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有一種重大利空叫“高送轉”!

===全文閱讀===

有一種重大利空叫“高送轉”!你不知道的真相都在這裡了!

月20日, 創業板“八爺”網宿科技(300017)又雙叒叕跌了, 這已是其3月13日晚推出“高送轉+減持”方案、同時預期今年一季度業績下滑0%-30%後的五個交易日裡第四次收跌……

網宿科技近日走勢

目前2016年年報披露視窗尚有一月有餘, 但“高送轉+減持”似乎已成了——股價

“毒藥”

業內人士指出, 市場看待高送轉的觀念正在出現新的變化, 在監管持續亮劍、投資者認知提升的背景下, 缺乏業績成長支撐、甚至配合股東減持的高送轉已開始被投資者抵制。

事實上, 高送轉經過多年的“升級改造”, 不論是持續攀升的送轉比例, 還是紛繁複雜的炒作原因和目的, 都是與監管之間種種博弈後的變形軌跡。 業內人士指出, 從目前情況來看, 這種軌跡正朝向“優勝劣汰”的方向發展, 而符合公司成長價值的高送轉仍會受到青睞。

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投資者, 都應注重高送轉的核心意義——助推公司成長, 回報所有投資者。

迥異表現折射理性回歸

在網宿科技之前, 已有諸多公司披露“高送轉+減持”後股價遭遇下跌的先例。 如——

贏時勝(300377)1月12日推出“高送轉+減持”方案時, 也曾經遭遇市場的抵制, 1月13日、1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幾近跌停。

新易盛(300502)、中文線上(300364)、凱撒文化(002425)、利歐股份(002131)等公司預案披露之後的跌幅均在15%以上。

當然也有與網宿科技連續下跌待遇不同的, 比如:

3月20日, 凱中精密(002823)早盤就封死漲停。 就在前一天晚上, 凱中精密公佈2016年年報, 期內實現營收11.12億元, 同比增長26.42%;淨利潤1.23億, 比上年增長34.7%。 同時公司宣佈, 擬10轉10派2.78元。 去年11月24日上市的凱中精密, 因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持股份尚在限售期,

所以不存在預案披露後6個月內的減持計畫。

除了凱中精密, 還有多家上市公司並未走“高送轉+減持”的套路, 在方案出臺後股價迎來上漲。 如東方通(300379)2月12日公佈高送轉預案, 隨即迎來兩個漲停。 另外, 還有北特科技(603009)、新宏澤(002836)等, 至今漲幅都在20%以上。

一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 市場看待高送轉的態度正在恢復理性, “高送轉+減持’的行為越來越多地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 而符合公司成長價值的高送轉仍會受到青睞。

不僅是投資者理性在恢復, 上市公司看待高送轉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

具體表現在參與高送轉的公司數量在下降。 雖然2016年報披露視窗尚有一月有餘,

但從目前情況可以大概看出高送轉的變化趨勢。 以深市為例, 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3月17日, 深市上市公司根據2016年度業績進行高送轉的為101家, 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降24%。

事實上, 在監管層一直持續的強監管下, 高送轉“熱情”早已呈現降溫趨勢。 資料顯示, 滬深兩市根據2015年度業績進行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數量明顯減少。

“未來監管層繼續加強高送轉監管是大概率事件, 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市場對高送轉的認知, 並促進高送轉回歸公司基本面, 而不再是各種套路的‘障眼法’。 ”有公募人士表示。

事實也是如此,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上交所和深交所瞭解到, 兩大一線監管部門均將繼續從嚴監管上市公司“高送轉”。

數字遊戲暗藏監管博弈

不過, 雖然參與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數量呈下降態勢, 但送轉比例卻逐年攀升。

“數字遊戲已越玩越瘋狂!”張偉(化名)如是評價當前A股高送轉現象。

有20多年“股齡“的張偉是深圳一家投資公司總經理, 對A股高送轉的發展變遷著很深刻的認識:

“最開始市場還沒有高送轉的概念, 實行送轉的公司不多, 送轉的股份數量也比較低, 一般是10送轉3左右。 後來送轉股份數量逐漸上去, 市場才有了高送轉概念。 但很長時間內, 上市公司仍將10送轉10視為約定俗成的上限。 ”

不過, 這種情況早已被打破, 而且送轉比例更是一步步攀上新的高峰。

資料顯示, 截至3月20日, 兩市共有440家上市公司發佈2016年年報, 其中公佈10股送轉10股以下預案的上市公司有42家, 10股送轉10股以上的有114家,10送轉20股以上的有38家。更有9家上市公司的送轉分配方案是10股送轉30股以上,這數量已超歷年之和。

而翻看往年資料,以2014年度業績、2015年度業績進行10股送轉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只有11家、49家,同期高送轉比例超過3倍的更是寥寥無幾。

送轉比例的逐年攀升,背後是高送轉炒作的變形軌跡。張偉介紹,最開始市場炒作高送轉,是看重填權行情。“實施高送轉後,公司股價會對應比例下調。”一開始投資者還比較理性,預期公司股價未來會在業績的提升下繼續上攻,所以參與。但後來,A股進入了送轉比例越高、公司股價炒作越厲害的“非理性”階段。

“A股典型的散戶市場特徵此時暴露無遺。”張偉指出,送轉比例越高似乎就是送得越多,股價對應下調得越多似乎就顯得越便宜,“在這種典型的散戶心理作用下,高送轉已開始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

張偉口中的畸形發展指的是上市公司高送轉各種套路頻出:

