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神華分紅590億 或為煤炭央企重組鋪路

3月17日晚間, 神華公佈2016年年報稱, 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1.27億元, 同比增3.4%;實現淨利潤227.12億元, 同比增40.7%。

對此, 神華表示, 2016年公司積極落實國家產業調控政策, 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 成本控制成效顯著, 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業務協同效果明顯, 整體競爭力持續加強, 實現經營業績大幅上升。

根據神華的公告, 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2016年度末期股息現金0.46元/股, 共計90.49億元;派發特別股息現金2.51元/股, 共計499.23億元。 神華此次累計派發590.72億元, 兩者合計每股派2.97元, 折合股息率達18%, 為2016年淨利潤的2.6倍。

根據其測算, 公司存量及經營流入資金可保障本次現金派息,

本次現金派息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這次特別股息, 占中國神華2015年未分配利潤的47.5%, 占2016年的32.4%。

此外, 神華的年報還顯示, 受煤炭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 預計公司2017年1月份-3月份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同比增幅可能達到或超過50%。 神華還認為, 公司目前資產負債率處於行業較低水準, 近幾年資本開支規模較過往若干年度相對降低, 且未來一個時期經營現金流入較好。 在保證公司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下, 公司董事會提出上述派息建議, 加大對投資者的回報。 上述派息建議符合中國證監會關於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指導意見。

信達證券研報稱, 神華作為煤炭行業龍頭企業,

產能及產量均為行業內第一, 對煤炭行業走向及煤價走勢均有較強的掌控能力。 目前, 神華是整個煤炭板塊中PE估值最低的標的。 在煤炭行業探底回升及兼併重組背景下, 神華作為行業龍頭, 將佔據整合主體地位, 或將成為未來行業洗牌中的最大受益者。

相關概念股:

中國神華:歸母淨利同增40.7%, 發佈高股息分配方案

國神華2016年營收同比增長17.47%:中國神華(601088)17日晚間發佈2016年年報,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1.27億元, 同比增長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27.12億元, 同比增長40.7%;基本每股收益1.14元, 擬派股息現金每股0.46元及特別股息現金每股2.51元。

煤價上漲大幅增厚業績大運輸板塊年內發力:報告期內公司煤炭業務實現170.17億元, 運輸業務實現175.68億元, 發電業務實現116.89億元,

大物流板塊超過煤炭業務收入, 煤炭、運輸、發電業務占比分別為36%、38%、25%。 煤炭板塊業務方面, 由於16年下半年煤炭價格持續走高, 而公司通過提升經營效率, 噸煤成本僅為108.9元/噸, 同比下降8.9%, 公司噸煤利潤空間增大。

另一方面, 雖然此前276限制煤炭產量, 但下半年放開至330以及15年基數較低的原因, 公司商品煤產量在報告期內仍然有小幅的增長, 量價雙升促使公司煤炭業務收入同比有不錯表現。 發電板塊方面, 全年總發電量達到2630.4億千瓦時, 總售電量達到2205.7億千瓦時, 同比分別增長4.5%和4.8%。 但由於煤炭價格16年漲幅過高, 疊加電價下行, 公司發電業務板塊盈利能力下降。 大物流板塊在報告期內表現亮眼, 准池線開通運行後, 公司在晉西-陝北-蒙南地區的資源整合能力顯著提升,

鐵路幹線朔黃線運量上升, 公司自有鐵路運能效率提升。 運量增加同時帶動港口吞吐和下水增加, 公司綜合物流能力一體化規模效應發揮顯著。

常規紅利加特別分紅高額股息回報股東:公司還公佈了股息發放政策, 除了計畫發放2016年每股0.46元的正常年度股息外, 還將發放每股2.51元的特別股息, 兩者合計每股股息將達到2.97元, 對應A股的股息率達到17.8%, 對應H股的股息率超過20%。 公司近幾年資本開支規模較過往若干年度相對降低, 且具備良好的現金流水平, 公司因此提出上述派息建議, 以高額股息回報股東。 雖然高額派息紅利政策還需公司股東大會批准, 但在保證公司健康發展的前提下,

預計方案通過為大概率事件。

投資策略:作為國內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 公司已經完成了煤炭、發電、港口、航運、煤化工一體化全產業鏈佈局, 其中, 煤炭、發電、運輸已經成為公司業績的三大支柱板塊。 公司發展戰略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供應商”, 堅持煤電運化一體化思路戰略性佈局全產業鏈。

