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戀物癖、甩皮鞭,這只蝙蝠俠很蒂姆波頓

今日, 正值《蝙蝠俠歸來》上映25周年, 我們重返俠影重重的哥譚市, 重溫蝙蝠俠銀幕傳奇, 感受蒂姆·波頓美學的獨特魅力。

《蝙蝠俠歸來》海報

時光網特稿 在眾多蝙蝠俠電影中, 1992年由“好萊塢巫師”蒂姆·波頓執導, 邁克爾·基頓主演的《蝙蝠俠歸來》無疑是最具美學價值的標杆之作。 它的獨特與故事無關, 與主題無關, 甚至與蝙蝠俠無關。

手握製片大權的波頓將膠片當做畫布, 私影化的暗黑風格遍佈哥譚市的每一寸土地, 黑色電影的晦暗陰鬱, 德國表現主義的扭曲怪誕, 法西斯建築的視覺壓迫, 哥特式畫風的陰森冰冷, 高度風格化的影像與佈景, 成就了這部史上最暗黑的蝙蝠俠電影。

而蜜雪兒·菲佛詮釋的Latex哥特貓女, 也因為戀物癖, BDSM, 女權主義等標籤成為了最令人難忘的哥譚魅影。 今日, 正值《蝙蝠俠歸來》上映25周年, 我們不妨重返俠影重重的哥譚市, 在重溫蝙蝠俠銀幕傳奇的同時,

感受蒂姆·波頓美學的獨特魅力。

重返哥譚:三男一女譜寫亂世紛爭

千萬別以為蒂姆·波頓是DC吹或者漫威黑, 這位怪才壓根不喜歡披紅戴綠的超級英雄。 面對文本量巨大的美漫, 他甚至不知道該從哪個框開始閱讀。 而波頓拍攝《蝙蝠俠》的主要靈感來源於艾倫·摩爾(V字, 守望者)編劇, 講述小丑起源的經典圖形小說《致命玩笑》。 這也是他第一次對漫畫角色產生情感共鳴, 被醜爺和老爺之間的相愛與相殺, 相似與對立深深吸引。 他將兩人的關係描述為:“兩個怪胎之間的鬥爭。 ”也正是這本連諾蘭大神都拿來取經的傳世神作, 奠定了蒂姆·波頓版蝙蝠俠電影暗黑向, 喪病般的故事風格。

《致命玩笑》漫畫畫面

然而, 波頓對於漫畫原作的個人化解讀, 並沒有在《蝙蝠俠歸來》中得到延續。 兩個怪胎之間的鬥爭, 在本片中變為英雄與怪胎之間的鬥爭。 本作中的老爺已經拿到了殺人執照, 無法傳達自我矛盾, 程式正義, 道德悖論等蝙蝠俠題材母題。 嘍囉兵架不住老爺的小拳拳,

剛被誣陷下一秒就洗白, 蝙蝠老爺扮演的更多是一個打手。 顯而易見, 《蝙蝠俠歸來》並不是一部以蝙蝠俠為故事驅動力的英雄電影, 而是以反派勢力, 政治陰謀為主的黑色電影。

眾所周知, 蒂姆·波頓對於怪物有著近乎瘋狂的喜愛, 怪物比人更敏感, 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幾乎是波頓電影的母題, 高大的蝙蝠老爺顯然黑得不夠徹底。 另外, 由於前作票房炸裂, 波頓成為這部續集的製片人之一, 沒有了創作干預, 波頓幾乎將所有筆墨都用來刻畫企鵝人這樣一個怪物反派。 從重度畸形慘遭遺棄, 到渴望尊重操縱政局, 再到陰謀敗露自食惡果, 企鵝人的命運三重奏貫穿影片始終, 成功刻畫了一個因為遇人不淑而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反派。

《蝙蝠俠歸來》劇照:企鵝人

至於克里斯多夫·沃肯飾演的黑心商人麥克斯·許瑞克(Max Shreck), 他的名字取自演員馬科斯·夏瑞克(Max Schreck), 也就是古早吸血鬼電影《諾斯費拉圖》中的奧爾洛夫伯爵。 片中麥克斯不僅在穿著上向這位吸血伯爵靠攏, 他瘦長的身材,陰森的面容,淩亂的白髮滿滿的哥特活死人即視感,奸詐毒辣的作風比吸血鬼還可怕。不過,影片最大的亮點,還在於蜜雪兒·菲佛飾演的性感貓女。

貓女片段

蝙蝠俠和企鵝人大戰,結果貓女贏了。相比起非黑即白的正反勢力,貓女是片中唯一一個經歷過立場轉變與情感倒戈的性格角色,絕對是全片最吸睛也最動情的存在。而蜜雪兒·菲佛詮釋的性感小貓不僅幫助了數億青少年熬過了青春期,時至今日也依舊是碾壓諾蘭版貓女的性感Icon。緊身衣包裹下凹凸有致的身段,眼神中流露的嬌滴嫵媚,道不盡的風情萬種,揮舞皮鞭啪啪作響更是讓人浮想聯翩。而貓女和蝙蝠俠之間的相愛相殺,你追我趕,亦敵亦友,只調情不說愛,也是片中最能打動觀眾的情感線索。

