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初創企業怎麼運用管理讓員工積極起來?

就創業做專案來講, 找到一個好的創業方向然後構建一個專案, 選擇好的行銷方式, 就可以開工, 比如開個小餐館。 但事實上, 一個項目的發展, 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任務的執行。 而執行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結果。 所以, 有時候儘管有好的思路好的專案, 但執行有問題或者團隊的人不給力, 那麼, 項目仍然做不好。

怎麼樣讓初創企業的員工積極性給調動起來呢?我們都知道, 員工為什麼要進公司?其實就是為了掙錢。 我們不要把每個人都想得像創始人一樣有情懷有抱負, 你不吃飯人家還要吃飯呢,

所以, 作為創始人, 別成天空談理想和未來目標, 咱來點實際的。

給員工設“等身股”。 也就是員工不需要掏錢就獲得的股份。 等身股啥意思呢, 直接意思就是每個月除了正常領取工資之外還可以分紅, 享受公司發展的利益。 利益均沾, 大家不再是老闆和員工的關係, 而是共同合夥, 老闆出錢大家出力, 賺的錢大家分。 這樣的一種關係。

但是, 這裡面有幾個技巧, 如果處理不好要鬧笑話。 第一就是獲得的門檻。 按道理是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合夥人資格, 獲得等身股, 但是, 絕不能輕易的一開始就給他們了(太容易獲得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不值錢)。 需要按照進入的時間長短, 貢獻大小來獲得。 比如公司除了老闆之外, 有總監一個,

部門經理2個, 普通員工40個。 我們規定, 憑這兩個條件才能獲得合夥人資格並享受分紅。 1, 進入公司滿兩個月(時間由創始人酌情設置, 根據公司的財力、狀況考慮)。 2, 按照貢獻大小, 在兩個月滿的月底, 總監經理一級由全體員工不記名投票, 按照貢獻大小推舉成為合夥人;員工則由全體管理人員投票, 按照貢獻大小推舉是否成為合夥人。 不能成為合夥人的, 考慮清退或者繼續留下, 繼續留下以及新員工在下一個兩個月之後進行推舉。

第二就是獲得分紅的時間。 銷售型企業可以設置半年為限, 比如說, 小紅公司是做網站的, 那麼, 就以公司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相比是否增長來進行分紅。 這個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講到過如何設置的問題。

在這裡就不再多說。 生產米粉的, 賣雜貨的, 小餐館、、、、、、這些都是屬於銷售型的企業, 都可以以半年作為時限來進行分紅計算。 而其他的不是銷售型企業的, 比如開髮型企業, 做APP的, 那麼在開發階段, 也就是還沒有進入銷售推廣期的時候, 可以以年度為時限;而一旦進入銷售期, 就可以以半年為時限進行核算。

比如一家高科技初創企業, 總投資10萬。 初始估值100萬。 此時用戶數為零, 銷售額為零。 設置總股本100萬, 每股一元。 投資股占60%, 身股占40%。 其中CEO一人為高級管理人員, 兩個部門經理, 4個普通合夥人。 設置持股比例為:4:3:3。 如果一年之後, 因為資料做得好, 收入資料也很可觀, 公司融資500萬, 出讓股份10%, 此時公司估值為5000萬。

這個時候, 每股由原來的一元增長到50倍,

也就是50元每股。 按照理論來說, 每個員工這時候是可以獲得50*3=150萬的。 但是, 互聯網公司要發展, 也要遇到很多風險, 所以, 我們從5000萬*40%中提取60%的發展保證金。 拿剩下來的作為分配。 剩下多少呢?5000萬*0.4*(1-0.6)=800萬。 普通合夥人占股30%, 也就是800*0.3=240萬。 而這個時候, 員工的總數增加到了40人, 也就是平均每人應拿到6萬。

當然了, 在對於高級管理人員的持股比例設置上其實可以更加科學。 可以修正為:在普通合夥人低於多少的時候, 高級管理人員和普通合夥人的持股比例是多少。 在普通合夥人高於多少的時候, 高級管理人員和普通合夥人的持股比例又是多少。 具體實例:普通合夥人小於或等於十人, 則高級管理人員、普通管理人員及普通合夥人的持股比例為4:3: 3,

當普通合夥人的人數大於十人而小於二十人的時候, 持股比例則改變為3:3: 4。 當普通合夥人大於二十人小於三十人的時候, 比例可以調整為2.5:2.5:5。 其實, 這些都只是一個例子, 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做微調的。 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 到後面普通合夥人所能夠得到的, 肯定非常的多。

人為利死鳥為食亡, 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真理。 咱們也別說什麼高尚不高尚, 都是俗人, 都要吃飯買房結婚生子旅遊什麼的。 就公司經營來說, 讓普通的合夥人獲得更多, 公司也會始終充滿積極主動性, 才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