雖然17年煤炭價格將有所回落, 但是整體均價預計仍將高於16年水準, 加上公司較低的成本優勢, 公司運輸網路帶來的成本優勢加成, 以及後續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先進產能釋放效應, 公司煤炭業務17年仍將有回暖性表現。 運輸方面, 隨著新建鐵路投運以及港口建設完成, 公司在山西、陝西、內蒙等煤炭主產地地區的資源整合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公司在行業中具備一體化經營優勢和規模效應,加上公司在供給側改革中具備一定的話語權,未來有望持續受益于先進產能釋放等政策利好。

此外,公司股利政策較為穩定,估值相對較低,還存在一定的國企改革預期,在煤炭板塊中值得長期關注。

中煤能源:煤炭主業盈利改善,煤化工有望貢獻利潤增量

公司目前經營穩定,由於供給側改革的影響,煤炭產量有所下滑,但貿易煤增加,全年銷量較去年微增,但煤炭綜合售價較去年上升12%,煤炭板塊下半年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16年噸煤淨利9.7元,同比扭虧;煤化工方面,由於外購原料煤價格大幅上漲,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仍是公司主要利潤來源,明年爭取投產50萬噸工程塑料項目;電廠方面,4對在建機組仍在有序推進,短期難以貢獻業績;盈利預測方面,預計2016年公司商品煤綜合售價338元/噸,完全成本332元/噸,煤炭板塊歸母淨利6億元,煤化工11億,轉讓子公司投資收益8億,合計25億,EPS為0.19元/股;展望2017年,預計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均價在535元/噸,京唐港主焦煤均價在1200元/噸,測算公司噸煤綜合售價388元/噸,完全成本350元/噸,煤炭板塊歸母淨利28億元,煤化工15億,投資收益3億,電廠和煤機裝備盈虧平衡,合計46億,EPS為0.35元/股。

受益供給側改革,煤炭板塊盈利大幅改善:產能:公司在今年的供給側改革中只有上海能源下屬的龍東礦(120萬噸、動力煤)退出,對產能影響較小。公司當前共並表24對礦井,合計產能17845萬噸,276天折算後為14990萬噸,其中權益占比89%;其中生產礦井16對,330天產能13835萬噸,276天產能11621萬噸,其中權益占比93%;在建礦井8對,330天產能4010萬噸,276天產能3368萬噸,其中權益占比75%。

在建礦井之中,新疆106礦(120萬噸、動力煤)和山西玉泉礦(150萬噸、焦煤)已經基本建好,但沒有採礦權許可證無法投產;山西的小回溝礦(300萬噸、貧瘦煤)即將完工,爭取2017年投產;新疆葦子溝礦(300萬噸、動力煤)沒有採礦區許可證,已經停建;黑龍江依蘭第三煤礦(240萬噸、動力煤)緩建;三個大礦大海則、母杜柴登、納林河2號仍在建設之中,但尚未取得發改委核准,未來爭取通過產能置換的方式投產,置換額度來源於集團產能的退出,除了在山西的部分整合礦以外,集團目前還已經接管原國投集團下屬的國投煤炭公司3000多萬噸產能。

平煤股份:低估值焦煤公司,煤價上漲有望大幅提升盈利

河南地區焦煤龍頭,產能達到3200萬噸!公司主要業務為煤炭采選和銷售(15年煤炭業務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別為80%和92%),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公司礦井位於河南平頂山礦區,擁有煤礦14處,1處劃定礦區範圍牛莊井田,主要煤種為1/3焦煤、焦煤和肥煤,目前生產礦井產能約3200萬噸。公司大股東為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持股比例54.27%),實際控制人是河南省國資委。

財務狀況:16年預計盈利7億元,債務壓力仍較大:收入和盈利:由於煤價下跌,2011年以來公司收入和盈利持續下滑,歸母淨利潤從2011年最高的19.8億元下降至15年虧損21.4億元。16年以來受益於行業回升及不良資產的處置,公司業績快速回升,16年前三季度收入90.9億元,歸母淨利潤9680萬元。而根據業績快報,16年全年有望實現歸母淨利潤7億元,其中Q1-4分別為0.04、0.89、0.04和6.03億元。債務和成本:公司目前債務負擔較重,3季度末資產負債率達71.8%;成本費用率也相對較高,其中,銷售期間費用率達15.8%(銷售費用率1.0%、管理費用率8.8%、財務費用率6.0%)。

