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黃磊,別用躁動的心做深夜的食堂

“嗨!今兒這腰子不錯嘿!”

“老闆, 再來兩箱啤酒, 快快!”

“別在這兒吐, 要吐去邊上!”

... ...

夜深以後, 路邊的蒼蠅館子裡, 巷子裡的大排檔中, 啤酒烤串、人聲鼎沸、天南海北、胡吃海侃... ...這才是我們所認識的“深夜食堂”

這裡有:

握著黑毛巾擦著汗的老闆, 在那烤串烤菜烤腰子, 煙氣肆溢;

背後一群金鏈大哥, 在臉紅脖子粗地叫, 不喝就不給我面兒;

禿頂中年, 吹著啤酒討論中東局勢, 美國割裂打進臺灣;

創業逼咬著2元的烤串, 口齒含糊地聊著A輪、B輪、上億融資;

扯開領帶的襯衫男說, 狗日的房子我真買不起, 不行就散!

... ...

深夜食堂, 我們看到的都是尷尬

《深夜食堂》這部劇最初是日本同名漫畫改編的劇, 主題兩個, 一是飲食, 有各色各樣的日本料理;二是治癒, 一個酷酷的老闆和各色客人, 帶出了人生百態、酸甜苦辣。

這片子適合在喧囂淡去的夜晚靜靜的看, 每一集都像述說著人生百味, 讓我們在浮躁的都市生活裡重新尋找自我。

日版很火, 有人就照抄了一個中國版。

中國版《深夜食堂》才播兩集, 就迎來了一邊倒的吐槽, 號稱請來半個娛樂圈, 又有號稱深諳日劇改編的蔡導, 豆瓣評分卻只有2.4。

在影視市場如此火爆的中國, 隨便一個劇本, 隨便拉上幾個流量小鮮肉, 隨便找個地方拍幾段, 隨便找個檔期一播, 輕鬆就能上億!

雖然在很多情況下, 我看不懂當下的電影, 也看不懂當下的市場。 但在這麼火的市場, 還搞成這樣, 那就真的尷尬了。

問題出在哪裡?

故事不是中國人當下的故事,

生活不是中國人當下的生活, 彆彆扭扭的像個仿照日式居酒屋憑空捏造出來的來歷不明的奇怪空間;要麼像是一群中國大明星在照著日版《深夜食堂》練習自己稚嫩的演技。

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於淮北則為枳

盯著這一部片子聊, 就成了重複各家批評, 我懶得幹這個事情。

更開闊一點看這個事情, 失敗的根源, 往淺了說, 用炒快錢、熱錢的思路根本拍不出淡淡的片子;往深了說, 本來文化就不同, 同樣的範本和故事根本就無法獲得共鳴。

日本料理, 是鮮的、冷的、清淡的, 承于道家文化, 像水, 溫潤綿長;中國吃食, 講究煎炒烹炸燜溜熬燉, 吃得滿口流油、火辣滾燙, 更像中國的傳統文化, 像火, 雖中正而雜亂。

日料是水, 中餐是火, 食物塑性, 皆有淵源。

在當今這片熱土, 流動著全球大部分的熱錢, 刮著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大風, 洶湧著最火熱的互聯網改造浪潮, 吃著最熱辣的食物, 望著增幅最快的樓價, 你和我談淡淡的生活?

沒想到, 這次撞牆上了。

從片子的對比, 從飲食的對比, 讓我忍不住引申到一個辯題,為什麼現在從國家到民間都在號召“匠人精神”和“情懷主義”?

