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年癡呆症——上帝最惡毒的詛咒,護理保險如何為失智症護航?

序言

失智症(又稱癡呆症、認知症)被認為是“上帝最惡毒的詛咒”。 此病不可治癒, 但可以通過干預治療延緩病情的發展, 由此, 護理機構和護理保險開始受到關注。 護理保險能夠怎樣幫助到失智症患者和失智家庭呢?本文將為您帶來答案。

在我國, 失智症有一個非常通俗的名字——老年癡呆症, 它在健康、經濟負擔、家庭及照料者負擔等方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品質和家屬的生活品質。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深入, 人口年齡分佈的倒金字塔型結構, 中國的失智症患者數量正在不斷攀升。

商業健康險中的重疾險已將該病納入保障範圍, 同時該病症也屬於長期護理保險的保障範圍。

上帝最惡毒的詛咒

《財經》指出, 失智症正在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致死性疾病——目前至少已有950萬患者, 每年接近100萬的新增確診病例, 並且年新增病例數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預計將於2030年達到峰值。

劉磊, 從事失智症的分子生物層面研究。 他稱, 該病症是上帝最惡毒的詛咒。

阿爾茲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失智表現為特徵,

病因迄今未明。 65歲以前發病者, 稱早老性失智;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失智。

據介紹, 失智症是具有毀滅性的:從確診到死亡往往只有7年時間。

而且, 至今也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或治療手段可以減緩該病病程, 更別提治癒。

阿爾茲海默病占到全部失智症的50%-60%, 剩下的失智病人是其他亞型, 比如腦卒中引起的血管性失智;以行為改變, 語言能力下降為主要表現的額顳葉失智;還有幻覺問題比較嚴重的路易體失智等。 醫學界人士表示, 所有的失智病人需要得到全社會的認識與重視。

2013年6月,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個由跨國合作團隊完成的中國阿爾茲海默病和其他類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的薈萃分析。 該研究顯示, 2010年中國有919萬人患有失智症, 其中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為569萬。 相比之下, 1990年中國失智症患者為368萬人, 而阿爾茲海默病僅有193萬人。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這項研究由澳大利亞艾迪斯可文大學醫學院教授王嵬領銜完成。

王嵬表示, 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病與年齡密切相關, 患病者年齡通常都超過75歲。 過去, 包括中國在內的中低收入國家居民較少能達到這個歲數, 因此, 阿爾茲海默病一直是發達國家的專屬。 今天,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人均壽命延長, 再加上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 該病患者數量在中國迅速上升。 此外, 由於醫療條件的改善, 與過去相比, 如今也有更多的失智症患者被診斷出來。

業內人士把阿爾茲海默病的爆發性增長比喻為定時炸彈。 “炸彈都快爆了, 可我們還沒做好準備。 ”

巨大的成本

照顧一位患者的花費總額無法確切估測, 但失智症已然是美國最“昂貴”的疾病。 美國政府目前通過國家醫保體系和稅收體系負擔了超過一半的費用, 以此計算,隨著對未來20年失智症患者總數將要翻番的預期,美國政府在該病的醫療和護理上的花費支出,將超過軍事預算,成為政府預算中數額最大的一項。

對於失智症患者家庭來說,相關開支不容忽視。

相關開支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非直接成本。在輕中度失智症患者(疾病早期),因需要非正式看護和居住在社區,非直接金錢開支常常超過直接金錢開支,分別約為60%和40%,意味著對家庭看護的壓力較大,若不能提供家庭看護,則需要付錢私人護理或入院看護,非金錢開支轉化為金錢開支。

重度失智症患者入療養院治療率是中度失智症患者的3倍。當入療養院治療後,所有開支都變為直接金錢開支,且50-75%為重度患者所需。對失智症患者的家庭開支幾乎能占家庭收入的66-75%,是沉重的負擔。

一位患者家屬介紹說,她母親3年前發病,由她和父親護理,這種非直接成本不好用金錢衡量。母親每月所用藥物要2000多元,這是直接成本。這種直接成本對她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中國患者的護理,大多選擇長時間在家裡生活由家人照顧,而非進入專業的護理機構。但失智症極為特殊的病程進展,會使家人的護理越來越力不從心,並且非專業的護理常常會造成患者的緊張和焦慮,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保險的支持

為了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有些地區將失智症納入醫保範疇。比如, 2015年1月1日,烏魯木齊市將失智症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行列。支付比例為統籌基金支付70%,個人自付30%。

在某保險公司,嚴重的失智症屬於該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條款約定,嚴重的失智症“指因大腦進行性、不可逆性改變導致智慧嚴重衰退或喪失,臨床表現為明顯的認知能力障礙、行為異常和社交能力減退,其日常生活必須持續受到他人監護。”所謂的重疾險是以疾病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只要被保險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定額補償。受益人要想得到被保險人的理賠金,“須由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MRI)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影像學檢查證實,且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三項或三項以上。”