在西方聖誕習俗中,如果男女在槲寄生下相遇,是必須要接吻的(《老友記》,《哈利波特》都有體現)。片中老爺和貓女的兩次擁吻,也都是在槲寄生的見證下,寓意長相廝守。然而,槲寄生本身卻是劇毒植物。波頓將兩人的感情比喻為槲寄生,浪漫卻又致命。貓女也像一朵帶刺的玫瑰,即便老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也不會為了愛情放棄品性,更不願化作韋恩古堡中的金絲雀與他長相廝守。在影片的高潮,貓女以最具挑逗意味的方式飛蛾撲火,與許瑞克同歸於盡,曇花一現的感傷讓我們對這段身不由己的愛情悲劇唏噓不已。

《蝙蝠俠歸來》劇照

當然,九命貓並沒有就此死去,在影片的最後,貓女望向蝙蝠信號燈,蝙蝠俠擼貓黯然神傷,喵星野玫瑰與哥譚獨行俠的亂世奇緣未完待續…可見,最終讓菲佛版貓女永垂影史的不僅僅是長腿蜂腰翹臀,和神奇女俠一樣,她也是憑藉不取悅不附庸,不需要男人拯救的獨立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如果不是安妮特·貝南有孕在身無法出演貓女,我們很可能跟蜜雪兒·菲佛版貓女擦肩而過。

事實上,華納也的確在貓女紅了之後趁熱打鐵,宣佈了《貓女》獨立電影計畫,無心執導第三部的波頓帶領《蝙蝠俠歸來》原班人馬為她保駕護航。然而整部電影卻陷入了製片泥潭,等到菲佛都生娃了,這片子連劇本都沒著落。97年一部《蝙蝠俠與羅賓》讓不少觀眾自戳雙目,DC電影也因此被判了7年徒刑,《貓女》計畫徹底擱淺。巧的是,在新世紀將DC英雄電影重新帶回觀眾視野的,正是這部耽擱了12年之久的哈利貝瑞版《貓女》。看來,DC英雄電影已經不是第一次靠女性來拯救了。

髒街陋巷:波頓大法打造哥譚地貌

《蝙蝠俠歸來》是一部完全私有化的電影,它的私有性不僅體現在英雄退位,反派狂歡。 “民風淳樸”的哥譚市也成為了波頓個人風格肆意揮毫的實驗場地。作為塑造蝙蝠俠形象最重要的影像環境,每座哥譚市的畫風也不盡相同——紮導的暗黑、諾蘭的寫實、喬·舒馬赫的豔俗、電視劇版的冷峻。而其中最具繪畫與建築美學價值的,正是《蝙蝠俠歸來》中這座凝聚了波頓式狂想的哥譚市。

由於前作的票房口碑讓華納爸爸樂開了花,波頓在這部續集中成為了製片人之一,大興土木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架構哥譚市,恨不能將城市中的一草一木都刻上“波頓到此一遊”。除了在自己的電影中加入教堂,墓地,古堡,尖拱,飛扶壁,尖頂窗,尖塔等哥特建築標配以外,波頓還嘗試融合法西斯建築風格,俄羅斯建築風格,同時參考了德國表現主義。建築風格和美學流派的雜糅不僅給人一種怪誕,離奇的心理與視覺衝擊力,其功能也超出了場景塑造的淺層表現力,成為人物塑造與情緒表達的關鍵符號。

在哥譚廣場的設計上,波頓參考了法西斯建築風格,其特點便是體態龐大,對立工整,缺少變化,參天巨柱位列成排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材料使用堅硬的石灰岩,不求美感只求結實。而納粹當年之所以這麼搞,一來是為了吸引更多人集會擴大洗腦範圍,二來是形成視覺向心力,將元首的“崇高”形象烘托到無以復加。可以說,法西斯建築的政治與意識形態作用遠遠高於美學功效,哥譚廣場同樣如此。再來看看站在哥譚廣場妖言惑眾的都有哪些人,許瑞克,企鵝人,哥譚市長,這些角色無一例外都是站在權利至高點的哥譚“元首”,也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波頓正是借用法西斯建築服務于獨裁者的功能與象徵意義,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反派角色狼子野心的銀幕形象。

此外,建築規模與風格的千差萬別也對刻畫社會生態起到關鍵作用,比如哥譚廣場,韋恩大廈以及許瑞克的公司都是嚴謹的對稱結構,高聳入雲只能仰望。而市井街道的建築則多以不對稱,民俗化,色彩斑斕的俄羅斯民間風格為主,加上紅燈區風格的霓虹閃耀藏汙納垢,營造出鮮明的貧富差距。

除了建築風格給人一種光怪陸離之感外,影片中大部分外景都有極強的雕琢與擺拍感,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華納為了這部續集騰出了最大的16號攝影棚,甚至動用了環球公司最大的12號攝影棚外加8座中型攝影棚,全片所有場景幾乎都是在密閉的攝影棚中拍攝,缺乏現實空間的流動性和自然光,密不透風暗無天日,壓抑感如影隨形。