經營情況:精煤比重正在提升,16年噸煤淨利潤約17元/噸:產銷量:公司15年和16年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分別為3515萬噸和2136萬噸,同比增長6%和下降7%。公司近年來實施大精煤戰略,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前3季度精煤產量669.2萬噸,精煤洗選率達31%(2015年僅為20%)。同時,公司煤炭銷售結構也在不斷改善,前3季度混煤占比下降至46%,冶煉精煤占比提升至35%(2015年分別為60%和25%)。噸煤價格和利潤:2016年上半年商品煤噸煤價格298元,同比下滑15.6%,噸煤成本245元,同比大幅下降28.2%,噸煤毛利由15上半年的12元提升至53元。公司前三季度噸煤淨利約為-8元,而全年預計約17元/噸。

三大看點:盈利大幅提升、國企改革、產業鏈延伸:1、4季度盈利超預期:16年4季度平頂山產1/3焦煤均價環比3季度上漲約70%(1-4季度均價分別為603、671、788和1339元/噸)。受益於煤價上漲,公司4季度業績超預期增長,1-4季度扣非盈利約0.04億元、-1.72億元、0.02億元和6.86億元,其中4季度單季度噸煤淨利約81元/噸。

河南省國企改革提速:17年1月河南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暨國資監管工作會議,明確河南省三家省管煤炭巨頭企業(河南能化、平煤神馬、鄭煤集團)將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此外,會議指出將探索建立各類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的進程,減小企業財務壓力。預計公司未來有望受益國企改革帶來的制度性紅利。

產業鏈延伸:公司擬逐步向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發展,計畫出資6.02億元,與樂葉光伏、首山焦化合作建設(1)平頂山市寶豐縣年產2GW高效單晶矽電池項目(50.2%);(2)許昌市襄城縣年產2GW高效單晶矽電池片項目。兩個項目公司均持股(50.2%)。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可年實現銷售收入約38億元,年利潤總額4.3億元。

公司年產量3200萬噸以上,考慮17年價格及成本相比16年小幅提升,預計17年噸煤淨利有望達到35元/噸以上,預計年歸母淨利約10億元,EPS約0.44元。按此測算公司PE約11倍,而公司PB僅1.3倍,也低於多數焦煤公司,估值有望提升。

[責編:heyan]

公司在行業中具備一體化經營優勢和規模效應,加上公司在供給側改革中具備一定的話語權,未來有望持續受益于先進產能釋放等政策利好。

此外,公司股利政策較為穩定,估值相對較低,還存在一定的國企改革預期,在煤炭板塊中值得長期關注。

中煤能源:煤炭主業盈利改善,煤化工有望貢獻利潤增量

公司目前經營穩定,由於供給側改革的影響,煤炭產量有所下滑,但貿易煤增加,全年銷量較去年微增,但煤炭綜合售價較去年上升12%,煤炭板塊下半年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16年噸煤淨利9.7元,同比扭虧;煤化工方面,由於外購原料煤價格大幅上漲,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仍是公司主要利潤來源,明年爭取投產50萬噸工程塑料項目;電廠方面,4對在建機組仍在有序推進,短期難以貢獻業績;盈利預測方面,預計2016年公司商品煤綜合售價338元/噸,完全成本332元/噸,煤炭板塊歸母淨利6億元,煤化工11億,轉讓子公司投資收益8億,合計25億,EPS為0.19元/股;展望2017年,預計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均價在535元/噸,京唐港主焦煤均價在1200元/噸,測算公司噸煤綜合售價388元/噸,完全成本350元/噸,煤炭板塊歸母淨利28億元,煤化工15億,投資收益3億,電廠和煤機裝備盈虧平衡,合計46億,EPS為0.35元/股。

受益供給側改革,煤炭板塊盈利大幅改善:產能:公司在今年的供給側改革中只有上海能源下屬的龍東礦(120萬噸、動力煤)退出,對產能影響較小。公司當前共並表24對礦井,合計產能17845萬噸,276天折算後為14990萬噸,其中權益占比89%;其中生產礦井16對,330天產能13835萬噸,276天產能11621萬噸,其中權益占比93%;在建礦井8對,330天產能4010萬噸,276天產能3368萬噸,其中權益占比75%。