“一方面,有公司或想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來提升流動性,或提升公司形象,這點無可厚非;但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完全是覬覦高送轉對股價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護重要股東股東減持,或配合激勵物件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而忽視基本面的發展。”

不過,在華南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看來,今年以來送轉比例的繼續攀升並不僅僅是上述原因。“監管部門發佈的再融資新規影響很大,不排除有公司發佈超高比例高送轉是為了應對新規。”

2月17日,證監會頒佈再融資新政,新政的一條主要內容就是非公開發行規模不超過總股本的20%。

“為了破解20%的限制,提高股本總量將成為許多上市公司的解決路徑之一。”華中某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釋,“高送轉”是最簡單粗暴的途徑,“一個10送30下來,總股本就直接翻了三倍,以前新發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可能達到40%,現在就只占比10%,不受到新規限制。”

“與現在動輒數億、數十億的再融資相比,20%的股本比例限制對上市公司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上述董秘透露,據其瞭解,已有公司為了以後定增方便,在謀劃甚至已經開始實施高送轉來做大總股本。

優勝劣汰趨勢將持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淨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既不影響投資者實際權益,也不代表公司盈利水準的提升。

“高送轉比例攀升對公司基本面並沒有太多幫助,投資者也應引起警惕。”一位券商人士指出,公司若計畫大規模擴張股本,除具備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金充足的條件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高成長性,否則將面臨下一年度因淨利潤增長與股本擴大不同步而降低每股收益的風險。

為了防範風險,監管層也一直在引導投資者從簡單的高送轉炒作回歸到公司基本面的判斷上來。以滬深交易所為例,在發給高送轉公司的問詢函中,除了會關注公司是否搭配有減持計畫、有無不當市值管理意圖,往往還會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增長是否與股本擴張相匹配的問題。

以滬深交易所為例,在發給高送轉公司的問詢函中,除了會關注公司是否搭配有減持計畫、有無不當市值管理意圖,往往還會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增長是否與股本擴張相匹配的問題。

“從如今的市場環境來看,情勢顯然正在發生巨大轉變,投資者對高送轉的認知已經明顯提升。”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指出,這一方面與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有關,一方面也與A股投資理念更加成熟有關。

“高送轉作為股價催化劑的作用正在被大大弱化,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推出的合理高送轉會受到投資者追捧,而一些伴隨股東減持計畫的高送轉則直接產生了負面效應。”張偉表示,“這說明市場已經在理性篩選標的,高送轉在回歸公司基本面的基礎上,已呈現出‘優勝劣汰’的趨勢。”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高送轉頻遭交易所問詢監管,但畢竟沒有真正戴上“緊箍咒”,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規範方式。比如,將上市公司高送轉比例與公司的業績增長幅度相掛鉤。“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長10%,則上市公司股權擴張的比例也可以確定為10%,以此類推。”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為了避免上市公司業績暴漲暴跌給上市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可以給上市公司每年的股本擴張幅度規定一個上限。“這樣一來,上市公司也就很難濫用高送轉了,尤其是業績虧損公司,根本就不能進行高送轉,高送轉的各種套路也就玩不轉了。”(中國證券報)

揭開高送轉蓋頭:玩套路難以為繼

投資人看待高送轉的眼光變了。

3月20日,網宿科技下跌1.6%,這是其公佈高送轉方案後五個交易日裡的第四次收跌。網宿科技是近期多家施展“高送轉+減持”套路的上市公司中的一員。

有知情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上市公司可以圍繞高送轉施展的套路多種多樣:部分公司覬覦高送轉對股價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護重要股東減持,或配合激勵物件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而忽視公司基本面。甚至不排除有公司發佈超高比例高送轉方案是為規避再融資新規做鋪墊。

在監管部門持續亮劍、投資者認知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缺乏業績成長支撐甚至配合股東減持的高送轉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

3月20日,網宿科技下跌1.6%,這是自發佈“10轉增20派2.5元”的高送轉方案後五個交易日裡的第四次收跌,一周累計跌幅已達16.34%。3月13日晚,網宿科技在預期一季度業績下滑0%-30%的同時推出“高送轉+減持”方案,次日股價一度觸及跌停,後一日再度大跌4.31%。

在網宿科技之前,已有多家公司披露“高送轉+減持”後,股價遭遇下跌。如贏時勝1月12日推出“高送轉+減持”方案時,也曾經遭遇市場拋售,1月13日、1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幾近跌停。而新易盛、中文線上、凱撒文化、利歐股份等公司預案披露之後的累計跌幅均在15%以上。

與網宿科技連續下跌待遇不同的是,3月20日,凱中精密早盤就封死漲停。就在前一天晚上,該公司公佈2016年年報,期內實現營收11.12億元,同比增長26.42%;淨利潤1.23億,比上年增長34.7%。該公司宣佈,擬10轉10派2.78元。去年11月24日上市的凱中精密,因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持股份尚在限售期,所以不存在預案披露後6個月內的減持計畫。

除凱中精密,還有多家上市公司並未走“高送轉+減持”的套路,在方案出臺後股價迎來上漲,如北特科技、新宏澤等,至今漲幅都在20%以上。

“網宿科技遭遇大跌,除配套減持外,還與公司業績預期下滑有關。”一位市場人士認為,投資者看待高送轉的眼光已恢復理性,“高送轉+減持”的行為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而符合公司成長價值的高送轉受到青睞。

不僅是投資者理性在恢復,上市公司看待高送轉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在參與高送轉的公司數量下降。雖然距離2016年報披露視窗關閉尚有一個多月,但從目前情況可以大致看出高送轉的變化趨勢。以深市為例,資料顯示,截至3月17日,深市上市公司根據2016年度業績進行高送轉的為101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降24%。