陰暗壓抑

仿佛將觀眾囚禁在“民風淳樸”哥譚市的髒街陋巷和地下生態,囚禁在這片由波頓主宰的人間地獄,這也就導致整部電影更像是出舞臺劇,也正因如此,《蝙蝠俠歸來》經常被視為波頓捕捉“德國表現主義”的銀幕嘗試。整部電影在風格與情緒營造上極其強調線條,光影,佈景等形式要素,不再將自然視為藝術表達的唯一手段。癲狂的角色,尖銳的建築,缺乏透視的空間無一例外都是德國表現主義的影像特徵,目的就是為了打造一個瘋狂的,畸變的,非理性的“哥譚三不管”。

事實上,誕生於1940年的哥譚市從一開始就是德國表現主義與法西斯建築風格的結合,是對《大都會》和《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的致敬。而蝙蝠俠漫畫作為報亭5塊錢一本的“低俗小說”,同樣雜糅了30年代黑色電影的藝術特徵。從該層面來講,眾多蝙蝠俠導演中只有蒂姆·波頓一人真正參透了原作藝術風格的精髓,真正將哥譚市作為一個鮮活的角色進行刻畫。此外,前文提到的許瑞克原型電影《諾斯費拉圖》,和《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一樣都是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

另一方面,波頓這位畫師出身的形式主義大師幾乎將膠片當做了畫布,全片的鏡頭壓根不強調現實影像的縱深感;遠景,大遠景幾乎都是特效合成,這讓本就二維平面化的哥譚市更具漫畫色彩,怪誕陰鬱的哥譚市仿佛與世隔絕,畸變扭曲的人性遮天蔽日,籠罩著這片被詛咒的土地。

只有當劃破陰霾的蝙蝠信號燈亮起,每一個在痛苦中掙扎的靈魂才有了獲救的希望。波頓深知,越是將哥譚市刻畫的惡疾纏身,蝙蝠俠拯救蒼生的銀幕形象就越深入人心,波頓通過營造英雄(人)與亂世(環境)的高度對立,真正達到了環境服務於角色的藝術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每當談起蝙蝠俠,影迷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波頓版老爺與諾蘭版老爺的原因所在。

幕後趣聞:波頓&企鵝成為片場之王

雖然算不上是一位嚴肅的“作者導演”,但蒂姆·波頓對於藝術創作的主導權同樣有著不懈的追求。即使是在對待《蝙蝠俠》(1989)這第一單大活兒時,波頓依舊不卑不亢,虎口奪食,最大程度爭奪影片的主導權。要知道,80年代的好萊塢大佬們無一例外都是最典型的直男審美,只信奉“槍車球”與“突突突”。

而波頓不僅給《蝙蝠俠》的每一幀都塗上了哥特非主流的底色,更是壓根不Care製片人的反對和粉絲的抱怨。尤其在選角方面,波頓大膽啟用身材中等體脂比高,沒有公狗腰和八塊腹肌,甚至沒演過動作電影的“老夥計“基頓飾演蝙蝠俠,因為他覺得肌肉男星會破壞角色的寫實性。為此,波頓還受了兩位製片人的夾板氣。

《蝙蝠俠歸來》片場照:基頓和波頓

1989年版《蝙蝠俠》獲得了空前成功,觀眾第一次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看到了黑色電影的冰冷與癲狂,4.1億的全球票房位列年度票房第二(第一是《奪寶奇兵3》),問鼎DC電影票房榜首,直到19年後才被《黑暗騎士》攆下寶座。而在領教了“波頓大法“的吸金實力後,華納立刻跪求波頓回歸拍攝續集。在上一部中受了夾板氣的波頓自然要把臉找回來,直接給華納提出了“三不導”——劇本沒新意不導、沒有基頓演不導、不給主導權不導。

華納這邊也不含糊,不僅讓波頓擔任總製片,還把前作的兩位製片降級,給波頓打下手。“蝙蝠俠之父“鮑勃·凱恩也被請回擔當創意顧問。波頓甚至換掉了前作編劇,刪掉了雙面人和羅賓的戲份,另起爐灶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塑劇情。前前後後終於把這位財神爺伺候舒服了,《蝙蝠俠歸來》在1991年6月正式開拍。

與前作一樣,《蝙蝠俠歸來》也是影史上製作與行銷規模最大的商業巨制之一。為了給企鵝們營造舒適的演出環境,華納在12號攝影棚中傾瀉了五十萬加侖水,每天都要消耗一噸半的冰塊。企鵝們泡著私家游泳池吃著從碼頭直運的鮮魚,這待遇讓吹毛求疵的PETA都挑不出毛病。這才有了片中30只非洲企鵝和15只帝企鵝乖乖聽話玩命出演,與CGI企鵝,真人企鵝和特效大神斯坦·溫斯頓的機器企鵝組成“自殺企鵝總動員”的戲碼。除此之外,華納還動用了8座攝影棚搭建哥譚市的內外景,一部《蝙蝠俠歸來》的拍攝使用面積占了華納片場的一半以上。

舞美道具方面,半年的拍攝中,華納報廢了超過60件貓女緊身衣,每件都價值1000美元,足夠貓女上演各種調教,束縛,爆衣Play。不過,蝙蝠俠的制服一直是讓道具師頭疼的問題,因為從1989年《蝙蝠俠》到2005年《俠影之謎》,蝙蝠老爺的頭套和斗篷都是連體的,導致他沒法扭脖子。本片中的蝙蝠衣雖然使用了更具靈活性的海綿乳膠製造,但基頓還是要暴力撕頭套才能現真容。比基頓更苦逼的是扮演企鵝人的丹尼·德維托,斯坦溫斯頓親自為他設計定妝照,每次出鏡都要化兩小時的妝,還要鑽進讓他渾身難受的企鵝服亮把式,這反倒讓丹尼的擰巴,病態與癲狂渾然天成,敢情不是裝出來的。

