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學大家王富仁:聊城是我永遠的精神故鄉

關注聊城晚報, 讀到大美聊城

國學大家王富仁:聊城是我永遠的精神故鄉

全媒體記者 林志濱

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 魯迅研究領域的兩座高峰之一,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頂尖學者, “新國學”概念的提出者研究者……這是聊城走出的大家王富仁的學術身份, 每一項都是響噹噹的稱號。

但, 王富仁先生堅持將把自己定位於一名“農民知識份子”, 在人生的奮鬥中, 從沒有忘記為廣大的農民做些事。 他說, 這與他來自農村有關。

“10歲前, 我一直生活在高唐縣琉寺鎮前屯村。 一生中無論經歷、地位如何變化, 我都沒有忘記故鄉。 故鄉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影響, 造就了我的一生。 ”3月18日, 王富仁先生接受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 深情回憶在聊城學習、工作、生活的往事, 稱“聊城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精神故鄉”。 數十年來, 王富仁先生與聊城眾多人士保持聯繫, 留下許多佳話美談。

今天, 我們將向您展現這位大家的情懷和品行。

恩情難忘:

學術研究起於聊城, 恩師有一長串名單

3月18日晚7時許, 全媒體記者如約電話採訪現居於汕頭大學的王富仁先生。

雖然年過七旬, 但王富仁先生話語鏗鏘有力, 鄉音未改。

他說, 他出生在高唐縣琉寺鎮前屯村,

10歲之前一直在那裡成長。 小學畢業後, 他考入聊城三中, 讀完初中、高中。

“聊城三中所有老師做學問的認真和嚴謹, 是我一生的榜樣。 我以後的發展, 是他們培養教育的結果。 ”王富仁先生說, 正是在聊城三中就讀期間, 他愛上了文學, 開始瞭解魯迅。 其間, 他讀完了《魯迅全集》《莎士比亞全集》《毛澤東選集》等, 這是他一生做學術研究的最初的基礎。 1962年, 他從這裡考入山東大學外語系。

王富仁先生說, 他要特別感謝當時聊城三中的老師們, 如牛其光、朱赤、史小平、董自立、張維良、米中、張山曆等。 尤其是張山曆老師, 在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時, 張老師給了他關鍵性的幫助。 沒有張老師, 就沒有他自己的今天。

1970年, 大學畢業後,

他被分到聊城四中擔任語文教師。 在這裡, 多位老師給予了他幫助, 如李連生、許尚賢等。 其中, 李連生老師成為他最要好的朋友, 在生活和工作上都給他幫助很大。

在聊城四中, 給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學生們。 當時, 學生們朝氣蓬勃的精神鼓舞了他感染了他。 近年每次回到聊城, 看到大家各有所成, 他便感到非常欣慰。

王富仁先生說, 目前, 他正在研究“新教師論”, 其中關於對教師的理解和認識, 便來源於在聊城四中近10年任教經歷。 這一段生活具有里程碑意義。 其間, 王富仁先生還認識了當時的聊城師範學院(現為聊城大學)文學系教授薛綏之先生。 “薛老師直接把我帶入到魯迅研究的道路上, 薛老師給我的鼓勵和幫助,

永遠無法忘懷。 ”他說, 他最初做學術研究, 就是在這時開始的。 該院宋益喬等人也給他較多幫助。

目前, 王富仁先生的很多親人生活在聊城, 姐姐和妹妹的家人等。 在他工作後重新求學時, 是這些親人幫他贍養雙親。 他說, 沒有這些親人的背後付出, 就沒有他後來的成就。

王富仁先生說, 在他各個成長階段, 家鄉的親友、師生都給了巨大的支持和鼓舞。 高唐是他的第一故鄉, 聊城是他的第二故鄉, 是他踏上人生開始的地方, “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精神故鄉”。

3月18日, 王富仁先生接受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 仍然關心著家鄉年青一代的成長並特意送上一句話:最重要的是要有追求, 有熱心, 關心社會, 努力創業。

桑梓情深:

多次回聊做學術交流,影響大批後生

數十年來,王富仁先生回家鄉的次數不很多,但始終與眾多家鄉人保持著聯繫。他們的交流留下了很多佳話美談。

王富仁先生愛抽煙是出了名的。一次,他的學生、聊城知名歌詞作家孫振春前往北京看望老師。“吃飯時,王老師囑咐我,一定少喝酒。我‘毫不客氣’地回敬說:王老師,你一定要少吸煙。說完,我們都會心地哈哈大笑起來。”孫振春回憶說。

