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怎麼回事?國際米價暴漲,我們的進口量還在增加?

之前, 小編推出的《國際大米市場也“三量齊高”, 並且價格持續上漲, 怎麼回事?》裡有說到, 當前, 國際大米價格處於2014年底以來的高位。

什麼概念?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全球大米現貨平均價格已上漲至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期貨價格也在走高,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糙米期貨價格4月底以來上漲28.5%, 今年累計漲幅達24%。 也就是說, 最近兩個月來, 國際大米價格已經悄悄暴漲近30%了。

國際大米價格上漲為哪般?

國際大米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菲律賓、孟加拉等國家的需求增長。 此外, 主要大米出口國庫存下降也是國際大米價格上漲的原因。

2012年以來, 受供應過剩, 特別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的高庫存, 以及一些主要出口國家貨幣貶值影響,

大米價格疲軟。

為了增加農民收入, 進而刺激消費, 泰國政府曾花費三年時間, 高價向農民收購大米。 但該項大米補貼計畫給泰國政府造成了巨大損失, 於2014年被叫停, 但泰國政府也在此計畫執行過程中儲存了大量大米。

近期, 泰國的大米庫存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短期供需變化, 進而推高了價格。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經過多次出售, 泰國政府的國儲大米庫存從2014年的1750萬噸下降至目前的約800萬噸。

據國際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學家Samarendu Mohanty稱, 全球前五大大米出口國—印度、巴基斯坦、泰國、越南和美國—的大米庫存總量為2900萬噸, 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2012年時, 前五大出口國的庫存總量曾達到4100萬噸。

國內大米進出口是否有變化?

據中國糧食資訊網進出口資料顯示, 2017年5月大米進口數量為486千噸, 比上年同期增加53.3千噸, 同比上漲12.3%;出口數量為187千噸, 比上年同期增加146.53千噸, 同比上漲365.87%。 為什麼國際大米價格上漲, 國內進口量卻增加了呢?

大米進口數量雖然增加, 但在市場上很少能見到進口糧。

據有關人士表示, 市場上進口糧食其實已經不多了, 有些地方甚至沒有了。 國內大米進口量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走私管制。

據媒體報導, 6月12日, 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包括昆明、黃埔、武漢、重慶、西安海關緝私局在內的多地海關, 在雲南、廣東、湖北、重慶、陝西等地20餘處場, 聯合開展打擊大米走私集中收網行動, 共摧毀27個涉嫌走私大米團夥, 初估涉案走私大米近30萬噸, 案值逾12億元, 斬斷多條走私入境、倉儲、改換包裝、運輸和批發銷售等環節的走私鏈條。 相關新聞屢見不鮮, 大米走私打擊力度加強, 使得大米進口更為正規化, 部分之前通過走私管道進入中國市場的大米轉向海關, 大米進口數量由此增加, 相應的, 其在國內的價格也會上漲。 對國內米商來說可謂是佳音!

作者:桃子 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

對國內米商來說可謂是佳音!

作者:桃子 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