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能源客車前景廣闊 後補貼時代比拼核心競爭力

新能源補貼的大幅退坡, 加上1月份31輛的純電動客車產量數字, 不禁讓人發問:新能源客車是不是不再是“香餑餑”?新能源客車的發展, 是否不再受到國家重視?

回答顯然是“否”。

政策仍力挺 新能源客車前景廣闊

新能源汽車仍然是目前行業乃至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這一點, 從近期兩會的提案、政府官員的表態, 以及汽車企業對外透露的資訊也可看出。 新能源補貼的退坡, 是為了讓新能源客車更好地適應市場化, 而並非抑制其發展。

回顧過去幾年, 新能源客車歷經了“風風火火”的發展, 並在此過程中不斷修正軌道,

向著市場化目標艱難前行。 但近年來, 補貼退坡、技術發展遭遇瓶頸等現實問題, 著實給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不過, 發展新能源客車的大方向不會因這些困難而發生“軌道偏移”。 2017年, 無論政府還是車企, 都在為新能源客車的發展而努力探索新模式和新方向。

今年“兩會”期間, 圍繞環保升級和治理污染問題, 新能源汽車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大部分兩會代表已達成這樣的共識: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方向不變。 與此同時, 國家層面也表示, 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 工信部部長苗圩就明確提出, 新能源汽車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 來自政府方面的補貼支持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際上, 儘管從今年1月1日起國家補貼就已經開始大幅退坡, 但各類政策和措施出臺的密度絲毫未減。 從1月到3月, 2017年第1批和第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陸續出臺, 國家關於新能源車和關鍵零部件的准入門檻也越來越高。

其目的, 都是為了規範並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 國家力促新能源車的發展, 是因為其直接關係到中國汽車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的轉型發展。 有關資料顯示,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 國務院2016年12月下旬下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 再度強調要進一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到2020年, 產銷量達到200萬輛以上, 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僅占汽車總體銷量2%左右的市場份額。 由此來看,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依然非常廣闊。

市場化要以技術立足 後補貼時代比拼核心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仍然明朗,

隨著政策的明確和需求的釋放, 2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顯著增長。 據中汽協資料顯示, 2017年2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972輛和17596輛, 同比分別增長16%和30%, 環比增長148%和145%。 與此同時, 隨著近期全國“兩會”上釋放出來的利好信號, 以及後續更多新能源車型推薦目錄的發佈, 必將帶動新能源客車市場銷量的穩步回升。 業界普遍預測, 3月份新能源客車市場有望實現復蘇, 並在二季度步入正常發展軌道。

從車企方面來看, 抓住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機會, 就是抓住未來的市場機遇, 車輛製造商應以國家政策為導向, 堅定不移地為發展新能源客車找尋出路。 在補貼大幅退坡的後補貼時代, 未來新能源車是圍繞“三電”乃至新的應用場景重新研發和設計的競爭,

這需要車企和核心零部件企業真正在研發技術上進行戰略投入。 因此, 車企應大力提倡創新技術, 加大資金投入和研發力度, 潛心鑽研, 力求在新能源技術上取得更大突破。

為了破除產業發展困境, 除企業內部的各自努力外, 車企之間也在聯手共同為整個行業的突圍尋找方向。近期,由宇通客車牽頭在鄭州舉辦的以“睿智引領•全新升級”為主題的新能源公交全系產品推介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位公交企業代表及專家等齊聚一堂,圍繞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共同探索新形勢下新能源客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而實際上,除了宇通之外,其他新能源車企和地方政府圍繞新能源客車為主題的各種形式的論壇或研討會也如火如荼,所有相關方都在積極主動地為行業的發展探尋出路。

新能源客車市場化大勢所趨,在國家聯手車企披荊斬棘探索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新能源客車要全面走向市場,實現商業化運營目標,必須立足於技術提升。以宇通為代表的新能源客車企業,正在為突破行業技術瓶頸不懈努力。可以說,進入後補貼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比拼是關鍵,如何確保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考驗著新能源客車全產業鏈的智慧與創新實力。

車企之間也在聯手共同為整個行業的突圍尋找方向。近期,由宇通客車牽頭在鄭州舉辦的以“睿智引領•全新升級”為主題的新能源公交全系產品推介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位公交企業代表及專家等齊聚一堂,圍繞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共同探索新形勢下新能源客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而實際上,除了宇通之外,其他新能源車企和地方政府圍繞新能源客車為主題的各種形式的論壇或研討會也如火如荼,所有相關方都在積極主動地為行業的發展探尋出路。

新能源客車市場化大勢所趨,在國家聯手車企披荊斬棘探索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新能源客車要全面走向市場,實現商業化運營目標,必須立足於技術提升。以宇通為代表的新能源客車企業,正在為突破行業技術瓶頸不懈努力。可以說,進入後補貼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比拼是關鍵,如何確保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考驗著新能源客車全產業鏈的智慧與創新實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