聊城中醫專家金維良回憶說,“王老師的成就和魅力始終影響著我,使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在火車和飛機上出差,我也要讀一卷書或一本雜誌,使我在醫學學術方面收益頗豐。這與王老師曾經在昏暗的燈光下,多次培養指導我是分不開的。”

2001年,聊城作家于蘭前往北京拜訪王富仁先生。對這位大名鼎鼎的大家,她心中甚是忐忑。“但當我敲開王富仁先生在北師大住所的門時,眼前站著一位笑眯眯的長者,那麼平易近人,依稀就是家鄉人的本色。”于蘭回憶說。當時,王富仁先生的夫人請她到客廳坐下,給她倒茶。在這樣溫馨的環境下,于蘭請教了很多學術問題,王富仁先生均娓娓道來。

多年前,聊城作家李立泰聽過王富仁先生關於寫作的一次講座。“短篇小說主要是寫語言……一個個動人的細節是一杯杯醇香的啤酒,一串串迷人的語言是一碟碟可口的酒菜。小說裡面如果沒有這兩樣兒,就別想把人灌醉。”李立泰說,至今在小說創作中,每每遇到難題,他便會翻翻王老師的講座記錄。

十六年前的一個夏日,聊城詩人趙登壘和王富仁先生見過一面。趙登壘說,前年,一位朋友告訴他,王富仁老師讀了他的詩集《一半秋色 一半春光》,稱讚說:“趙登壘的詩功力扎實,詩意濃郁,字裡行間充溢著志趣不得伸展的抑鬱,很好,請代向他表示祝賀。”

在趙登壘看來,一個文學大家,對家鄉一個普通作者如此關注,讓他感動。他突然覺得這個世界明亮了許多。

率真性情:

大家本色不改,家鄉人時常想念他

雖是全國知名的學術大家,但王富仁先生本色不改,保持著一貫的低調謙遜,和藹可親。

王富仁先生有很多個頭銜,但在聊城作家趙洪傑的印象中,他首先是一個有良知,說真話,敢擔當的知識份子。王富仁先生這一番話,讓趙洪傑記憶深刻:魯迅是中國文化的守夜人。20世紀的中國,魯迅在黑夜中做了一個“別人昏睡吾獨醒”的角色。如果不是因為有魯迅,還不知道要把中國歷史描繪成什麼樣子……有了魯迅的存在,他們再想任意塗抹歷史就難了。

在她看來,王富仁先生早已具備了魯迅的風骨,抑或也成為中國文化的守夜人。

“王老師的學問,學貫中西,縱橫古今,卻又非常隨和。印象非常深的是,他和譚慶祿老師談起魯迅,談起二周失和,兩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之間的對話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聊城青年評論家南喬回憶說。

聊城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廣濤認為,或許是受魯迅的影響,或許是受故鄉文化的影響,或許是骨子裡的基因使然,王富仁先生身上有一種義氣或血性。他為文為人,都有一種很強的擔當意識,筆端流露出的文字,總是蘊含某種關懷:關懷弱者的生存,關懷強者的靈魂。

聊城著名學者譚慶祿先生總結說,我印象中的王富仁先生有這麼幾個特點:首先是本色質樸。生活中王先生不修邊幅,不太注意生活細節。這自可解釋為無暇或者不屑於在細枝末節上浪費精力,其實也從中透視出王先生內心的強大。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說的就是王先生這種人。其次,王先生秉賦極高,且才智過人。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這既屬偶然,實為必然。機會總屬於有準備的那個人,以當時中國人十億之數,這第一人恰是王先生,已經說明問題。三是為人磊落坦誠。王先生開口即直抒胸臆,決不虛與委蛇。即使面對並不熟悉的人,也決不含混應付。特別面對青年學生,更是循循善誘,凡事曉以大義,亟欲以金針度人,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君子愛人以德,如王先生者,方無愧師長之名。至於王先生學術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那都順理成章的了。

王富仁先生沒忘家鄉,家鄉人也牽掛著他,盼著他再次回鄉,分享那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為此,聊城青年評論家南喬寫道:“很長時間沒有王老師的消息,想想幾年前,和王老師的近距離接觸,聽老師講話如坐春風,如飲甘露。光陰流水,又和老師相隔千山萬水,想想不勝唏噓。”

此刻,在中國的南海邊,在汕頭大學美麗的校園內,年過七旬的王富仁先生正伏案疾書研究“新教師論”,為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尋找著通途。

多次回聊做學術交流,影響大批後生

數十年來,王富仁先生回家鄉的次數不很多,但始終與眾多家鄉人保持著聯繫。他們的交流留下了很多佳話美談。

王富仁先生愛抽煙是出了名的。一次,他的學生、聊城知名歌詞作家孫振春前往北京看望老師。“吃飯時,王老師囑咐我,一定少喝酒。我‘毫不客氣’地回敬說:王老師,你一定要少吸煙。說完,我們都會心地哈哈大笑起來。”孫振春回憶說。

