及工人, 也不及農戶, 社會地位低下。 加之商人之中少有才華出眾和在詩文之上有卓越建樹者, 所以商人在旅者之中的記載並不多見, 最多白居易在送別友人之時遇到了個“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紅樓歌妓, 《琵琶行》字裡行間, 雖有感時傷懷, 卻也透著對商人的鄙視。

因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方式, 官員多半也算半個詩人, 在民間, 又總有士子、詩人雄心勃勃地走上旅途, 這裡面比較典型的就有李白等一干人, 雖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出發點與普通才子不同, 但其心與他人實無二致。

詩人走在路上, 多有詩興大發的時候, 文人踏上旅途, 常有文思敏捷的時節, 否則也不會有泰山“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也不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所以, 在“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的揚州城“嫵媚”的城牆之下, 流連著的, 多是詩者、文人的身影, 那所謂“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的壯麗景象, 流傳了千餘年的唐代之音, 不過是王維的一紙遊記罷了。

唐代流傳下來的詩篇裡, “遊記”占了很大一部分, 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人中, 幾乎都是寫遊記的種子選手, 似“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又有“芍藥花殘布穀啼, 雞閑犬臥閉疏籬。 老農荷鍤歸來晚, 共說南山雨一犁”, 都是那滾滾的時空裡不絕於耳的時代之音。

如此看來, 其實沒有飛機、動車的旅遊也不是很壞的事情。 他們足夠慢, 可以靜下心來整理心緒, 可以盡情地享受山水的環抱。 在經過山水一番滌蕩後, 詩人掩藏在胸中的一腔抱負一朝噴發出來, 這聲音才能繞梁三日而不息。 今人明顯沒有了這個條件, 我們太快, 所以沒有時間來整理自己。 雖然在發展上壓了古人一頭, 卻很難有深遂的文藝傳下去。

當然,古來文人出遊也有迫不得已的。這一般來自上方的壓力,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是遭遇了所謂“大赦”,否則,敢回來是要掉腦袋的,又如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這近萬里路,那是游也得游,不能游得創造條件去“遊”。

有了旅行的意志,實施起來還是有難度的。現在,我們來看看古人在旅行時要做的準備。首先需要準備的就是銀子,人們常說“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這個道理于出門遠遊上來講更是如此。人們遠遊的足跡,大多遍佈於名山大川,旅行路上的衣食住行,都是問題。這些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便是錢。那麼問題來了,古人旅行有沒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呢?答案是肯定的,雖說“衣食住行,衣為先”,吃喝拉撒卻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古人出遠門,多要帶個“虎子”。何謂虎子?尿壺!

古人出行,銀子可以少點,虎子卻是必備一隻的,錢可以再掙,但人有三急卻是等不得的。

在古代,茅房是大戶人家才能配備的,一般人無力也沒有必要去費力做這事。這也就導致了茅房稀少的局面,一般的客棧也是沒有茅房的。如果沒有食物,可以在路途中摘些水果,也可以就近向人討一些,再慘些就找間寺院討點粥喝,絕不至於餓死。但若是內急,白天倒也好說,到了夜晚,身居客棧只怕難以自處。

旅行時,行者還得帶把刀。古人出遊,多半是訪那些名山大川,而在那些時候,多如原始森林一般,人跡罕至,帶把刀,一來除掉路上難以通行的障礙,二來也是防身所需,再不濟,也得帶把鋤頭上去。當然了,既然是文人,去旅遊自然也少不了“標配”的文房四寶,上了廬山,如果不發發詩興,還叫什麼文人?

出門旅行,搞得像野人一樣,恐怕有辱斯文吧?自然得帶洗漱用具,得多帶幾套衣服,帶了衣服,又得帶洗衣的用具。

名山大川之中,雖然有雄偉壯麗的風景,卻也有其陰暗幽深之處,難免會有一些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跑出來,諸如蛇類、蜈蚣等毒物,又或者意外受傷,這個時候便需要處理,所以一些簡單的藥物,也是古時“驢友”必備的東西。

在野外時,不能期望天一直亮著,也不能期望自己剛好能夠在天黑前出山,或是確定自己一定不會迷路,所以,油筒、火摺子、地圖之流也是不可少的。若經過了一天的折騰,還有閒情逸致品茶下棋,還會帶些茶葉、茶具、棋具等物。

要發詩興,肚子空空的估計發起來也不算暢快,自然得帶點炊具……這樣來看,古人要去旅行,這一身裝備的重量恐怕不亞于現代全副武裝的特種兵了,戰國思想家荀子曾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看來想要知道天高地厚,還得有特種兵的體魄才行。

明代的徐霞客,幾乎一生都在名山大川之中流連,他對自然的熱愛近乎發癡。黃山大雪,山上僧人皆被困住,難以下山,但就愣是爬了上去,“從左上,石峰環夾,其中石級為積雪所平,一望如玉……,數裡,級愈峻,雪愈深,其陰處凍雪成冰,堅滑不容著趾。餘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後趾”,以上記述,出自《徐霞客遊記》,所記實為驚險萬分,而其中驚險之處絕不只此一處,其毅力之堅韌,世所罕見。

