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琴培訓知識古琴之起源、琴制及陰陽五行

琴的起源

從整個人類樂器歷史的發展來看, 最早出現的樂器為發出不是和諧音響的打擊樂器與吹奏樂器。 而在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 作為音樂的樂字寫為「樂」, 是以絲弦張附在木器上象形, 可以猜測當時不以磬或塤之類的最早出現的擊、吹器物來代表「樂」, 而是以絃樂器來表示, 可能是因絃樂器表現出來比較符合當時「樂」的性能。 由此也可知道琴瑟之類的絃樂器在中國出現時代之早。 遠古時代先民以弓箭射獵生活, 弓箭的彈射發出悅耳之聲, 乃有由生活之器物──弓箭, 逐漸轉化為樂器──琴瑟之趨勢。

隨著萬物有靈觀念之產生, 各種圖騰逐漸被神化而演化為部落民族的保護神, 而在農業畜牧業出現後, 人們既崇拜又害怕於影響社會生產的自然力或自然現象, 因而它們被神化和人格化, 被賦予神性與神職, 並漸形成了祭祀自然神之儀式, 乃有自然崇拜文化之產生, 於是三皇五帝以及諸神都是創造樂器或發明樂律的音樂家。 關於琴的起源或創造者的傳說就有以下幾種:伏羲造琴說。 「伏羲作瑟, 伏羲作琴」(《世本.作篇》)伏羲是太陽神, 傳說伏羲創造了瑟, 瑟之五十弦裂為二十五弦, 「裂一為二」蘊含生殖之意;《呂氏春秋.古樂篇》:「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 多風而陽氣畜積, 萬物散解, 果實不成, 故士達作五弦瑟, 以來陰氣,

以定群生。

在這段記載中, 我們看到了五弦的琴(瑟)之功能是驅陽氣而來陰氣, 使萬物可以生長;神農作琴, 神農是南方之神, 南方在夏天, 蠶長而吐絲可製成絃, 故南方與絲類樂器相配應。 大琴叫離, 南方正對應離卦, 故南方──神農──琴瑟乃相對應。 因此史籍記載神農作琴的例子非常的多,

例如《世本‧作篇》:神農作琴。 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 上有五絃, 曰:宮、商、角、徵、羽。 文武增二絃, 曰:少宮、少商。 《桓譚新論》:「神農氏繼而王天下, 於是始削桐為琴, 繩絲為絃, 以通神明之德, 合天人之知。 」黃帝改琴說, 在《史記》:「太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 悲, 帝禁不止, 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 」這種說法與伏羲的將五十絃瑟裂為二之說相同, 黃帝居於四方之神之中心, 在自然文化崇拜下, 當也有如此說法。 而其他的堯、舜當然也是琴瑟之創造者。 這些不同的說法, 其真實性並不重要, 然而卻強調出這樂器所蘊涵的自然文化圖騰崇拜之意義與功能。

琴制

琴制的定型是在漢代完成的。 現所發現古琴的最早實物,

是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位乙墓出土的戰國初期的十弦琴、湖南長沙五裡牌木享墓出土的戰國九弦琴和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漢代七弦琴。 琴制都是短小、長形的音箱, 首寬尾窄, 而圓底平, 構造簡筆, 沒有琴徽, 代表著古琴發展的最初階段。 早期的古琴, 不但造型有別, 弦數亦不一致, 但都具有一弦多音之特點, 且長度不斷在增加。 唐宋兩代則是造琴技術最主要之時期, 所造出之琴大都造型美觀, 工藝精巧, 發音優美宏亮

在自然文化圖騰等崇拜下, 流傳了伏羲、神農等三皇五帝聖賢造琴的神話, 固不可信, 但由其傳說內容可知琴定型是逐步發展形成的。 伏羲氏的琴有五絃、二十絃, 神農氏琴有五弦, 堯琴有五弦, 舜琴五絃, 禹夏承舜制, 殷商則有一弦琴, 到了周代, 則已有七弦。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弦者, 法七星也, 大弦為君, 小弦為臣, 文王、武王加二絃, 以合君臣之恩。