《蝙蝠俠歸來》的製片成本高達6500萬美元,宣發費用1500萬美元,比上一部的成本高出兩倍還多。為了不洩露天機,華納對外的保密工作極為嚴苛,美工部門工作時必須把窗簾拉上,片場人員使用印著假片名的身份銘牌進進出出,就連凱文·科斯特納這種大咖都吃了華納閉門羹,被禁止入場參觀。即使這樣還是有一家娛樂雜誌洩露了丹尼·德維托的企鵝人定妝照,氣急敗壞的華納立即派出私家偵探揪內奸。

配樂方面,丹尼·葉夫曼在上一部為《蝙蝠俠》定下的經典主旋律貫穿全片,大權在握的波頓更是給了葉夫曼更多的創作自由。葉夫曼為《蝙蝠俠歸來》創作了21首原聲,時長超過90分鐘,是一般大片原聲時長的兩倍還多。然而,一周84小時連軸轉,加上波頓近乎偏執的聲樂追求讓葉夫曼第一次和老搭檔產生了“創作分歧”,雖說兩人的蜜月期暫告一段落,但老版蝙蝠俠那跌宕起伏的主旋律在今天依舊盪氣迴腸。

1992年6月19日,《蝙蝠俠歸來》在2644家影院上映,4569萬美元的首周開畫成績前無古人。然而,本片的最終票房卻遠不如預期,華納砸了8000萬美元卻落得個年度票房季軍,全球票房停留在2.66億美元,比起前作3500萬狂攬4.1億簡直虧大發了。那麼,為什麼這部《蝙蝠俠歸來》沒能續寫蝙蝠俠的票房奇跡呢?

少兒不宜:異裝&皮鞭引發兩級爭議

在藝術性上,《蝙蝠俠歸來》真的挑不出毛病,你很難在綜合性的第七藝術中,看到繪畫,建築,音樂,雕塑等前六大傳統藝術的高度契合。但波頓的形式主義創作也有其致命的弊端,太注重聲畫表現會淡化故事的邏輯與戲劇性,這也就導致《蝙蝠俠歸來》成為了一場形式大於內容,風格大於內涵的美學實驗。

首先,作為一部蝙蝠俠電影,蝙蝠老爺存在感太弱就犯了大忌。在前作擊敗小丑一戰成名後,蝙蝠俠已經成為了哥譚市的守護天使,哥譚市民和警方不再將他視為一個恐怖的都市傳說,不僅在道德上支持蝙蝠俠行俠仗義,也沒人糾結這位暴力義警是否淩駕於法律之上。這也就導致蝙蝠俠從自我矛盾的反英雄,淪成為了沒有情感波瀾的處刑機器。本該性格化的主角一旦被類型化,觀眾的興趣點便會發生錯位。再加上一向對怪胎情有獨鍾的波頓幾乎讓企鵝人和貓女主宰了故事走向,老爺更多是收拾殘局的被動角色,對推動劇情的貢獻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如此一來,蝙蝠俠的戲份被三個反派你爭我搶,存在感跌到穀底,是真正意義上的假蝙蝠俠電影。

另外,《蝙蝠俠歸來》也沒能帶來上一部中一波三折的正邪對抗。企鵝人是個無可救藥的畸形變態,蝙蝠俠是個管殺不管埋的暴力義警,他們之間的對抗變成了非黑即白,看完就忘的正邪二元對立,遠沒有上一部中,醜爺與老爺之間肢體與意志的雙重博弈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說劇情缺陷見仁見智,那麼作為一部PG-13電影,《蝙蝠俠歸來》的尺度之大卻是有目共睹,不少家長在觀看完本片後紛紛質疑MPAA是不是傻。首先是蝙蝠老爺人設崩塌,從不殺人的蝙蝠俠剛開車就燒死了一個,之後又炸死了一個。在韋恩宅邸,進入蝙蝠洞的入口竟然是中世紀酷刑刑具“鐵處女“,這讓家長怎麼跟孩子解釋。

影片中許瑞克那張被烤熟的臉,連成人看了都渾身一哆嗦。貓女一身升級版Latex緊身衣,高跟皮鞭滿嘴性暗示舌吻蝙蝠俠,小朋友看了根本把持不住。企鵝人不僅長相猥瑣,內涵段子還層出不窮。美國老牌玩具廠Kenner就拒絕銷售波頓版企鵝人,怕嚇著孩子,最後只能重塗轉賣80年代漫畫版企鵝人。麥當勞做的更絕,蝙蝠俠,貓女,企鵝人的玩具直接不賣了,唯恐再次激怒家長群體。