我們不知道徐霞客被困在沙漠中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著什麼,但相信他不會因追求自然的一生後悔,他當是面帶微笑地告別漫天狂沙後融入了大地的懷抱。

相對于這些追尋自然的人,也有些人為了追求前途而不得不遠遊。隋代創造了中國前所未有的選拔官員的制度,開科取士。古來進京趕考的人絡繹不絕,相對于京師本地人而言,遠方的寒門學子自然要艱難了許多,常要跋涉數月之久。一般能夠進京趕考的學子,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大多能夠讀懂山的壯闊、水的柔情,也有不少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

長時間在外的人,雖然有山水的壯麗相伴,但多半還是要起思鄉之意,如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裡的鄉音恐怕不是指自己,而是指家鄉與記憶中沒有相差,由此可見其思切之深,正所謂是“人生遠遊固雲樂,何似在家常看山”。

當然,古來文人出遊也有迫不得已的。這一般來自上方的壓力,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是遭遇了所謂“大赦”,否則,敢回來是要掉腦袋的,又如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這近萬里路,那是游也得游,不能游得創造條件去“遊”。

有了旅行的意志,實施起來還是有難度的。現在,我們來看看古人在旅行時要做的準備。首先需要準備的就是銀子,人們常說“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這個道理于出門遠遊上來講更是如此。人們遠遊的足跡,大多遍佈於名山大川,旅行路上的衣食住行,都是問題。這些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便是錢。那麼問題來了,古人旅行有沒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呢?答案是肯定的,雖說“衣食住行,衣為先”,吃喝拉撒卻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古人出遠門,多要帶個“虎子”。何謂虎子?尿壺!

古人出行,銀子可以少點,虎子卻是必備一隻的,錢可以再掙,但人有三急卻是等不得的。

在古代,茅房是大戶人家才能配備的,一般人無力也沒有必要去費力做這事。這也就導致了茅房稀少的局面,一般的客棧也是沒有茅房的。如果沒有食物,可以在路途中摘些水果,也可以就近向人討一些,再慘些就找間寺院討點粥喝,絕不至於餓死。但若是內急,白天倒也好說,到了夜晚,身居客棧只怕難以自處。

旅行時,行者還得帶把刀。古人出遊,多半是訪那些名山大川,而在那些時候,多如原始森林一般,人跡罕至,帶把刀,一來除掉路上難以通行的障礙,二來也是防身所需,再不濟,也得帶把鋤頭上去。當然了,既然是文人,去旅遊自然也少不了“標配”的文房四寶,上了廬山,如果不發發詩興,還叫什麼文人?

出門旅行,搞得像野人一樣,恐怕有辱斯文吧?自然得帶洗漱用具,得多帶幾套衣服,帶了衣服,又得帶洗衣的用具。

名山大川之中,雖然有雄偉壯麗的風景,卻也有其陰暗幽深之處,難免會有一些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跑出來,諸如蛇類、蜈蚣等毒物,又或者意外受傷,這個時候便需要處理,所以一些簡單的藥物,也是古時“驢友”必備的東西。

在野外時,不能期望天一直亮著,也不能期望自己剛好能夠在天黑前出山,或是確定自己一定不會迷路,所以,油筒、火摺子、地圖之流也是不可少的。若經過了一天的折騰,還有閒情逸致品茶下棋,還會帶些茶葉、茶具、棋具等物。

要發詩興,肚子空空的估計發起來也不算暢快,自然得帶點炊具……這樣來看,古人要去旅行,這一身裝備的重量恐怕不亞于現代全副武裝的特種兵了,戰國思想家荀子曾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看來想要知道天高地厚,還得有特種兵的體魄才行。

明代的徐霞客,幾乎一生都在名山大川之中流連,他對自然的熱愛近乎發癡。黃山大雪,山上僧人皆被困住,難以下山,但就愣是爬了上去,“從左上,石峰環夾,其中石級為積雪所平,一望如玉……,數裡,級愈峻,雪愈深,其陰處凍雪成冰,堅滑不容著趾。餘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後趾”,以上記述,出自《徐霞客遊記》,所記實為驚險萬分,而其中驚險之處絕不只此一處,其毅力之堅韌,世所罕見。

我們不知道徐霞客被困在沙漠中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著什麼,但相信他不會因追求自然的一生後悔,他當是面帶微笑地告別漫天狂沙後融入了大地的懷抱。

相對于這些追尋自然的人,也有些人為了追求前途而不得不遠遊。隋代創造了中國前所未有的選拔官員的制度,開科取士。古來進京趕考的人絡繹不絕,相對于京師本地人而言,遠方的寒門學子自然要艱難了許多,常要跋涉數月之久。一般能夠進京趕考的學子,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大多能夠讀懂山的壯闊、水的柔情,也有不少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

長時間在外的人,雖然有山水的壯麗相伴,但多半還是要起思鄉之意,如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裡的鄉音恐怕不是指自己,而是指家鄉與記憶中沒有相差,由此可見其思切之深,正所謂是“人生遠遊固雲樂,何似在家常看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