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宏觀調控須特別注重預期管理

觀點新聞

本報北京訊 預期是影響市場主體經濟決策的基本要素, 也是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需要關注的核心變數。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進入轉型期, 體制層面、政策層面和經濟運行層面的變化相疊加, 迫切需要在宏觀調控和風險防範中加強和完善市場預期管理。

今日本報刊發的 《宏觀調控預期管理:現狀、問題和政策建議》一文指出, 我國預期管理在理論、制度和實踐層面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預期管理研究落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 原因在於:經濟發展目標多元化, 使我國預期管理與發達市場國家存在差異;經濟內在結構快速變化,

使建立預期管理理論的難度加大;部分經濟主體行為仍未充分市場化, 使得相關理論在中國適用性受限;經濟主管部門職能結構與發達經濟體存在差異。

二是預期管理制度體系仍有待完善。 經濟總體目標和政策安排的資訊發佈較為規範, 但經濟主管部門資訊發佈內容和規範程度不一, 與市場溝通協調不足, 服務意識仍須進一步加強。

三是預期管理的金融和市場工具仍有限。

此外, 由於協調不足, 宏觀經濟管理部門間存在發佈資訊資料不一致的情況。

文章建議, 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仍在進一步推進, 從發達國家經驗看, 厘清部門預期管理職能、建立完善制度、加強市場溝通、增加決策過程透明度,

是各國普遍遵守的原則。 加強和完善預期管理, 須立足國情吸收國際先進經驗、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構建宏觀調控預期管理的制度化體系。 二是加強與市場的溝通與協調。 三是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各種預期管理和引導工具。 四是加強宏觀調控預期管理的研究。

(詳見今日5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