面對家長勢力的問責,這個鍋到底誰來背?毫無疑問還是蒂姆·波頓,因為說到底,還是波頓車開得太快了。以企鵝人為例,他在漫畫中只是一個手眼通天的黑道大哥,身體並沒有產生畸變。而波頓卻將他塑造成了一個體態臃腫,扭曲變形的馬戲團團長;再加上貼滿戀物癖與哥特標籤的貓女,諾斯費拉圖一般的吸血商人,地下馬戲團群魔亂舞的變裝Play,讓整部《蝙蝠俠歸來》成為了一部B級趣味濃郁的大型畸形秀。而德國表現主義,哥特畫風也不是小朋友能夠欣賞的成人美學。另一方面,華納也忘了波頓這樣的電影匠人不是電影商人,即使是商業片,匠人首先考慮的也是把本門手藝發揚光大,而不是討好觀眾在娛樂性上下功夫。讓電影匠人獨攬製片大權,換來的結果大多是叫好不叫座。

當然,能夠接受蒂姆·波頓美學的成人觀眾還是非常喜歡這部續集的,本片的爛番茄評分高達80%。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滾石等多家主流媒體紛紛對波頓暗黑,古怪,多變的個人風格,以及他對傳統藝術的融會貫通給予了高度肯定。但對於羅傑·伊伯特這樣的老影評人來說,風格過於前衛,但故事空乏無力的《蝙蝠俠歸來》在他這裡顯然不過關。不管如何,關於形式主義大師有面子沒裡子的爭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事古難全。即便波頓版蝙蝠俠確實是一場吊詭絢爛的煙花秀,也好過繼任者喬·舒馬赫“Gay裡Gay氣“的蝙蝠乳頭。

從1943年蝙蝠俠初登大銀幕,到2018年DCEU蝙蝠俠獨立電影,蝙蝠老爺的銀幕傳奇已經在超過16部DC電影中輪番上演。從1989年開始公映的十部蝙蝠俠電影更是為華納帶來了49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而蒂姆波·頓作為第一位將暗黑風格賦予銀幕蝙蝠俠的視覺先鋒,更是憑藉《蝙蝠俠歸來》在25年前將DC黑暗美學做到了極致。雖說如今的DC掌門人換為了主張樂觀,幽默,英雄主義的傑夫·約翰斯,但波頓帶來的25年“黑暗歲月”,依舊是每一個蝙蝠俠影迷,DC影迷心中難以磨滅的影像記憶。

時光網

作者:馬田 編輯:樂子

他瘦長的身材,陰森的面容,淩亂的白髮滿滿的哥特活死人即視感,奸詐毒辣的作風比吸血鬼還可怕。不過,影片最大的亮點,還在於蜜雪兒·菲佛飾演的性感貓女。

貓女片段

蝙蝠俠和企鵝人大戰,結果貓女贏了。相比起非黑即白的正反勢力,貓女是片中唯一一個經歷過立場轉變與情感倒戈的性格角色,絕對是全片最吸睛也最動情的存在。而蜜雪兒·菲佛詮釋的性感小貓不僅幫助了數億青少年熬過了青春期,時至今日也依舊是碾壓諾蘭版貓女的性感Icon。緊身衣包裹下凹凸有致的身段,眼神中流露的嬌滴嫵媚,道不盡的風情萬種,揮舞皮鞭啪啪作響更是讓人浮想聯翩。而貓女和蝙蝠俠之間的相愛相殺,你追我趕,亦敵亦友,只調情不說愛,也是片中最能打動觀眾的情感線索。

在西方聖誕習俗中,如果男女在槲寄生下相遇,是必須要接吻的(《老友記》,《哈利波特》都有體現)。片中老爺和貓女的兩次擁吻,也都是在槲寄生的見證下,寓意長相廝守。然而,槲寄生本身卻是劇毒植物。波頓將兩人的感情比喻為槲寄生,浪漫卻又致命。貓女也像一朵帶刺的玫瑰,即便老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也不會為了愛情放棄品性,更不願化作韋恩古堡中的金絲雀與他長相廝守。在影片的高潮,貓女以最具挑逗意味的方式飛蛾撲火,與許瑞克同歸於盡,曇花一現的感傷讓我們對這段身不由己的愛情悲劇唏噓不已。

《蝙蝠俠歸來》劇照

當然,九命貓並沒有就此死去,在影片的最後,貓女望向蝙蝠信號燈,蝙蝠俠擼貓黯然神傷,喵星野玫瑰與哥譚獨行俠的亂世奇緣未完待續…可見,最終讓菲佛版貓女永垂影史的不僅僅是長腿蜂腰翹臀,和神奇女俠一樣,她也是憑藉不取悅不附庸,不需要男人拯救的獨立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如果不是安妮特·貝南有孕在身無法出演貓女,我們很可能跟蜜雪兒·菲佛版貓女擦肩而過。

事實上,華納也的確在貓女紅了之後趁熱打鐵,宣佈了《貓女》獨立電影計畫,無心執導第三部的波頓帶領《蝙蝠俠歸來》原班人馬為她保駕護航。然而整部電影卻陷入了製片泥潭,等到菲佛都生娃了,這片子連劇本都沒著落。97年一部《蝙蝠俠與羅賓》讓不少觀眾自戳雙目,DC電影也因此被判了7年徒刑,《貓女》計畫徹底擱淺。巧的是,在新世紀將DC英雄電影重新帶回觀眾視野的,正是這部耽擱了12年之久的哈利貝瑞版《貓女》。看來,DC英雄電影已經不是第一次靠女性來拯救了。

