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影向標|《美女與野獸》:懷著童心去看童話,生活在陽光裡

影向標週末版-第八十三期:

評《美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得分6.0分

1. 劉宇清:7分

電影學者, 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如果用世俗或者世故的眼睛去看童話, 你會發現到處都是評論專家提前劇透的“熱點”或者“亮點”, 比如:人與獸, 彎與直……有時候, 你甚至會恍惚覺得, 專家真膩害, 明察秋毫, 鞭辟入裡!可是這樣, 童話裡的幻想沒了, 浪漫沒了, 看電影最直接的快樂也沒了。

與前段時間的La La Land一樣, Beauty and Beast也有豐富的前文本和潛文本,

但不管是科克托的“先鋒”版還是上世紀的動畫版, 都不會掩蓋真人版的努力和光芒。 Tale as old as time, true as it can be, 迪士尼對經典改編或者翻拍, 充滿尊重與誠意, 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值得珍視。 懷著童心去看童話, 感覺永遠生活在陽光裡。

2. 韓松落:7分

作家, 影評人。

和《灰姑娘》一樣, 《美女與野獸》也有一個舞會之夜, “舞會之夜”是這類故事的必然高潮, 少女在全世界的欺淩和敵意中, 握著一個秘密的珍寶, 只待那樣一個舞會到來, 她一出現就豔驚全場, 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她們此前的故事, 無論父親的慈愛, 還是王子的等待和追尋, 其實都是鋪墊, 這個故事的重點, 就是舞會之夜, 就是她向著全世界的驚豔亮相。 但要把故事順利地推進到“舞會之夜”,

讓“舞會之夜”的情緒正好, 所需要的心力, 也並不簡單。 《美女與野獸》很好地完成了這個推進。

3. 獨孤島主:7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 選片人。

依靠一種深入腦海的集體回憶博取好感, 但手法是高級的, 最突出部分是將這場愛情掛在了對“讀書無用”的嬉笑怒駡之上, 連帶著所有的飛天遁地都有了全新的意義, 召喚的不僅僅是童話情感, 更是世俗的各種坦蕩胸懷。

4. 妖靈妖:7分

電影文化工作者。

根據迪士尼動畫經典翻拍, 劇作上對人物性格和關係的增補甚為關鍵, 一眾英倫戲精上演的歌舞帽子戲法精彩不斷, 可惜男女主角一路火花欠奉。

5. 劉起:6分

電影學博士, 電影雜誌編輯。

可能這部電影的受眾確實是女性, 以至於我有一種奇怪的觀影感受——無聊與乏味同時混雜著感動與愉悅。

無聊感來自於影片節奏與想像力的平庸, 尤其是前20分鐘一些次要人物的情節和歌舞段落, 太拖遝冗長。 視覺華麗唯美, 但缺乏想像力和創新性, 基本是91年版動畫的複刻。

擬人化的燭臺、鐘錶和茶壺雖然來自老版, 但角色性格更豐滿, 情感更動人, 比主角出彩。 邀請貝兒吃飯的歌舞段落致敬了巴斯比·伯克利和《雨中曲》, 還是比較賞心悅目。 女主角熱愛讀書的設定在新版中被加強, 也是女性主義在迪士尼動畫的高揚, 但這一設置反而使情感動機更模糊, 導致貝兒看到書房的瞬間, 讓人感覺她不是愛上了野獸, 而是愛上了他的書房。 在劇作上設置男女主角共同的心理創傷(母親過世)作為情感契機,

但沒有足夠的鋪墊, 成了概念先行, 有些多餘。

6. magasa:6分

這是一個矛盾的文本, 野獸綁架美女, 要讓她愛上自己, 從而解脫自身的詛咒, 這是一個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 不過原版動畫卻是迪士尼歷史上著名的女性角色經典, 真人版更有好萊塢著名的女權主義者艾瑪·沃森的加入, 所以我們就見證了原來的經典童話是如何一步步被平衡、改寫成女權文本的。 這是影片最主要的一個看點, 其他就沒什麼了。

7. 桃桃林林:6分

迪士尼的經典翻拍, 仍然沿用了當年動畫片版本的歌舞片形式以及多首經典歌曲, 這也是唯一的可看之處, 因為它可以讓你喚起曾經的美好回憶。 除此之外, 本片可看處並不多, 不過是用更漂亮的服裝與特效包裝出的一個無趣的故事,相比原版還要拖遝和缺乏感染力。與其看這個,倒不如看一遍原版動畫。

8. 汽車大師:6分

電影撰稿人。

除了賺錢沒什麼其他意義的翻拍,少了動畫的寫意與流暢,本可用看真人表演來補,但艾瑪·沃森美得沒有棱角,野獸的動作捕捉臉離鮮活生動還是隔了那麼一層窗戶紙。不過主題歌前奏弦樂一響起,瞬間讓我覺得這兩小時不是在浪費時間,阿蘭·曼肯才是“迪士尼復興”的首功之臣。