在持續的強監管下,高送轉“熱度”早已呈現降溫趨勢。資料顯示,滬深兩市2015年進行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數量就較2014年明顯減少。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預計,未來監管層繼續加強高送轉監管是大概率事件,這有助於提升市場對高送轉題材的認知,高送轉難再成為各種套路的“障眼法”。

數字遊戲暗中與新規博弈

雖然參與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數量呈下降態勢,但送轉比例逐年攀升。“數字遊戲越玩越瘋狂!”張偉(化名)如是評價當前A股高送轉現象。

“最開始市場還沒有高送轉概念,實行送轉的公司不多,送轉的股份比例也較低,一般是10送轉3左右。”有20多年“股齡”的張偉是深圳一家投資公司總經理,對A股高送轉的發展變遷有著深刻認識,“後來送轉股份數量逐漸上去,市場才有了高送轉概念。但很長時間內,上市公司將10送轉10視為約定俗成的上限。”

不過,這種情況早已被打破,而且送轉比例一步步攀上新高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20日,兩市共有440家上市公司發佈2016年報,其中公佈10股送轉10股以下預案的上市公司有42家,10股送轉1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14家,10股送轉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8家。更有9家上市公司的送轉分配方案是10股送轉30股以上。

而翻看往年資料,2014年度、2015年度進行10股送轉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只有11家、49家,同期進行10股送轉3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寥寥無幾。

送轉比例的逐年攀升,背後是高送轉炒作的變形軌跡。張偉介紹,最開始市場炒作高送轉,是看重填權行情。“實施高送轉後,公司股價相應下調。”張偉說,一開始投資者比較理性:預期公司股價會在業績提升下上攻,所以參與。但後來,A股進入送轉比例越高,公司股價炒作越厲害的非理性階段。“A股典型的散戶市場特徵此時暴露無遺。”張偉說,送轉比例越高似乎就是送得越多,股價對應下調得越多,似乎就顯得越便宜,“在這種典型的散戶心理作用下,高送轉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

他口中的畸形發展指的是上市公司圍繞高送轉施展各種套路:有公司想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來提升流動性,或提升公司形象,這點無可厚非;部分公司覬覦高送轉對股價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護重要股東減持,或配合激勵物件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而忽視公司基本面。

不過,在華南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看來,今年以來送轉比例的繼續攀升並不僅僅包括上述原因,“監管部門發佈的再融資新規影響很大,不排除有公司發佈超高比例高送轉是為了規避新規。”

2月17日,證監會頒佈再融資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非公開發行規模不超過總股本的20%。

“為了破解20%的限制,提高股本總量成為許多上市公司的解決路徑之一。”華中某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釋,“高送轉”是最簡單粗暴的途徑,“一輪10送30下來,總股本就增加3倍,以前新發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可能達到40%,現在就只占比10%,不受新規限制。”

“與現在動輒數億元、數十億元再融資相比,20%的股本比例限制對上市公司影響非常大。”上述董秘透露,據其瞭解,已有公司為了以後定增方便,在謀劃甚至已經開始實施高送轉,以此做大總股本。

“優勝劣汰”趨勢將持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淨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盈利能力也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既不影響投資者實際權益,也不代表公司盈利水準的提升。

“高送轉比例攀升對公司基本面沒有太多幫助,投資者應引起警惕。”一位券商人士指出,公司若計畫大規模擴張股本,除具備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金充足條件外,還需要具備一定高成長性,否則將面臨下一年度因淨利潤增長與股本擴張不同步而降低每股收益的風險。

事實上,監管層一直在引導投資者從簡單粗暴的高送轉炒作回歸到對公司基本面的判斷上來。以滬深交易所為例,在發給高送轉公司的問詢函中,除關注公司是否搭配有減持計畫、有無不當市值管理意圖,往往還會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增長是否與股本擴張相匹配的問題。

“從如今的市場環境來看,形勢顯然正在發生巨大轉變,投資者對高送轉的認知度明顯提升。”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指出,一方面與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有關,另一方面與A股投資理念更加成熟有關。

“高送轉作為股價催化劑的作用正在被大大弱化,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推出的合理高送轉會受到投資者追捧。而一些伴隨股東減持計畫的高送轉則直接產生了負面效應。”張偉表示,“這說明投資者已在理性篩選標的,在回歸公司基本面的價值取向上,高送轉已呈現‘優勝劣汰’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高送轉頻遭交易所問詢,但畢竟沒有真正被念“緊箍咒”,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規範方式。比如,將上市公司高送轉比例與公司業績增長幅度掛鉤。“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長10%,則上市公司股權擴張的比例可以確定為10%,以此類推。”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為避免上市公司業績暴漲暴跌給上市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可以給上市公司每年的股本擴張幅度規定上限。“這樣一來,上市公司就很難濫用高送轉,尤其是業績虧損公司,根本不能進行高送轉,各種套路也就玩不轉了。”(中國證券報)

問詢高送轉 直擊三大要害

年報披露前後向來是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高峰期。與往年不同的是,近日多家公司的高送轉方案引發監管部門強烈關注。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滬深兩市針對高送轉下發的監管函後發現,重點關注的問題有三類:高送轉利潤分配方案是否與公司盈利能力相匹配,公司如何防範內幕交易,高送轉之後是否有減持計畫。

“較真”分配合理性

上市公司高送轉已然成為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近日包括天神娛樂、永藝股份、凱龍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高送轉方案引發監管部門問詢。

3月15日,天神娛樂披露《關於2016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的預披露公告》,擬以201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