髒街陋巷:波頓大法打造哥譚地貌

《蝙蝠俠歸來》是一部完全私有化的電影,它的私有性不僅體現在英雄退位,反派狂歡。 “民風淳樸”的哥譚市也成為了波頓個人風格肆意揮毫的實驗場地。作為塑造蝙蝠俠形象最重要的影像環境,每座哥譚市的畫風也不盡相同——紮導的暗黑、諾蘭的寫實、喬·舒馬赫的豔俗、電視劇版的冷峻。而其中最具繪畫與建築美學價值的,正是《蝙蝠俠歸來》中這座凝聚了波頓式狂想的哥譚市。

由於前作的票房口碑讓華納爸爸樂開了花,波頓在這部續集中成為了製片人之一,大興土木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架構哥譚市,恨不能將城市中的一草一木都刻上“波頓到此一遊”。除了在自己的電影中加入教堂,墓地,古堡,尖拱,飛扶壁,尖頂窗,尖塔等哥特建築標配以外,波頓還嘗試融合法西斯建築風格,俄羅斯建築風格,同時參考了德國表現主義。建築風格和美學流派的雜糅不僅給人一種怪誕,離奇的心理與視覺衝擊力,其功能也超出了場景塑造的淺層表現力,成為人物塑造與情緒表達的關鍵符號。

在哥譚廣場的設計上,波頓參考了法西斯建築風格,其特點便是體態龐大,對立工整,缺少變化,參天巨柱位列成排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材料使用堅硬的石灰岩,不求美感只求結實。而納粹當年之所以這麼搞,一來是為了吸引更多人集會擴大洗腦範圍,二來是形成視覺向心力,將元首的“崇高”形象烘托到無以復加。可以說,法西斯建築的政治與意識形態作用遠遠高於美學功效,哥譚廣場同樣如此。再來看看站在哥譚廣場妖言惑眾的都有哪些人,許瑞克,企鵝人,哥譚市長,這些角色無一例外都是站在權利至高點的哥譚“元首”,也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波頓正是借用法西斯建築服務于獨裁者的功能與象徵意義,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反派角色狼子野心的銀幕形象。

此外,建築規模與風格的千差萬別也對刻畫社會生態起到關鍵作用,比如哥譚廣場,韋恩大廈以及許瑞克的公司都是嚴謹的對稱結構,高聳入雲只能仰望。而市井街道的建築則多以不對稱,民俗化,色彩斑斕的俄羅斯民間風格為主,加上紅燈區風格的霓虹閃耀藏汙納垢,營造出鮮明的貧富差距。

除了建築風格給人一種光怪陸離之感外,影片中大部分外景都有極強的雕琢與擺拍感,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華納為了這部續集騰出了最大的16號攝影棚,甚至動用了環球公司最大的12號攝影棚外加8座中型攝影棚,全片所有場景幾乎都是在密閉的攝影棚中拍攝,缺乏現實空間的流動性和自然光,密不透風暗無天日,壓抑感如影隨形。

陰暗壓抑

仿佛將觀眾囚禁在“民風淳樸”哥譚市的髒街陋巷和地下生態,囚禁在這片由波頓主宰的人間地獄,這也就導致整部電影更像是出舞臺劇,也正因如此,《蝙蝠俠歸來》經常被視為波頓捕捉“德國表現主義”的銀幕嘗試。整部電影在風格與情緒營造上極其強調線條,光影,佈景等形式要素,不再將自然視為藝術表達的唯一手段。癲狂的角色,尖銳的建築,缺乏透視的空間無一例外都是德國表現主義的影像特徵,目的就是為了打造一個瘋狂的,畸變的,非理性的“哥譚三不管”。

事實上,誕生於1940年的哥譚市從一開始就是德國表現主義與法西斯建築風格的結合,是對《大都會》和《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的致敬。而蝙蝠俠漫畫作為報亭5塊錢一本的“低俗小說”,同樣雜糅了30年代黑色電影的藝術特徵。從該層面來講,眾多蝙蝠俠導演中只有蒂姆·波頓一人真正參透了原作藝術風格的精髓,真正將哥譚市作為一個鮮活的角色進行刻畫。此外,前文提到的許瑞克原型電影《諾斯費拉圖》,和《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一樣都是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

另一方面,波頓這位畫師出身的形式主義大師幾乎將膠片當做了畫布,全片的鏡頭壓根不強調現實影像的縱深感;遠景,大遠景幾乎都是特效合成,這讓本就二維平面化的哥譚市更具漫畫色彩,怪誕陰鬱的哥譚市仿佛與世隔絕,畸變扭曲的人性遮天蔽日,籠罩著這片被詛咒的土地。

只有當劃破陰霾的蝙蝠信號燈亮起,每一個在痛苦中掙扎的靈魂才有了獲救的希望。波頓深知,越是將哥譚市刻畫的惡疾纏身,蝙蝠俠拯救蒼生的銀幕形象就越深入人心,波頓通過營造英雄(人)與亂世(環境)的高度對立,真正達到了環境服務於角色的藝術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每當談起蝙蝠俠,影迷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波頓版老爺與諾蘭版老爺的原因所在。

幕後趣聞:波頓&企鵝成為片場之王

雖然算不上是一位嚴肅的“作者導演”,但蒂姆·波頓對於藝術創作的主導權同樣有著不懈的追求。即使是在對待《蝙蝠俠》(1989)這第一單大活兒時,波頓依舊不卑不亢,虎口奪食,最大程度爭奪影片的主導權。要知道,80年代的好萊塢大佬們無一例外都是最典型的直男審美,只信奉“槍車球”與“突突突”。