有的健康險可以為失智症提供提供老年長期護理保險金。

專業護理和長護險市場可期

過去十年,歐美的醫護體系發展並總結出整套的護理方案:醫生和護理人員通過心理干預、訓練記憶力和行動能力的特殊儀器、一對一的諮詢和護理,以及隨著疾病進程相應改變患者的日常生活設施和環境等手段,大大減緩了該病患者各種疾病表徵的發展進程,使患者在保持一定生活品質的同時盡可能延長壽命。

隨著病程的發展,該症患者在最後的幾年,通常都需要專業的護理。因為喪失了語言和行動能力,記憶力也幾乎消失殆盡,晚期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十分困難,在最後的幾個月,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專業護理。

《財經》顯示,在歐美,每年每個失智症患者的看護費用高達6萬美元,這個數字在患者生命的最後兩年通常要更高。歐美已有十多家阿爾茲海默病的專業護理機構和診所在資本市場上市,而在中國,該數字是零。

失智症的特殊護理,國內的公司尚未涉足的領域,但國外已經有機構看好中國市場。法國上市公司歐葆庭正全速在中國的主要城市建立失智症專業護理中心,去年在南京建立了第一個特別護理中心,共有140張床位,其中有22張床位特別為失智症患者設置。

中國需要專業的護理機構,可以從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和犯過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建立起失智症的護理體系。這其中不僅僅是專門的全天護理中心,還包括居家護理、日護理和短期護理中心。

專業護理機構的建立和發展,將為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市場值得期待。

以此計算,隨著對未來20年失智症患者總數將要翻番的預期,美國政府在該病的醫療和護理上的花費支出,將超過軍事預算,成為政府預算中數額最大的一項。

對於失智症患者家庭來說,相關開支不容忽視。

相關開支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非直接成本。在輕中度失智症患者(疾病早期),因需要非正式看護和居住在社區,非直接金錢開支常常超過直接金錢開支,分別約為60%和40%,意味著對家庭看護的壓力較大,若不能提供家庭看護,則需要付錢私人護理或入院看護,非金錢開支轉化為金錢開支。

重度失智症患者入療養院治療率是中度失智症患者的3倍。當入療養院治療後,所有開支都變為直接金錢開支,且50-75%為重度患者所需。對失智症患者的家庭開支幾乎能占家庭收入的66-75%,是沉重的負擔。

一位患者家屬介紹說,她母親3年前發病,由她和父親護理,這種非直接成本不好用金錢衡量。母親每月所用藥物要2000多元,這是直接成本。這種直接成本對她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中國患者的護理,大多選擇長時間在家裡生活由家人照顧,而非進入專業的護理機構。但失智症極為特殊的病程進展,會使家人的護理越來越力不從心,並且非專業的護理常常會造成患者的緊張和焦慮,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保險的支持

為了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有些地區將失智症納入醫保範疇。比如, 2015年1月1日,烏魯木齊市將失智症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行列。支付比例為統籌基金支付70%,個人自付30%。

在某保險公司,嚴重的失智症屬於該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條款約定,嚴重的失智症“指因大腦進行性、不可逆性改變導致智慧嚴重衰退或喪失,臨床表現為明顯的認知能力障礙、行為異常和社交能力減退,其日常生活必須持續受到他人監護。”所謂的重疾險是以疾病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只要被保險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定額補償。受益人要想得到被保險人的理賠金,“須由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MRI)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影像學檢查證實,且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三項或三項以上。”

有的健康險可以為失智症提供提供老年長期護理保險金。

專業護理和長護險市場可期

過去十年,歐美的醫護體系發展並總結出整套的護理方案:醫生和護理人員通過心理干預、訓練記憶力和行動能力的特殊儀器、一對一的諮詢和護理,以及隨著疾病進程相應改變患者的日常生活設施和環境等手段,大大減緩了該病患者各種疾病表徵的發展進程,使患者在保持一定生活品質的同時盡可能延長壽命。

隨著病程的發展,該症患者在最後的幾年,通常都需要專業的護理。因為喪失了語言和行動能力,記憶力也幾乎消失殆盡,晚期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十分困難,在最後的幾個月,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專業護理。

《財經》顯示,在歐美,每年每個失智症患者的看護費用高達6萬美元,這個數字在患者生命的最後兩年通常要更高。歐美已有十多家阿爾茲海默病的專業護理機構和診所在資本市場上市,而在中國,該數字是零。

失智症的特殊護理,國內的公司尚未涉足的領域,但國外已經有機構看好中國市場。法國上市公司歐葆庭正全速在中國的主要城市建立失智症專業護理中心,去年在南京建立了第一個特別護理中心,共有140張床位,其中有22張床位特別為失智症患者設置。

中國需要專業的護理機構,可以從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和犯過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建立起失智症的護理體系。這其中不僅僅是專門的全天護理中心,還包括居家護理、日護理和短期護理中心。

專業護理機構的建立和發展,將為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市場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