深交所隨即對此表示關注,要求天神娛樂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公司發展階段、經營模式、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未來發展戰略等因素,充分說明上述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深交所還要求天神娛樂補充披露本次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前三個月內投資者調研的詳細情況;上述利潤分配預案是否經過財務測算,是否超過公司可分配範圍等事項。

此前,音飛儲存公告稱,其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要求音飛儲存對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原因等進行補充披露。上交所認為,音飛儲存擬進行的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式將使公司股本規模大幅擴張兩倍,公司股本擴張速度與實際經營規模和業績提升之間存在較明顯的不相匹配狀況。要求音飛儲存董事會以及控股股東補充說明超比例擴張股本的考慮及其合理性;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議和通過高送轉的其他考慮。

除關注高送轉利潤分配方案的合理性,監管部門嚴控實施高送轉過程中通過資訊合謀操縱市場的行為。以北緯通信為例,其披露“10轉12派1.1”高送轉方案後,深交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要求北緯通信補充披露上述利潤分配預案的籌畫過程、保密及防範內幕方面的工作;預披露前三個月內,公司接受投資者調研的詳細情況等。另一家上市公司凱龍股份披露高送轉方案後,亦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充分說明上述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並補充披露上述利潤分配預案的籌畫過程,並要求及時報送內幕資訊知情人買賣股票的自查報告。

規範股東減持套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上市公司借高送轉拉抬股價,從而“掩護”重要股東套現行為屢見不鮮,高送轉“掩護”減持成為監管重點。

據wind資料統計,根據預案公告日,截至3月20日已經有不少於71家公司年度送轉比例不低於每10股送轉5股,其中至少20家公司發佈了重要股東減持計畫。如和邦生物,其控股股東和邦集團表示,擬在未來6個月內根據市場情況,擇機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7%。對此,上交所向其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解釋股東提議“高送轉”與其減持計畫之間的關係,並請其明確回復“是否存在配合減持的考慮”。

再如永藝股份,其計畫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式每10股轉增股本15股。3月10日,永藝股份公告稱,公司3月9日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一方面,上交所要公司結合行業發展態勢,補充說明公司股本擴張規模是否與最近3年的業績增幅相匹配;另一方面,上交所認為公司董事在未來6個月內計畫減持不超過49.22萬股,減持目的不夠明確,以及需要其說明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否與其他董事有不同意見。

近期,監管頻頻強化高送轉資訊監管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股價炒作之風,維護了市場穩定,保護了中小投資者利益。3月17日,上交所說明近期針對上市公司監管的重點工作,指出對高送轉行為實施專項治理,強調要講清合理性,揭示利益鏈條,披露主要股東,董監高等利益主體前期股票買賣情況和未來減持計畫,同步從嚴規範高送轉提議和決策程式,督促公司審慎決策。(中國證券報)

高送轉癌變大面積擴散:近四成公司大股東擬在半年內減持

暖春三月,作為年報披露的密集期,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隨之而至。不過,隨著高送轉的日益盛行,轉股和送股作為一種常見的紅利卻悄然變味,甚至由餡餅變為陷阱。

高送轉成大股東減持遮羞布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3月19日已經有4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度分紅送轉預案,其中,117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送轉預案,擬每10股送轉10股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117家上市公司中,有46家持股5%以上股東或董監高明確表示將在送轉預案披露後的6個月內減持股票,也就是說將近四成的高轉送概念股將被董監高拋售。

從往年的資料來看,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2014年和2015年發佈在年度報告期中實行送轉方案,每十股轉增10股及以上的企業分別達到了281家和322家。其中,在年報披露後6個月內董監高出現減持行為的分別達到了131家和90家,分別占比46.62%和27.95%。

相比之下,儘管2016年度高送轉分紅上市公司數量有較2015年度有所下降,但持股5%以上大股東或董監高有減持意願公司占比則顯著上升,從上年一度的27.95%上升至39.32%。

目前,擬減持股份數量最多的是和邦生物,其控股股東擬減持3億股,減持數量占總股本比例達到了7.47%。

除此之外,擬減持最大數額達到千萬股的企業還有合力泰(8225萬股)、海利得(5043.85萬股)、天龍集團(4712.28萬股)、兆馳股份(3995.31萬股)等九家上市公司。

時至今日,高送轉利潤分配已經淪落為赤裸裸大股東減持套現的遮羞布。

嚴查高送轉難阻洶湧套利

作為A股市場上的週期性題材,高送轉相關題材每逢年報和中報發佈期,就會受到市場資金的炒作追捧。往年上市股東借高送轉行情,減持股票套現的情況並不少見。

如在去年年報披露期間,曾實行高送轉的企業——天廣消防(現改名為“天廣中茂”),其在2016年1月19日發佈的《關於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預披露公告》中以每10股轉增10股送2股,並稱:“截至目前,公司暫未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減持公司股票的計畫。”

結果不到三個月(2016年4月6日),公司卻發佈了控股股東陳秀玉擬減持不超過4200萬股的公告。

其後,陳秀玉分別在2016年5月12日、5月17日和5月24日分別以7.76元、8.90元和9.50元(除權除息後)的均價,減持7550萬股、239.03萬和570.97萬股,累計套現6.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16年5月6日,除權除息日則為2016年5月9日,距離股東第一次拋售股票才三天。

不過,在2016年從嚴監管的環境下,這種高送轉炒作加股東減持的“套利套路”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警覺。

2016年,深交所曾兩度修訂“高送轉”公告格式,在其去年11月24日的修訂版本中明確規定,披露高送轉時必須披露業績預告、原則上不支持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公司高送轉、公司有責任向重要股東問詢六個月內減持計畫等多項內容。

