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消費金融須建立征信體系

“當前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征信體系建設。 ” 6月17日,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局局長萬存知在“Fintech時代的消費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說。

該峰會是由金融城和新金融聯盟聯合主辦。 關於消費金融, 萬存知稱, 消費金融的核心問題是個人作為消費者的資金借貸問題, 而消費者借錢、還錢能否成功, 取決於消費者作為個人的信用狀況

“當前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征信體系建設。 ”他說, 征信體系, 通俗來講就是把企業和個人作為債務人的借貸資訊, 在整個社會範圍之內集中起來。

萬存知提出,

信用提供服務要遵循一定的規則。 這其中有三個問題, 第一, 資訊必須要集中起來才有價值, 資訊不集中, 征信的價值不大。 因為債務人的資訊分散在不同銀行、不同企業、不同經濟組織、不同政府部門等地方, 征信體系就是徵集資訊, 集中度越高越全面, 征信系統的功能就越強大。

他提出, 要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系統, 在技術比較薄弱的情況下, 征信系統需要多個, “但在資訊技術發達的情況下, 資訊共用的平臺就不能太多, 征信平臺要少而精, 少而強。 ”

第二, 從被征信人個人來講, 要養成良好的信用習慣, “個人借錢不還要吃虧的, 跑是跑不掉的, 而且吃虧可能是很長的時間, 很難消除負面影響。 ”

第三, 個人資訊保護。

借款人的資訊有隱私屬性, 也有財產權屬性, 需要保護借款人的個人資訊, 不能輕易讓步。 如果對這些權益必須做出讓步, 這些資訊在一定範圍內讓別人知道, 但還不能公開, 要有限度地讓別人共用, 需要通過個人授權, 本人不授權別人就不能使用這個資訊, 使用了就是違規違法。 “我們在使用征信系統的服務時必須合規, 要有底線意識。 ”萬存知說。

對於消費金融當前的問題,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認為, 當前很多新的領域還沒有完全建立征信體系, 金融資訊還沒有完全共用, 缺少相應的共用機制, 借新還舊、拆東補西的現象也催生了強大的借貸群體。 她認為, 如果後期信用資訊不共用的話, 在這家銀行借了再去那家借,

恐怕會有社會問題。

針對消費金融下一步的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建議, 要完善社會征信體系, 特別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資訊納入征信系統。 他認為, 消費金融發展的關鍵在於風險管理, 要建立風險管理機制。 他說, “當前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做了很多大資料嘗試, 通過這些大資料的分析得出了很好的信用資訊, 這些資訊對於提高風險管理非常有意義。 ”

為響應監管號召, 推動行業穩健發展, 中國新金融領袖的社交與合作平臺——新金融聯盟與金融城在峰會中發起“個人資訊保護聯合倡議”活動, 倡議機構達到50多家, 其中包括京東金融、百度金融、51信用卡、算話征信、百融金服、融之家、和信貸、通付盾、淺橙科技等機構。

活動倡議所有從事征信及相關金融業務的機構:

1、堅持個人資訊隱私權益保護, 保持業務透明度, 防止個人資訊被過度採集、不當加工和非法使用;

2、堅持業務合法性, 不侵害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 維護資訊主體合法權益;

3、使用資訊必須得到授權, 堅持特定用途特定授權;

4、堅持獨立性, 確保公司治理結構和業務的獨立, 避免利益衝突;

5、堅持公正性, 體現社會公平正義, 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進普惠金融發展;

6、加強企業內控制度建設, 完善個人資訊保護的內部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

7、接受群眾與社會監督, 杜絕個人資訊相關的違法違規活動;

8、遵守個人資訊保護的自律規則和行業標準,

爭當行業表率;

9、共同維護行業長期穩健發展, 在助力實體經濟和消費升級的同時, 推進誠信社會建設。

此次會議是由金融城與新金融聯盟主辦, 金融城國內領先的金融教育諮詢品牌, 隸屬於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智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金融城攜手金融政、商、學界的領袖, 為金融界人士提供專業、權威、前沿的學習與交流平臺, 目前已為600多家商業銀行和新金融機構提供了高品質的人才培養和諮詢服務, 贏得高度評價。

本次峰會由百融金服、和信貸、51信用卡、通付盾、融之家、淺橙科技提供支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