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奶粉新政影響初顯 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選擇更安全

央廣網寧波3月20日消息自去年10月“史上最嚴奶粉新政”《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施行以來, 我國進口奶粉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據統計, 2017年1月全國進口乳製品24.9萬噸, 同比減少13.7%。 其中, 進口原料奶粉14.1萬噸, 同比減少8.4%, 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1.5萬噸, 同比減少9.2%, 為過去22個月以來單月增幅的首次下降。 不少奶粉經銷商開始對進口奶粉品牌採取觀望態度, 擔心手上的貨無法通過註冊進而減少了備貨。

近期《管理辦法》相關配套的徵求意見稿進一步對標籤內容作了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籤上應當標注用於識別嬰幼兒配方乳粉特徵及安全警示等產品資訊、企業資訊、使用資訊、貯存條件等;此外對標籤包括虛假誇大等詞語也做了規範,

比如“金裝”、“超級”、“升級”等;明示或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免疫力等功能性表述, 比如“益智”、“聰明”、“益生菌”、“心護”等都將不能使用。

寧波檢驗檢疫局也將配合《管理辦法》的實施, 不斷加強口岸查驗監管力度, 建立健全產品追溯召回制度, 把好每一批進口奶粉品質安全關。

看標籤。 原裝進口奶粉外包裝標籤必須用中文明確標示名稱、配料表及配料的定量標示、淨含量和規格、原產國或地區、生產日期、貯存條件、國內依法註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商的名稱、位址、聯繫方式,

國內分裝的進口奶粉上必須印有QS標識。

看入境檢驗檢疫證明。 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奶粉, 檢驗檢疫部門會簽發《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奶粉時可向銷售單位索要查閱該證明, 並核對證書上的生產日期及批號等內容。

看管道。 未按要求通過准入審批程式、沒有官方證書的奶粉, 來源和加工情況不明, 食品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消費者應通過正規管道購買安全健康的高品質產品, 並及時關注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各類不合格進口產品批次, 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