上交所也於去年11月25日通過官博表示,將緊盯“高送轉”市場炒作苗頭,從嚴監管股權轉讓相關概念公司,防範和抑制過度投機炒作,並從“核程式”、“明動機”、“問減持”、“查內幕”四個角度嚴查“高送轉”。

記者不完全統計的117家高送轉企業中,大多實現了業績增長,出現虧損的企業為0。除了安信信託之外,其餘的上市公司都對股東未來6個月是否有增減持計畫進行了說明,

據公開資料顯示,安信信託於今年2月27日發佈了《2016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將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6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股轉增1.2股。但翻看安信信託此前的公告,除了在2月9日發佈的《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資料》中提及《2016 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預案》外,其他地方均未提及“高轉送計畫”,公司也並未就股東及董監高的增減持計畫進行相關資訊披露。

有意思的是,儘管披露的減持時間範圍長達六個月,但部分上市股東卻已按捺不住,早已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減持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披露高送轉預案的企業中,已經有五家上市公司股東開始減持股票,分別是國瓷材料、和邦生物、永利股份、天龍股份和雲意電氣(17.360, -1.46, -7.76%)。其中,雲意電氣的股東從發佈公告送轉預案到減持完畢,才花了不到三個月。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雲意電氣於2016年11月24日發佈公告,擬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8股,並表示控股股東(雲意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德展貿易)及董事高管(李成忠)將在未來6個月內分別減持不超過560萬股、220萬股和200萬股,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4.32%。

公告披露後,雲意電氣股票連續拉出四個漲停板,截止3月17日收盤,公司股票上漲了118.46%。

到2017年2月21日時,上述三名股東已經通過大宗商品交易將股票全部減持完畢,其中雲意科技分別以63.63元和55.41元的均價減持264和196萬股,套現2.77億元,德展科技和李成忠以55.41元的均價分別拋售220萬股、200萬股,獲利1.22億元和1.11億元。

同樣的,在2016年11月18日發佈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的天龍集團實際控制人馮毅,不到一個月(2016年12月7日)便將擬減持的2760萬股全數套現。

10股送轉10股以上的有114家,10送轉20股以上的有38家。更有9家上市公司的送轉分配方案是10股送轉30股以上,這數量已超歷年之和。

而翻看往年資料,以2014年度業績、2015年度業績進行10股送轉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只有11家、49家,同期高送轉比例超過3倍的更是寥寥無幾。

送轉比例的逐年攀升,背後是高送轉炒作的變形軌跡。張偉介紹,最開始市場炒作高送轉,是看重填權行情。“實施高送轉後,公司股價會對應比例下調。”一開始投資者還比較理性,預期公司股價未來會在業績的提升下繼續上攻,所以參與。但後來,A股進入了送轉比例越高、公司股價炒作越厲害的“非理性”階段。

“A股典型的散戶市場特徵此時暴露無遺。”張偉指出,送轉比例越高似乎就是送得越多,股價對應下調得越多似乎就顯得越便宜,“在這種典型的散戶心理作用下,高送轉已開始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

張偉口中的畸形發展指的是上市公司高送轉各種套路頻出:

“一方面,有公司或想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來提升流動性,或提升公司形象,這點無可厚非;但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完全是覬覦高送轉對股價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護重要股東股東減持,或配合激勵物件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而忽視基本面的發展。”

不過,在華南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看來,今年以來送轉比例的繼續攀升並不僅僅是上述原因。“監管部門發佈的再融資新規影響很大,不排除有公司發佈超高比例高送轉是為了應對新規。”

2月17日,證監會頒佈再融資新政,新政的一條主要內容就是非公開發行規模不超過總股本的20%。

“為了破解20%的限制,提高股本總量將成為許多上市公司的解決路徑之一。”華中某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釋,“高送轉”是最簡單粗暴的途徑,“一個10送30下來,總股本就直接翻了三倍,以前新發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可能達到40%,現在就只占比10%,不受到新規限制。”

“與現在動輒數億、數十億的再融資相比,20%的股本比例限制對上市公司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上述董秘透露,據其瞭解,已有公司為了以後定增方便,在謀劃甚至已經開始實施高送轉來做大總股本。

優勝劣汰趨勢將持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淨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既不影響投資者實際權益,也不代表公司盈利水準的提升。

“高送轉比例攀升對公司基本面並沒有太多幫助,投資者也應引起警惕。”一位券商人士指出,公司若計畫大規模擴張股本,除具備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金充足的條件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高成長性,否則將面臨下一年度因淨利潤增長與股本擴大不同步而降低每股收益的風險。

為了防範風險,監管層也一直在引導投資者從簡單的高送轉炒作回歸到公司基本面的判斷上來。以滬深交易所為例,在發給高送轉公司的問詢函中,除了會關注公司是否搭配有減持計畫、有無不當市值管理意圖,往往還會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增長是否與股本擴張相匹配的問題。

以滬深交易所為例,在發給高送轉公司的問詢函中,除了會關注公司是否搭配有減持計畫、有無不當市值管理意圖,往往還會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增長是否與股本擴張相匹配的問題。

“從如今的市場環境來看,情勢顯然正在發生巨大轉變,投資者對高送轉的認知已經明顯提升。”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指出,這一方面與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有關,一方面也與A股投資理念更加成熟有關。