9. 西派克:6分

娛票兒電影原創內容主編,曾任職於《看電影》雜誌、《數碼娛樂DVD導刊》雜誌。

修補了動畫版幾處不合理的情節。但兩位主角表演過於僵硬,相同的情節和臺詞表現總差動畫一截。一大半功勞都要記在當年阿蘭·曼肯和霍華德·阿什曼(用生命)創作的經典音樂上。新加的三首歌有些格格不入,還不如把刪掉的“Human Again”再加回去。

10. 迷影蘭波:6分

電影從業人員。

迪士尼每部改編成真人的童話裡,總有個想像力超級驚豔的CG場面加分,上一部是《灰姑娘》裡的南瓜馬車,這一部則是城堡晚宴。

11. 大旗虎皮:6分

北京大學教授。

對於完全被法國黑白原版的人物和美學設定說服的人來說,很難完全接受如此華麗和類型片化的改編。

12. 秦婉:5分

鳳凰電影策劃。

無論劇情處理,還是技術層面對動畫版的還原,都過於傳統,就連歌舞運鏡都缺乏快感,反倒拉慢了節奏。而為了政治正確加入的黑人、同性戀元素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作為新一代迪士尼公主,貝兒開場聰明獨立想要出去看世界的設定,在後面完全消失,難道外面的世界就是富二代的大書房麼?艾瑪·沃森推掉《愛樂之城》花同等精力演了這部,對比過於慘烈。相比石頭姐,她音色是清亮很多,氣質是更適合演公主一些。由於主場景野獸城堡本身設計就以陰暗為主,加上國內銀幕的燈泡亮度,整體3D效果非常昏暗。

13. 徐元:3分

電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主編、時光網及《大眾電影》副主編,現為《人間電影大炮》製作人。

基本上就是老外以非常高的“工業標準”炮製的相當於我們的《澳門風雲》一類的貨色。而且,鼓搗這類電影,還不是為了電影院的那點票房,而是要把各種衍生品貼上新形象,再賣個十幾二十年。所以,“好萊塢”最讓人討厭的那一面,在這類最腐朽不堪的電影上,體現得最淋漓盡致了。

編輯:Chealsea

不過是用更漂亮的服裝與特效包裝出的一個無趣的故事,相比原版還要拖遝和缺乏感染力。與其看這個,倒不如看一遍原版動畫。

8. 汽車大師:6分

電影撰稿人。

除了賺錢沒什麼其他意義的翻拍,少了動畫的寫意與流暢,本可用看真人表演來補,但艾瑪·沃森美得沒有棱角,野獸的動作捕捉臉離鮮活生動還是隔了那麼一層窗戶紙。不過主題歌前奏弦樂一響起,瞬間讓我覺得這兩小時不是在浪費時間,阿蘭·曼肯才是“迪士尼復興”的首功之臣。

9. 西派克:6分

娛票兒電影原創內容主編,曾任職於《看電影》雜誌、《數碼娛樂DVD導刊》雜誌。

修補了動畫版幾處不合理的情節。但兩位主角表演過於僵硬,相同的情節和臺詞表現總差動畫一截。一大半功勞都要記在當年阿蘭·曼肯和霍華德·阿什曼(用生命)創作的經典音樂上。新加的三首歌有些格格不入,還不如把刪掉的“Human Again”再加回去。

10. 迷影蘭波:6分

電影從業人員。

迪士尼每部改編成真人的童話裡,總有個想像力超級驚豔的CG場面加分,上一部是《灰姑娘》裡的南瓜馬車,這一部則是城堡晚宴。

11. 大旗虎皮:6分

北京大學教授。

對於完全被法國黑白原版的人物和美學設定說服的人來說,很難完全接受如此華麗和類型片化的改編。

12. 秦婉:5分

鳳凰電影策劃。

無論劇情處理,還是技術層面對動畫版的還原,都過於傳統,就連歌舞運鏡都缺乏快感,反倒拉慢了節奏。而為了政治正確加入的黑人、同性戀元素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作為新一代迪士尼公主,貝兒開場聰明獨立想要出去看世界的設定,在後面完全消失,難道外面的世界就是富二代的大書房麼?艾瑪·沃森推掉《愛樂之城》花同等精力演了這部,對比過於慘烈。相比石頭姐,她音色是清亮很多,氣質是更適合演公主一些。由於主場景野獸城堡本身設計就以陰暗為主,加上國內銀幕的燈泡亮度,整體3D效果非常昏暗。

13. 徐元:3分

電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主編、時光網及《大眾電影》副主編,現為《人間電影大炮》製作人。

基本上就是老外以非常高的“工業標準”炮製的相當於我們的《澳門風雲》一類的貨色。而且,鼓搗這類電影,還不是為了電影院的那點票房,而是要把各種衍生品貼上新形象,再賣個十幾二十年。所以,“好萊塢”最讓人討厭的那一面,在這類最腐朽不堪的電影上,體現得最淋漓盡致了。

編輯:Chealse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