聊城中醫專家金維良回憶說,“王老師的成就和魅力始終影響著我,使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在火車和飛機上出差,我也要讀一卷書或一本雜誌,使我在醫學學術方面收益頗豐。這與王老師曾經在昏暗的燈光下,多次培養指導我是分不開的。”

2001年,聊城作家于蘭前往北京拜訪王富仁先生。對這位大名鼎鼎的大家,她心中甚是忐忑。“但當我敲開王富仁先生在北師大住所的門時,眼前站著一位笑眯眯的長者,那麼平易近人,依稀就是家鄉人的本色。”于蘭回憶說。當時,王富仁先生的夫人請她到客廳坐下,給她倒茶。在這樣溫馨的環境下,于蘭請教了很多學術問題,王富仁先生均娓娓道來。

多年前,聊城作家李立泰聽過王富仁先生關於寫作的一次講座。“短篇小說主要是寫語言……一個個動人的細節是一杯杯醇香的啤酒,一串串迷人的語言是一碟碟可口的酒菜。小說裡面如果沒有這兩樣兒,就別想把人灌醉。”李立泰說,至今在小說創作中,每每遇到難題,他便會翻翻王老師的講座記錄。

十六年前的一個夏日,聊城詩人趙登壘和王富仁先生見過一面。趙登壘說,前年,一位朋友告訴他,王富仁老師讀了他的詩集《一半秋色 一半春光》,稱讚說:“趙登壘的詩功力扎實,詩意濃郁,字裡行間充溢著志趣不得伸展的抑鬱,很好,請代向他表示祝賀。”

在趙登壘看來,一個文學大家,對家鄉一個普通作者如此關注,讓他感動。他突然覺得這個世界明亮了許多。

率真性情:

大家本色不改,家鄉人時常想念他

雖是全國知名的學術大家,但王富仁先生本色不改,保持著一貫的低調謙遜,和藹可親。

王富仁先生有很多個頭銜,但在聊城作家趙洪傑的印象中,他首先是一個有良知,說真話,敢擔當的知識份子。王富仁先生這一番話,讓趙洪傑記憶深刻:魯迅是中國文化的守夜人。20世紀的中國,魯迅在黑夜中做了一個“別人昏睡吾獨醒”的角色。如果不是因為有魯迅,還不知道要把中國歷史描繪成什麼樣子……有了魯迅的存在,他們再想任意塗抹歷史就難了。

在她看來,王富仁先生早已具備了魯迅的風骨,抑或也成為中國文化的守夜人。

“王老師的學問,學貫中西,縱橫古今,卻又非常隨和。印象非常深的是,他和譚慶祿老師談起魯迅,談起二周失和,兩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之間的對話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聊城青年評論家南喬回憶說。

聊城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廣濤認為,或許是受魯迅的影響,或許是受故鄉文化的影響,或許是骨子裡的基因使然,王富仁先生身上有一種義氣或血性。他為文為人,都有一種很強的擔當意識,筆端流露出的文字,總是蘊含某種關懷:關懷弱者的生存,關懷強者的靈魂。

聊城著名學者譚慶祿先生總結說,我印象中的王富仁先生有這麼幾個特點:首先是本色質樸。生活中王先生不修邊幅,不太注意生活細節。這自可解釋為無暇或者不屑於在細枝末節上浪費精力,其實也從中透視出王先生內心的強大。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說的就是王先生這種人。其次,王先生秉賦極高,且才智過人。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這既屬偶然,實為必然。機會總屬於有準備的那個人,以當時中國人十億之數,這第一人恰是王先生,已經說明問題。三是為人磊落坦誠。王先生開口即直抒胸臆,決不虛與委蛇。即使面對並不熟悉的人,也決不含混應付。特別面對青年學生,更是循循善誘,凡事曉以大義,亟欲以金針度人,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君子愛人以德,如王先生者,方無愧師長之名。至於王先生學術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那都順理成章的了。

王富仁先生沒忘家鄉,家鄉人也牽掛著他,盼著他再次回鄉,分享那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為此,聊城青年評論家南喬寫道:“很長時間沒有王老師的消息,想想幾年前,和王老師的近距離接觸,聽老師講話如坐春風,如飲甘露。光陰流水,又和老師相隔千山萬水,想想不勝唏噓。”

此刻,在中國的南海邊,在汕頭大學美麗的校園內,年過七旬的王富仁先生正伏案疾書研究“新教師論”,為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尋找著通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