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邳州劉井粉絲加工(縣級非遺保護項目)

邳州劉井粉絲加工

文/邳州非遺保護中心 網路配圖

邳州位於江蘇北部與山東省搭界, 大運河從西北直下東南, 隴海鐵路從西向東直抵東海, 兩處新石器時期出土的文物證明邳州有六千年歷史, 漢代時已是長江以北大都市, 經濟發達, 文化繁榮, 農產品加工逐年有發展。 邳州南部有山有水。 土質多為淤土適合種植山芋。 山芋好吃, 營養豐富, 每到秋天各家各戶都收穫數千斤山芋, 有的熬糖, 有的打粉做粉絲, 據劉氏族譜記載做粉絲俗稱粉條源自明代天啟年間, 距今有380多年。 據說是一個老農把粉面製成稠糊糊,

當開鍋的菜湯翻滾時舀稠糊糊滴入鍋內成條條狀, 後經過反復試驗終成粗細一勻的粉條條。 三百多年來自試驗成功後並無大的變化, 僅變兩點, 一是把盛裝糊的水瓢下開小圓眼, 制出的粉絲是細圓型的, 開成小長方形滴出的粉絲是扁型的。 二是把石磨推糊漿改成機器打成漿。

粉絲製作工藝:把山芋洗乾淨用磨推或機器打成糊狀。 用吊包擠出澱粉漿在大盆或大缸中陳澱幾天, 倒掉水把沉下去澱粉扒出來打包晾曬乾後收藏。 打碎塊狀澱粉加水打糊反復摔打使其粘稠狀, 試驗高滴不斷線為標準。 把大鍋水燒開翻滾, 瓢內裝滿澱糊, 一手捧糊瓢, 一手打手腕向鍋內滴漏糊漿, 煮熟後撈出粉絲入涼水,

打簾, 撈出一部分用長80公分細木棍穿好, 如此打出若干簾放入繩架, 曬乾打包。 製作粉絲遍及邳州多個鄉鎮, 邳南較多, 其中薛集劉井村做得最好吃, 並且規模化生產。 還有製作更高級粉絲的, 用綠豆, 豇豆, 豌豆, 玉米等, 方法同山芋粉絲製作方法類似。

農副產品深加工是農民對飲食文化的強烈追求,

一則滿足口味變化, 二則出售創造再生價值, 這是農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的獨特創造性。 即有實用價值, 又有經濟價值。 目前劉井粉絲已成為粉絲名牌產品。

“邳州劉井粉絲加工”於2012年被邳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縣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