而波頓不僅給《蝙蝠俠》的每一幀都塗上了哥特非主流的底色,更是壓根不Care製片人的反對和粉絲的抱怨。尤其在選角方面,波頓大膽啟用身材中等體脂比高,沒有公狗腰和八塊腹肌,甚至沒演過動作電影的“老夥計“基頓飾演蝙蝠俠,因為他覺得肌肉男星會破壞角色的寫實性。為此,波頓還受了兩位製片人的夾板氣。

《蝙蝠俠歸來》片場照:基頓和波頓

1989年版《蝙蝠俠》獲得了空前成功,觀眾第一次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看到了黑色電影的冰冷與癲狂,4.1億的全球票房位列年度票房第二(第一是《奪寶奇兵3》),問鼎DC電影票房榜首,直到19年後才被《黑暗騎士》攆下寶座。而在領教了“波頓大法“的吸金實力後,華納立刻跪求波頓回歸拍攝續集。在上一部中受了夾板氣的波頓自然要把臉找回來,直接給華納提出了“三不導”——劇本沒新意不導、沒有基頓演不導、不給主導權不導。

華納這邊也不含糊,不僅讓波頓擔任總製片,還把前作的兩位製片降級,給波頓打下手。“蝙蝠俠之父“鮑勃·凱恩也被請回擔當創意顧問。波頓甚至換掉了前作編劇,刪掉了雙面人和羅賓的戲份,另起爐灶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塑劇情。前前後後終於把這位財神爺伺候舒服了,《蝙蝠俠歸來》在1991年6月正式開拍。

與前作一樣,《蝙蝠俠歸來》也是影史上製作與行銷規模最大的商業巨制之一。為了給企鵝們營造舒適的演出環境,華納在12號攝影棚中傾瀉了五十萬加侖水,每天都要消耗一噸半的冰塊。企鵝們泡著私家游泳池吃著從碼頭直運的鮮魚,這待遇讓吹毛求疵的PETA都挑不出毛病。這才有了片中30只非洲企鵝和15只帝企鵝乖乖聽話玩命出演,與CGI企鵝,真人企鵝和特效大神斯坦·溫斯頓的機器企鵝組成“自殺企鵝總動員”的戲碼。除此之外,華納還動用了8座攝影棚搭建哥譚市的內外景,一部《蝙蝠俠歸來》的拍攝使用面積占了華納片場的一半以上。

舞美道具方面,半年的拍攝中,華納報廢了超過60件貓女緊身衣,每件都價值1000美元,足夠貓女上演各種調教,束縛,爆衣Play。不過,蝙蝠俠的制服一直是讓道具師頭疼的問題,因為從1989年《蝙蝠俠》到2005年《俠影之謎》,蝙蝠老爺的頭套和斗篷都是連體的,導致他沒法扭脖子。本片中的蝙蝠衣雖然使用了更具靈活性的海綿乳膠製造,但基頓還是要暴力撕頭套才能現真容。比基頓更苦逼的是扮演企鵝人的丹尼·德維托,斯坦溫斯頓親自為他設計定妝照,每次出鏡都要化兩小時的妝,還要鑽進讓他渾身難受的企鵝服亮把式,這反倒讓丹尼的擰巴,病態與癲狂渾然天成,敢情不是裝出來的。

《蝙蝠俠歸來》的製片成本高達6500萬美元,宣發費用1500萬美元,比上一部的成本高出兩倍還多。為了不洩露天機,華納對外的保密工作極為嚴苛,美工部門工作時必須把窗簾拉上,片場人員使用印著假片名的身份銘牌進進出出,就連凱文·科斯特納這種大咖都吃了華納閉門羹,被禁止入場參觀。即使這樣還是有一家娛樂雜誌洩露了丹尼·德維托的企鵝人定妝照,氣急敗壞的華納立即派出私家偵探揪內奸。

配樂方面,丹尼·葉夫曼在上一部為《蝙蝠俠》定下的經典主旋律貫穿全片,大權在握的波頓更是給了葉夫曼更多的創作自由。葉夫曼為《蝙蝠俠歸來》創作了21首原聲,時長超過90分鐘,是一般大片原聲時長的兩倍還多。然而,一周84小時連軸轉,加上波頓近乎偏執的聲樂追求讓葉夫曼第一次和老搭檔產生了“創作分歧”,雖說兩人的蜜月期暫告一段落,但老版蝙蝠俠那跌宕起伏的主旋律在今天依舊盪氣迴腸。

1992年6月19日,《蝙蝠俠歸來》在2644家影院上映,4569萬美元的首周開畫成績前無古人。然而,本片的最終票房卻遠不如預期,華納砸了8000萬美元卻落得個年度票房季軍,全球票房停留在2.66億美元,比起前作3500萬狂攬4.1億簡直虧大發了。那麼,為什麼這部《蝙蝠俠歸來》沒能續寫蝙蝠俠的票房奇跡呢?