“高送轉作為股價催化劑的作用正在被大大弱化,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推出的合理高送轉會受到投資者追捧,而一些伴隨股東減持計畫的高送轉則直接產生了負面效應。”張偉表示,“這說明市場已經在理性篩選標的,高送轉在回歸公司基本面的基礎上,已呈現出‘優勝劣汰’的趨勢。”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高送轉頻遭交易所問詢監管,但畢竟沒有真正戴上“緊箍咒”,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規範方式。比如,將上市公司高送轉比例與公司的業績增長幅度相掛鉤。“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長10%,則上市公司股權擴張的比例也可以確定為10%,以此類推。”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為了避免上市公司業績暴漲暴跌給上市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可以給上市公司每年的股本擴張幅度規定一個上限。“這樣一來,上市公司也就很難濫用高送轉了,尤其是業績虧損公司,根本就不能進行高送轉,高送轉的各種套路也就玩不轉了。”(中國證券報)

揭開高送轉蓋頭:玩套路難以為繼

投資人看待高送轉的眼光變了。

3月20日,網宿科技下跌1.6%,這是其公佈高送轉方案後五個交易日裡的第四次收跌。網宿科技是近期多家施展“高送轉+減持”套路的上市公司中的一員。

有知情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上市公司可以圍繞高送轉施展的套路多種多樣:部分公司覬覦高送轉對股價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護重要股東減持,或配合激勵物件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而忽視公司基本面。甚至不排除有公司發佈超高比例高送轉方案是為規避再融資新規做鋪墊。

在監管部門持續亮劍、投資者認知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缺乏業績成長支撐甚至配合股東減持的高送轉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

3月20日,網宿科技下跌1.6%,這是自發佈“10轉增20派2.5元”的高送轉方案後五個交易日裡的第四次收跌,一周累計跌幅已達16.34%。3月13日晚,網宿科技在預期一季度業績下滑0%-30%的同時推出“高送轉+減持”方案,次日股價一度觸及跌停,後一日再度大跌4.31%。

在網宿科技之前,已有多家公司披露“高送轉+減持”後,股價遭遇下跌。如贏時勝1月12日推出“高送轉+減持”方案時,也曾經遭遇市場拋售,1月13日、1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股價幾近跌停。而新易盛、中文線上、凱撒文化、利歐股份等公司預案披露之後的累計跌幅均在15%以上。

與網宿科技連續下跌待遇不同的是,3月20日,凱中精密早盤就封死漲停。就在前一天晚上,該公司公佈2016年年報,期內實現營收11.12億元,同比增長26.42%;淨利潤1.23億,比上年增長34.7%。該公司宣佈,擬10轉10派2.78元。去年11月24日上市的凱中精密,因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持股份尚在限售期,所以不存在預案披露後6個月內的減持計畫。

除凱中精密,還有多家上市公司並未走“高送轉+減持”的套路,在方案出臺後股價迎來上漲,如北特科技、新宏澤等,至今漲幅都在20%以上。

“網宿科技遭遇大跌,除配套減持外,還與公司業績預期下滑有關。”一位市場人士認為,投資者看待高送轉的眼光已恢復理性,“高送轉+減持”的行為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而符合公司成長價值的高送轉受到青睞。

不僅是投資者理性在恢復,上市公司看待高送轉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在參與高送轉的公司數量下降。雖然距離2016年報披露視窗關閉尚有一個多月,但從目前情況可以大致看出高送轉的變化趨勢。以深市為例,資料顯示,截至3月17日,深市上市公司根據2016年度業績進行高送轉的為101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降24%。

在持續的強監管下,高送轉“熱度”早已呈現降溫趨勢。資料顯示,滬深兩市2015年進行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數量就較2014年明顯減少。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預計,未來監管層繼續加強高送轉監管是大概率事件,這有助於提升市場對高送轉題材的認知,高送轉難再成為各種套路的“障眼法”。

數字遊戲暗中與新規博弈

雖然參與高送轉的上市公司數量呈下降態勢,但送轉比例逐年攀升。“數字遊戲越玩越瘋狂!”張偉(化名)如是評價當前A股高送轉現象。

“最開始市場還沒有高送轉概念,實行送轉的公司不多,送轉的股份比例也較低,一般是10送轉3左右。”有20多年“股齡”的張偉是深圳一家投資公司總經理,對A股高送轉的發展變遷有著深刻認識,“後來送轉股份數量逐漸上去,市場才有了高送轉概念。但很長時間內,上市公司將10送轉10視為約定俗成的上限。”

不過,這種情況早已被打破,而且送轉比例一步步攀上新高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20日,兩市共有440家上市公司發佈2016年報,其中公佈10股送轉10股以下預案的上市公司有42家,10股送轉1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14家,10股送轉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8家。更有9家上市公司的送轉分配方案是10股送轉30股以上。

而翻看往年資料,2014年度、2015年度進行10股送轉2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只有11家、49家,同期進行10股送轉30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寥寥無幾。

送轉比例的逐年攀升,背後是高送轉炒作的變形軌跡。張偉介紹,最開始市場炒作高送轉,是看重填權行情。“實施高送轉後,公司股價相應下調。”張偉說,一開始投資者比較理性:預期公司股價會在業績提升下上攻,所以參與。但後來,A股進入送轉比例越高,公司股價炒作越厲害的非理性階段。“A股典型的散戶市場特徵此時暴露無遺。”張偉說,送轉比例越高似乎就是送得越多,股價對應下調得越多,似乎就顯得越便宜,“在這種典型的散戶心理作用下,高送轉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

他口中的畸形發展指的是上市公司圍繞高送轉施展各種套路:有公司想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來提升流動性,或提升公司形象,這點無可厚非;部分公司覬覦高送轉對股價的大幅拉升作用,或掩護重要股東減持,或配合激勵物件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而忽視公司基本面。