一般來說,缺什麼才講什麼。

吃著火鍋唱著歌,談著匠心數著錢

關注的人中,講“匠心”和“情懷”的人最多的,就是老羅。

拿2017年錘子手機的發佈會來說,我注意到兩點:第一,開講比預定時間遲了20分鐘以上;第二,堅果Pro的宣傳詞是“漂亮得不像實力派”。我就想,這傢伙快要露餡了,情懷論很快就會說不下去。

果然,在老羅一邊兜售各種顏色版本的堅果手機的同時,網上對於老羅一直強調的品控、質感提出了大量的質疑。

相對手機而言,我更喜歡他說的相聲。

別人80多歲的壽司名家小野先生做了幾十年壽司,談起做菜會羞澀的說,“我也只是個剛入門的小學生”。簡單扒一扒老羅的經歷,賣過二手書、倒賣過走私車、做過新東方的老師,講過成功學,但是從來沒有做過任何與手機相關的事情,那大家又基於什麼,相信他能做出來一部無比牛逼的手機?!

毫無疑問,這是老羅特有的行銷策略!同屬相聲界的郭先生說,誰只要和你談情懷,那絕對是個騙子!兩位同行的互掐我不評論,但我想,常常掛在嘴邊的,那應該不是情懷。

在領英(LinkedIn)2014年發佈的報告中稱,大部分中國人工作不到一年半就準備要跳槽,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的平均時間是34個月(這些年應該會更短),其中一半時間是處在心裡癢癢著跳槽,時不時見個獵頭、面個試的狀態下度過的;美國的資料是56個月,而大部分日本人一輩子就幹一份工作。

所以,在當下經濟火熱的中國,每個人都在吃著火熱、想著跳槽、談著創業,又如何孕育“工匠精神”呢?放眼望去,誰不是一邊兜售情懷,一邊點著鈔票?誰又不是一邊喊著匠心,一邊找著工作?

躁動的心,根本做不了寧靜的事。

看清世界,做好自己。

最後,小匯向各位推薦充滿匠心的課程,涉及薪酬績效、人力成本、管理效能、合夥制度、勞動法律等各方面,幫助你成為一枚專業的HR。課程排期如下,報名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讓我忍不住引申到一個辯題,為什麼現在從國家到民間都在號召“匠人精神”和“情懷主義”?

一般來說,缺什麼才講什麼。

吃著火鍋唱著歌,談著匠心數著錢

關注的人中,講“匠心”和“情懷”的人最多的,就是老羅。

拿2017年錘子手機的發佈會來說,我注意到兩點:第一,開講比預定時間遲了20分鐘以上;第二,堅果Pro的宣傳詞是“漂亮得不像實力派”。我就想,這傢伙快要露餡了,情懷論很快就會說不下去。

果然,在老羅一邊兜售各種顏色版本的堅果手機的同時,網上對於老羅一直強調的品控、質感提出了大量的質疑。

相對手機而言,我更喜歡他說的相聲。

別人80多歲的壽司名家小野先生做了幾十年壽司,談起做菜會羞澀的說,“我也只是個剛入門的小學生”。簡單扒一扒老羅的經歷,賣過二手書、倒賣過走私車、做過新東方的老師,講過成功學,但是從來沒有做過任何與手機相關的事情,那大家又基於什麼,相信他能做出來一部無比牛逼的手機?!

毫無疑問,這是老羅特有的行銷策略!同屬相聲界的郭先生說,誰只要和你談情懷,那絕對是個騙子!兩位同行的互掐我不評論,但我想,常常掛在嘴邊的,那應該不是情懷。

在領英(LinkedIn)2014年發佈的報告中稱,大部分中國人工作不到一年半就準備要跳槽,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的平均時間是34個月(這些年應該會更短),其中一半時間是處在心裡癢癢著跳槽,時不時見個獵頭、面個試的狀態下度過的;美國的資料是56個月,而大部分日本人一輩子就幹一份工作。

所以,在當下經濟火熱的中國,每個人都在吃著火熱、想著跳槽、談著創業,又如何孕育“工匠精神”呢?放眼望去,誰不是一邊兜售情懷,一邊點著鈔票?誰又不是一邊喊著匠心,一邊找著工作?

躁動的心,根本做不了寧靜的事。

看清世界,做好自己。

最後,小匯向各位推薦充滿匠心的課程,涉及薪酬績效、人力成本、管理效能、合夥制度、勞動法律等各方面,幫助你成為一枚專業的HR。課程排期如下,報名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