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宗教的教義必然有兩種意義

宗教中的教義一般由兩種組成一者是哲學, 一者是神學。

佛教徒往往喜歡說佛教不是宗教, 佛教的教是教育, 可以這麼解, 指的是哲學, 但是我們一般人應該非常清楚的認識到, 這個教也有宗教的意思。

我用佛教做比喻, 佛教的哲學是世界上一流的哲學, 尤其是專門針對個人人心的哲學, 比如性空哲學, 所以佛教的教徒之多, 這是必然的, 每個人都需要佛教的哲學來對自己的人生觀建模, 但佛教作為一個宗教而言, 他的神學思想也是尤為重要的, 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神性就是佛菩薩的救度。

在佛教之中, 淨土宗是最為接近佛教神學性質的一門宗派, 禪宗是最為接近哲學性質的一個宗派, 所以發展到現在, 中國大多數寺廟都是禪淨雙修, 這是必然的, 佛教的宗派必然要接納的兩種思維。

從神性上來說, 打個比方說因果, 我最近在大興善寺(密宗祖庭)看到一本關於因果報應的書,

裡面講到阿彌陀佛這句咒語究竟有多麼強大, 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講究感應道交, 與佛菩薩感應, 人因為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得到諸大功德,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 這就是神性, 佛菩薩的神性。

一直講佛家, 那我們用道家來介紹一下宗教中的哲學和神學, 道教的哲學最偉大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可以算作是對《道德經》的一本發散解說, 道教幾乎所有的修行都是按照《道德經》、《易經》這兩本書來修煉的, 但是道教在其後一千九百多年的發展之中, 因為注重修煉長生不老, 而對於道教哲學很少發揚, 反倒是練出了不少的好東西, 也就是形而上的東西很少發展, 形而下的東西發展猛烈,

神學更強, 哲學弱了一點, 最近有一位剛入道的朋友說, 他對道教一竅不通, 尤其是關於修煉這一方面, 我後來一想, 大多數人一提到道教的修煉, 就想到武術、煉丹、畫符等等等等, 但是對於道教的心法修煉呢?這裡的心法不是氣法, 是對於心的修煉呢?著名的沒有多少, 抱樸子的《暢玄》可以算作一點, 但是卻越說越不知何以從之的感覺, 所以人對於道教, 更多的是對於神學的一種理解和解讀, 對於哲學, 卻只承認說是道家的, 卻不想道教用的哲學就是道家的啊。

關於西方的宗教, 我瞭解的並不是太深, 《聖經》可以草草的說一下, 《聖經》之中他的哲學完全是建立在神學之下的, 脫離了神學就幾乎無法發義, 幾乎所有的哲學只要離開了神, 那就不能算作一門哲學了, 人們對於他的哲學也就無法產生一種信服感, 這是《聖經》的弊端, 後世好像也沒有怎樣的對於裡面的哲學進行一種發義, 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一股生力軍, 但是希臘的神學和哲學似乎在兩條平行線上行走,
幾乎沒有交叉, 這是個很好玩的事例。

所以我們認定一個教派是否是宗教的時候, 不妨看看他的教義, 教義如果完全是哲學, 而不摻雜神學, 那就不是宗教, 如果其中是有神學, 那就是宗教, 比如儒教, 他就有祭祀神的儀式, 他的教義之中, 也有許多關於神的論述, 還有對於鬼神的命名, 也可以稱之為宗教, 宗教並不一定要有入教儀式, 但宗教必定是有神性。

哲學人生 馮友蘭 著 哲學 宗教 中國哲學 ¥28.5 購買

哲學人生 馮友蘭 著 哲學 宗教 中國哲學 ¥28.5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