遠古的琴制已不可得見, 但見之於著述的, 有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楊雄的「清英」等音響卓出、琴名美麗的名琴, 有的琴還有琴銘,如「綠綺」的銘文記載了「桐梓合精」,可知這時造琴已知用桐木做面,梓木為底的方法。《廣博物志》記述:「列子嘗游泰山,見霹靂傷柱,因以制琴,有大聲。」這是最早應用霹靂木制琴的記載,漢末蔡邕用燒焦的木料做焦尾琴,傳至六朝齊明帝時還在使用,並出現了絕好的仿製品,這時的焦尾琴已與後世琴制大體相同了。晉代顧愷之的《斲琴圖》保存了古代制琴的珍貴資料,經過南北朝與隋代的不斷豐富,唐代的制琴技術達到了高峰,出現了優秀的制琴家與傳世名琴,如雷霄的「九霄環珮」、雷威的「鶴鳴秋月」,以及「輕雷」、「大聖遺音」、「飛泉」等。宋代雖有官辦造琴局及統一形制,但仍以仿雷、張等名家的古琴為主,形制上的差別為,唐琴面底都呈拱形,琴體渾圓,宋琴只面橫而弧度寬扁。我國最早載有古琴樣式的琴論專著,是南宋田芝翁所輯的《太古遺音》(宋人摹本),上有三十八圖。

在傳世的古琴中,最常見的為伏羲、仲尼、連珠、落霞、蕉葉、月形等形式。雖然形式多種,但其差異則主要在頂部與腰部向內彎曲上的不同,制琴家似乎在發揮自己的藝術特色,而不堅守統一的形制,但又不敢脫離太遠。伏羲氏造型寬裕古樸,項腰各有一半月形彎入,琴音寬宏;仲尼式又稱夫子式,孔子學琴于師襄後,以自己理想研製琴式,規劃制度,後人稱孔子琴為仲尼琴,仲尼式在腰項處各呈方折凹入,聲音清雅純正;連珠式隋逸士李疑所制,項腰各作三個連續半月形彎入,音色清亮圓潤;落霞式在琴的兩側呈對稱的波狀曲線,琴音宏亮;蕉葉式形似蕉葉,為閩人劉伯溫創制,琴首無鳧掌而有一葉柄,琴底仿蕉葉之莖,琴音圓潤雅致;月形式相傳為師曠所制,琴體在項腰間作圓月形,音韻如磬。

有的琴還有琴銘,如「綠綺」的銘文記載了「桐梓合精」,可知這時造琴已知用桐木做面,梓木為底的方法。《廣博物志》記述:「列子嘗游泰山,見霹靂傷柱,因以制琴,有大聲。」這是最早應用霹靂木制琴的記載,漢末蔡邕用燒焦的木料做焦尾琴,傳至六朝齊明帝時還在使用,並出現了絕好的仿製品,這時的焦尾琴已與後世琴制大體相同了。晉代顧愷之的《斲琴圖》保存了古代制琴的珍貴資料,經過南北朝與隋代的不斷豐富,唐代的制琴技術達到了高峰,出現了優秀的制琴家與傳世名琴,如雷霄的「九霄環珮」、雷威的「鶴鳴秋月」,以及「輕雷」、「大聖遺音」、「飛泉」等。宋代雖有官辦造琴局及統一形制,但仍以仿雷、張等名家的古琴為主,形制上的差別為,唐琴面底都呈拱形,琴體渾圓,宋琴只面橫而弧度寬扁。我國最早載有古琴樣式的琴論專著,是南宋田芝翁所輯的《太古遺音》(宋人摹本),上有三十八圖。

在傳世的古琴中,最常見的為伏羲、仲尼、連珠、落霞、蕉葉、月形等形式。雖然形式多種,但其差異則主要在頂部與腰部向內彎曲上的不同,制琴家似乎在發揮自己的藝術特色,而不堅守統一的形制,但又不敢脫離太遠。伏羲氏造型寬裕古樸,項腰各有一半月形彎入,琴音寬宏;仲尼式又稱夫子式,孔子學琴于師襄後,以自己理想研製琴式,規劃制度,後人稱孔子琴為仲尼琴,仲尼式在腰項處各呈方折凹入,聲音清雅純正;連珠式隋逸士李疑所制,項腰各作三個連續半月形彎入,音色清亮圓潤;落霞式在琴的兩側呈對稱的波狀曲線,琴音宏亮;蕉葉式形似蕉葉,為閩人劉伯溫創制,琴首無鳧掌而有一葉柄,琴底仿蕉葉之莖,琴音圓潤雅致;月形式相傳為師曠所制,琴體在項腰間作圓月形,音韻如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