少兒不宜:異裝&皮鞭引發兩級爭議

在藝術性上,《蝙蝠俠歸來》真的挑不出毛病,你很難在綜合性的第七藝術中,看到繪畫,建築,音樂,雕塑等前六大傳統藝術的高度契合。但波頓的形式主義創作也有其致命的弊端,太注重聲畫表現會淡化故事的邏輯與戲劇性,這也就導致《蝙蝠俠歸來》成為了一場形式大於內容,風格大於內涵的美學實驗。

首先,作為一部蝙蝠俠電影,蝙蝠老爺存在感太弱就犯了大忌。在前作擊敗小丑一戰成名後,蝙蝠俠已經成為了哥譚市的守護天使,哥譚市民和警方不再將他視為一個恐怖的都市傳說,不僅在道德上支持蝙蝠俠行俠仗義,也沒人糾結這位暴力義警是否淩駕於法律之上。這也就導致蝙蝠俠從自我矛盾的反英雄,淪成為了沒有情感波瀾的處刑機器。本該性格化的主角一旦被類型化,觀眾的興趣點便會發生錯位。再加上一向對怪胎情有獨鍾的波頓幾乎讓企鵝人和貓女主宰了故事走向,老爺更多是收拾殘局的被動角色,對推動劇情的貢獻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如此一來,蝙蝠俠的戲份被三個反派你爭我搶,存在感跌到穀底,是真正意義上的假蝙蝠俠電影。

另外,《蝙蝠俠歸來》也沒能帶來上一部中一波三折的正邪對抗。企鵝人是個無可救藥的畸形變態,蝙蝠俠是個管殺不管埋的暴力義警,他們之間的對抗變成了非黑即白,看完就忘的正邪二元對立,遠沒有上一部中,醜爺與老爺之間肢體與意志的雙重博弈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說劇情缺陷見仁見智,那麼作為一部PG-13電影,《蝙蝠俠歸來》的尺度之大卻是有目共睹,不少家長在觀看完本片後紛紛質疑MPAA是不是傻。首先是蝙蝠老爺人設崩塌,從不殺人的蝙蝠俠剛開車就燒死了一個,之後又炸死了一個。在韋恩宅邸,進入蝙蝠洞的入口竟然是中世紀酷刑刑具“鐵處女“,這讓家長怎麼跟孩子解釋。

影片中許瑞克那張被烤熟的臉,連成人看了都渾身一哆嗦。貓女一身升級版Latex緊身衣,高跟皮鞭滿嘴性暗示舌吻蝙蝠俠,小朋友看了根本把持不住。企鵝人不僅長相猥瑣,內涵段子還層出不窮。美國老牌玩具廠Kenner就拒絕銷售波頓版企鵝人,怕嚇著孩子,最後只能重塗轉賣80年代漫畫版企鵝人。麥當勞做的更絕,蝙蝠俠,貓女,企鵝人的玩具直接不賣了,唯恐再次激怒家長群體。

面對家長勢力的問責,這個鍋到底誰來背?毫無疑問還是蒂姆·波頓,因為說到底,還是波頓車開得太快了。以企鵝人為例,他在漫畫中只是一個手眼通天的黑道大哥,身體並沒有產生畸變。而波頓卻將他塑造成了一個體態臃腫,扭曲變形的馬戲團團長;再加上貼滿戀物癖與哥特標籤的貓女,諾斯費拉圖一般的吸血商人,地下馬戲團群魔亂舞的變裝Play,讓整部《蝙蝠俠歸來》成為了一部B級趣味濃郁的大型畸形秀。而德國表現主義,哥特畫風也不是小朋友能夠欣賞的成人美學。另一方面,華納也忘了波頓這樣的電影匠人不是電影商人,即使是商業片,匠人首先考慮的也是把本門手藝發揚光大,而不是討好觀眾在娛樂性上下功夫。讓電影匠人獨攬製片大權,換來的結果大多是叫好不叫座。

當然,能夠接受蒂姆·波頓美學的成人觀眾還是非常喜歡這部續集的,本片的爛番茄評分高達80%。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滾石等多家主流媒體紛紛對波頓暗黑,古怪,多變的個人風格,以及他對傳統藝術的融會貫通給予了高度肯定。但對於羅傑·伊伯特這樣的老影評人來說,風格過於前衛,但故事空乏無力的《蝙蝠俠歸來》在他這裡顯然不過關。不管如何,關於形式主義大師有面子沒裡子的爭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事古難全。即便波頓版蝙蝠俠確實是一場吊詭絢爛的煙花秀,也好過繼任者喬·舒馬赫“Gay裡Gay氣“的蝙蝠乳頭。

從1943年蝙蝠俠初登大銀幕,到2018年DCEU蝙蝠俠獨立電影,蝙蝠老爺的銀幕傳奇已經在超過16部DC電影中輪番上演。從1989年開始公映的十部蝙蝠俠電影更是為華納帶來了49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而蒂姆波·頓作為第一位將暗黑風格賦予銀幕蝙蝠俠的視覺先鋒,更是憑藉《蝙蝠俠歸來》在25年前將DC黑暗美學做到了極致。雖說如今的DC掌門人換為了主張樂觀,幽默,英雄主義的傑夫·約翰斯,但波頓帶來的25年“黑暗歲月”,依舊是每一個蝙蝠俠影迷,DC影迷心中難以磨滅的影像記憶。

時光網

作者:馬田 編輯:樂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