不過,在華南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看來,今年以來送轉比例的繼續攀升並不僅僅包括上述原因,“監管部門發佈的再融資新規影響很大,不排除有公司發佈超高比例高送轉是為了規避新規。”

2月17日,證監會頒佈再融資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非公開發行規模不超過總股本的20%。

“為了破解20%的限制,提高股本總量成為許多上市公司的解決路徑之一。”華中某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釋,“高送轉”是最簡單粗暴的途徑,“一輪10送30下來,總股本就增加3倍,以前新發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可能達到40%,現在就只占比10%,不受新規限制。”

“與現在動輒數億元、數十億元再融資相比,20%的股本比例限制對上市公司影響非常大。”上述董秘透露,據其瞭解,已有公司為了以後定增方便,在謀劃甚至已經開始實施高送轉,以此做大總股本。

“優勝劣汰”趨勢將持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淨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盈利能力也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既不影響投資者實際權益,也不代表公司盈利水準的提升。

“高送轉比例攀升對公司基本面沒有太多幫助,投資者應引起警惕。”一位券商人士指出,公司若計畫大規模擴張股本,除具備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金充足條件外,還需要具備一定高成長性,否則將面臨下一年度因淨利潤增長與股本擴張不同步而降低每股收益的風險。

事實上,監管層一直在引導投資者從簡單粗暴的高送轉炒作回歸到對公司基本面的判斷上來。以滬深交易所為例,在發給高送轉公司的問詢函中,除關注公司是否搭配有減持計畫、有無不當市值管理意圖,往往還會重點關注公司業績增長是否與股本擴張相匹配的問題。

“從如今的市場環境來看,形勢顯然正在發生巨大轉變,投資者對高送轉的認知度明顯提升。”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指出,一方面與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有關,另一方面與A股投資理念更加成熟有關。

“高送轉作為股價催化劑的作用正在被大大弱化,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推出的合理高送轉會受到投資者追捧。而一些伴隨股東減持計畫的高送轉則直接產生了負面效應。”張偉表示,“這說明投資者已在理性篩選標的,在回歸公司基本面的價值取向上,高送轉已呈現‘優勝劣汰’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高送轉頻遭交易所問詢,但畢竟沒有真正被念“緊箍咒”,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規範方式。比如,將上市公司高送轉比例與公司業績增長幅度掛鉤。“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長10%,則上市公司股權擴張的比例可以確定為10%,以此類推。”上述私募人士表示,為避免上市公司業績暴漲暴跌給上市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可以給上市公司每年的股本擴張幅度規定上限。“這樣一來,上市公司就很難濫用高送轉,尤其是業績虧損公司,根本不能進行高送轉,各種套路也就玩不轉了。”(中國證券報)

問詢高送轉 直擊三大要害

年報披露前後向來是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高峰期。與往年不同的是,近日多家公司的高送轉方案引發監管部門強烈關注。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滬深兩市針對高送轉下發的監管函後發現,重點關注的問題有三類:高送轉利潤分配方案是否與公司盈利能力相匹配,公司如何防範內幕交易,高送轉之後是否有減持計畫。

“較真”分配合理性

上市公司高送轉已然成為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近日包括天神娛樂、永藝股份、凱龍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高送轉方案引發監管部門問詢。

3月15日,天神娛樂披露《關於2016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的預披露公告》,擬以201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

深交所隨即對此表示關注,要求天神娛樂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公司發展階段、經營模式、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未來發展戰略等因素,充分說明上述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深交所還要求天神娛樂補充披露本次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前三個月內投資者調研的詳細情況;上述利潤分配預案是否經過財務測算,是否超過公司可分配範圍等事項。

此前,音飛儲存公告稱,其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要求音飛儲存對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原因等進行補充披露。上交所認為,音飛儲存擬進行的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式將使公司股本規模大幅擴張兩倍,公司股本擴張速度與實際經營規模和業績提升之間存在較明顯的不相匹配狀況。要求音飛儲存董事會以及控股股東補充說明超比例擴張股本的考慮及其合理性;除已披露理由外,是否存在提議和通過高送轉的其他考慮。

除關注高送轉利潤分配方案的合理性,監管部門嚴控實施高送轉過程中通過資訊合謀操縱市場的行為。以北緯通信為例,其披露“10轉12派1.1”高送轉方案後,深交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要求北緯通信補充披露上述利潤分配預案的籌畫過程、保密及防範內幕方面的工作;預披露前三個月內,公司接受投資者調研的詳細情況等。另一家上市公司凱龍股份披露高送轉方案後,亦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充分說明上述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並補充披露上述利潤分配預案的籌畫過程,並要求及時報送內幕資訊知情人買賣股票的自查報告。

規範股東減持套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上市公司借高送轉拉抬股價,從而“掩護”重要股東套現行為屢見不鮮,高送轉“掩護”減持成為監管重點。

據wind資料統計,根據預案公告日,截至3月20日已經有不少於71家公司年度送轉比例不低於每10股送轉5股,其中至少20家公司發佈了重要股東減持計畫。如和邦生物,其控股股東和邦集團表示,擬在未來6個月內根據市場情況,擇機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7%。對此,上交所向其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解釋股東提議“高送轉”與其減持計畫之間的關係,並請其明確回復“是否存在配合減持的考慮”。

再如永藝股份,其計畫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式每10股轉增股本15股。3月10日,永藝股份公告稱,公司3月9日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一方面,上交所要公司結合行業發展態勢,補充說明公司股本擴張規模是否與最近3年的業績增幅相匹配;另一方面,上交所認為公司董事在未來6個月內計畫減持不超過49.22萬股,減持目的不夠明確,以及需要其說明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否與其他董事有不同意見。