在建礦井之中,新疆106礦(120萬噸、動力煤)和山西玉泉礦(150萬噸、焦煤)已經基本建好,但沒有採礦權許可證無法投產;山西的小回溝礦(300萬噸、貧瘦煤)即將完工,爭取2017年投產;新疆葦子溝礦(300萬噸、動力煤)沒有採礦區許可證,已經停建;黑龍江依蘭第三煤礦(240萬噸、動力煤)緩建;三個大礦大海則、母杜柴登、納林河2號仍在建設之中,但尚未取得發改委核准,未來爭取通過產能置換的方式投產,置換額度來源於集團產能的退出,除了在山西的部分整合礦以外,集團目前還已經接管原國投集團下屬的國投煤炭公司3000多萬噸產能。

平煤股份:低估值焦煤公司,煤價上漲有望大幅提升盈利

河南地區焦煤龍頭,產能達到3200萬噸!公司主要業務為煤炭采選和銷售(15年煤炭業務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別為80%和92%),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公司礦井位於河南平頂山礦區,擁有煤礦14處,1處劃定礦區範圍牛莊井田,主要煤種為1/3焦煤、焦煤和肥煤,目前生產礦井產能約3200萬噸。公司大股東為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持股比例54.27%),實際控制人是河南省國資委。

財務狀況:16年預計盈利7億元,債務壓力仍較大:收入和盈利:由於煤價下跌,2011年以來公司收入和盈利持續下滑,歸母淨利潤從2011年最高的19.8億元下降至15年虧損21.4億元。16年以來受益於行業回升及不良資產的處置,公司業績快速回升,16年前三季度收入90.9億元,歸母淨利潤9680萬元。而根據業績快報,16年全年有望實現歸母淨利潤7億元,其中Q1-4分別為0.04、0.89、0.04和6.03億元。債務和成本:公司目前債務負擔較重,3季度末資產負債率達71.8%;成本費用率也相對較高,其中,銷售期間費用率達15.8%(銷售費用率1.0%、管理費用率8.8%、財務費用率6.0%)。

經營情況:精煤比重正在提升,16年噸煤淨利潤約17元/噸:產銷量:公司15年和16年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分別為3515萬噸和2136萬噸,同比增長6%和下降7%。公司近年來實施大精煤戰略,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前3季度精煤產量669.2萬噸,精煤洗選率達31%(2015年僅為20%)。同時,公司煤炭銷售結構也在不斷改善,前3季度混煤占比下降至46%,冶煉精煤占比提升至35%(2015年分別為60%和25%)。噸煤價格和利潤:2016年上半年商品煤噸煤價格298元,同比下滑15.6%,噸煤成本245元,同比大幅下降28.2%,噸煤毛利由15上半年的12元提升至53元。公司前三季度噸煤淨利約為-8元,而全年預計約17元/噸。

三大看點:盈利大幅提升、國企改革、產業鏈延伸:1、4季度盈利超預期:16年4季度平頂山產1/3焦煤均價環比3季度上漲約70%(1-4季度均價分別為603、671、788和1339元/噸)。受益於煤價上漲,公司4季度業績超預期增長,1-4季度扣非盈利約0.04億元、-1.72億元、0.02億元和6.86億元,其中4季度單季度噸煤淨利約81元/噸。

河南省國企改革提速:17年1月河南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暨國資監管工作會議,明確河南省三家省管煤炭巨頭企業(河南能化、平煤神馬、鄭煤集團)將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此外,會議指出將探索建立各類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的進程,減小企業財務壓力。預計公司未來有望受益國企改革帶來的制度性紅利。

產業鏈延伸:公司擬逐步向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發展,計畫出資6.02億元,與樂葉光伏、首山焦化合作建設(1)平頂山市寶豐縣年產2GW高效單晶矽電池項目(50.2%);(2)許昌市襄城縣年產2GW高效單晶矽電池片項目。兩個項目公司均持股(50.2%)。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可年實現銷售收入約38億元,年利潤總額4.3億元。

公司年產量3200萬噸以上,考慮17年價格及成本相比16年小幅提升,預計17年噸煤淨利有望達到35元/噸以上,預計年歸母淨利約10億元,EPS約0.44元。按此測算公司PE約11倍,而公司PB僅1.3倍,也低於多數焦煤公司,估值有望提升。

[責編:hey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