近期,監管頻頻強化高送轉資訊監管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股價炒作之風,維護了市場穩定,保護了中小投資者利益。3月17日,上交所說明近期針對上市公司監管的重點工作,指出對高送轉行為實施專項治理,強調要講清合理性,揭示利益鏈條,披露主要股東,董監高等利益主體前期股票買賣情況和未來減持計畫,同步從嚴規範高送轉提議和決策程式,督促公司審慎決策。(中國證券報)

高送轉癌變大面積擴散:近四成公司大股東擬在半年內減持

暖春三月,作為年報披露的密集期,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隨之而至。不過,隨著高送轉的日益盛行,轉股和送股作為一種常見的紅利卻悄然變味,甚至由餡餅變為陷阱。

高送轉成大股東減持遮羞布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3月19日已經有4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度分紅送轉預案,其中,117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送轉預案,擬每10股送轉10股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117家上市公司中,有46家持股5%以上股東或董監高明確表示將在送轉預案披露後的6個月內減持股票,也就是說將近四成的高轉送概念股將被董監高拋售。

從往年的資料來看,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2014年和2015年發佈在年度報告期中實行送轉方案,每十股轉增10股及以上的企業分別達到了281家和322家。其中,在年報披露後6個月內董監高出現減持行為的分別達到了131家和90家,分別占比46.62%和27.95%。

相比之下,儘管2016年度高送轉分紅上市公司數量有較2015年度有所下降,但持股5%以上大股東或董監高有減持意願公司占比則顯著上升,從上年一度的27.95%上升至39.32%。

目前,擬減持股份數量最多的是和邦生物,其控股股東擬減持3億股,減持數量占總股本比例達到了7.47%。

除此之外,擬減持最大數額達到千萬股的企業還有合力泰(8225萬股)、海利得(5043.85萬股)、天龍集團(4712.28萬股)、兆馳股份(3995.31萬股)等九家上市公司。

時至今日,高送轉利潤分配已經淪落為赤裸裸大股東減持套現的遮羞布。

嚴查高送轉難阻洶湧套利

作為A股市場上的週期性題材,高送轉相關題材每逢年報和中報發佈期,就會受到市場資金的炒作追捧。往年上市股東借高送轉行情,減持股票套現的情況並不少見。

如在去年年報披露期間,曾實行高送轉的企業——天廣消防(現改名為“天廣中茂”),其在2016年1月19日發佈的《關於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預披露公告》中以每10股轉增10股送2股,並稱:“截至目前,公司暫未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減持公司股票的計畫。”

結果不到三個月(2016年4月6日),公司卻發佈了控股股東陳秀玉擬減持不超過4200萬股的公告。

其後,陳秀玉分別在2016年5月12日、5月17日和5月24日分別以7.76元、8.90元和9.50元(除權除息後)的均價,減持7550萬股、239.03萬和570.97萬股,累計套現6.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16年5月6日,除權除息日則為2016年5月9日,距離股東第一次拋售股票才三天。

不過,在2016年從嚴監管的環境下,這種高送轉炒作加股東減持的“套利套路”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警覺。

2016年,深交所曾兩度修訂“高送轉”公告格式,在其去年11月24日的修訂版本中明確規定,披露高送轉時必須披露業績預告、原則上不支持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公司高送轉、公司有責任向重要股東問詢六個月內減持計畫等多項內容。

上交所也於去年11月25日通過官博表示,將緊盯“高送轉”市場炒作苗頭,從嚴監管股權轉讓相關概念公司,防範和抑制過度投機炒作,並從“核程式”、“明動機”、“問減持”、“查內幕”四個角度嚴查“高送轉”。

記者不完全統計的117家高送轉企業中,大多實現了業績增長,出現虧損的企業為0。除了安信信託之外,其餘的上市公司都對股東未來6個月是否有增減持計畫進行了說明,

據公開資料顯示,安信信託於今年2月27日發佈了《2016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將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6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股轉增1.2股。但翻看安信信託此前的公告,除了在2月9日發佈的《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資料》中提及《2016 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預案》外,其他地方均未提及“高轉送計畫”,公司也並未就股東及董監高的增減持計畫進行相關資訊披露。

有意思的是,儘管披露的減持時間範圍長達六個月,但部分上市股東卻已按捺不住,早已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減持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披露高送轉預案的企業中,已經有五家上市公司股東開始減持股票,分別是國瓷材料、和邦生物、永利股份、天龍股份和雲意電氣(17.360, -1.46, -7.76%)。其中,雲意電氣的股東從發佈公告送轉預案到減持完畢,才花了不到三個月。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雲意電氣於2016年11月24日發佈公告,擬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8股,並表示控股股東(雲意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德展貿易)及董事高管(李成忠)將在未來6個月內分別減持不超過560萬股、220萬股和200萬股,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4.32%。

公告披露後,雲意電氣股票連續拉出四個漲停板,截止3月17日收盤,公司股票上漲了118.46%。

到2017年2月21日時,上述三名股東已經通過大宗商品交易將股票全部減持完畢,其中雲意科技分別以63.63元和55.41元的均價減持264和196萬股,套現2.77億元,德展科技和李成忠以55.41元的均價分別拋售220萬股、200萬股,獲利1.22億元和1.11億元。

同樣的,在2016年11月18日發佈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的天龍集團實際控制人馮毅,不到一個月(2016年12月7日)便將擬減持的2760萬股全數套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