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紐約:從塗鴉到公共藝術,地鐵可以成為地下的美術館

這個憂傷的小城市正在融化

我要讓它有嶄新的開始

在這老舊的紐約

——《紐約, 紐約》 Frank Sinatra

2017年跨年夜, 在滿城的希望與歡悅中, 紐約開通了一條“被人遺忘的線路”。

它從曼哈頓島的第 96 街出發, 向南依次經過第 86、72、63 街, 然後在第 63 街的萊辛頓大道銜接上百老匯快車 Q 線, 貫穿曼哈頓駛向布魯克林。

這條地鐵線只是紐約第二大道地鐵線專案的第一期, 卻又是一條早已規劃但又被拖延了百年的地鐵線,

承載著紐約乃至美國百年的歷史:

1929年, 紐約政府提出興建第二大道地鐵線和延長路線。 但在動盪的20世紀, 該計畫先後因經濟大蕭條、戰爭、石油危等因素遭擱置。 直到 2007 年, 紐約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彭博時代, 這條地鐵線才重新被納入政府計畫。

步入2017年, 這個命途多舛的百年工程終於迎來了新生。 在96街、86街、72街和63街4個網站分別邀請一位藝術家入駐創作, 這個雄心勃勃的當代藝術計畫也成為了目前紐約地下最大規模的公共藝術專案。

63 街站, 三層樓的牆面分別貼了瓷磚、玻璃馬賽克和覆膜玻璃, 韓裔美國藝術家簡·辛(Jean Shin)以此為材料創作了《高架鐵路》。 這一作品展現了這條地鐵線的歷史:手扶梯入口處交錯的起重機記錄了1940年代拆除第二和第三大道高架鐵道的場景;電梯旁的牆上, 上世紀的紳士淑女與衣著新潮的來往行人碰撞著美國的變遷。

72 街站是巴西裔畫家維克·穆尼茲(Vik Muniz)的作品《完美陌生人》。 牆上映著紐約的多元人物群像, 此幅作品由30個人組成, 描繪了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職業和教育文化背景的眾生相。

有些畫像是真實紐約人的寫實,而每個人也都能在畫像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創作者穆尼茲說:“我希望作品中的人都是普通人。但每一個普通人都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的陌生人’。而身處地鐵之中,也許每個記得的只有陌生的面龐,畫面中的每個人也只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最亮眼的是一對坦然牽手的同性情侶。這在公共藝術中並不多見,是美國第一個非政治性的LGBT永久裝置藝術。它象徵著這個百年的老工程,融入了新時代的內涵;LGBT群體也走向公眾前,展現他們的魅力。

第82街的 12 幅作品則是由上百萬塊馬賽克拼製成著名藝術家們的畫像:英國當代藝術家塞西莉·布朗、非裔美國藝術家卡拉·沃克、攝影家辛蒂·舍曼等等,樸素、平靜而又有讓人浮沉的力量。談到這組作品的構思,作者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說:“城市就是各種文化、各種人的集合。而藝術的豐富性也讓人聯想到描繪和建立一個人的形象的多種方式。”

中國藝術家張洹的畫像也在其中。

第 96 街的4300 張瓷磚貼片上,是薩拉·施(Sarah Sze)的《建築藍圖》。當乘坐電梯或者列車啟動時,畫中隨風飄揚的碎片如飛鳥一般,給乘客動態感。施認為作品表達了“現代人在移動過程中難以置信的速度”,以此反對過快的節奏讓生活失去了詩意與美好。她希望人們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

從63到96街,這個充滿工業氣息的老工程,承載著逝去的光陰與幾代人的更迭,跨過了百年的浮沉與掙扎,通過藝術搭建了自己的公共內涵,呈現在紐約人的面前。

事實上,從1960年代興起的地鐵塗鴉到1985年致力於引進優秀的原創藝術作品與專案的Art for Transit部門成立,紐約地鐵一直在嘗試利用當代藝術與乘客互動,讓乘客在公共空間中、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藝術、解讀藝術,也為藝術家提供新的創作空間。如2016年M地鐵線出現的主題為“家”的藝術作品,售票處的窗、入站口都被繪成普通家的模樣。

創作者Laura Gibellini表示:“地鐵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人們總在穿梭,不會停留。這組作品強調了家和公共空間的微妙對比。” 家人與陌生人是否存在明顯的界限?家與公共空間,是否處於完全對立的狀態?現代社會中的封閉與窺視能否打破?地鐵中的這些藝術品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思考。

藝術家Eric Fischl位於34街賓州車站的玻璃馬賽克作品《馬戲團歡樂的花園》(The Garden of Circus Delights)

華裔藝術家Carlo Sun在167街站的玻璃藝術《一個布朗克斯的影子》(A Bronx Reflection)

其實在我們身邊,地鐵裡的公共藝術同樣無處不在,上海地鐵公共藝術現狀的採訪中也發現,公共藝術的發展以及“地方重塑”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關注。

公共藝術是一個正在不斷“生長”的領域,它模糊了很多學科的界線,也跨越了很多媒介,一件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藝術的享受,還有更多的思考,關於這塊空間,這段歷史,關於社會也關乎未來。

圖文來源 | 人民網、介面、好奇心研究所、知乎、澎湃

圖文編輯 | 豆腐

有些畫像是真實紐約人的寫實,而每個人也都能在畫像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創作者穆尼茲說:“我希望作品中的人都是普通人。但每一個普通人都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的陌生人’。而身處地鐵之中,也許每個記得的只有陌生的面龐,畫面中的每個人也只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最亮眼的是一對坦然牽手的同性情侶。這在公共藝術中並不多見,是美國第一個非政治性的LGBT永久裝置藝術。它象徵著這個百年的老工程,融入了新時代的內涵;LGBT群體也走向公眾前,展現他們的魅力。

第82街的 12 幅作品則是由上百萬塊馬賽克拼製成著名藝術家們的畫像:英國當代藝術家塞西莉·布朗、非裔美國藝術家卡拉·沃克、攝影家辛蒂·舍曼等等,樸素、平靜而又有讓人浮沉的力量。談到這組作品的構思,作者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說:“城市就是各種文化、各種人的集合。而藝術的豐富性也讓人聯想到描繪和建立一個人的形象的多種方式。”

中國藝術家張洹的畫像也在其中。

第 96 街的4300 張瓷磚貼片上,是薩拉·施(Sarah Sze)的《建築藍圖》。當乘坐電梯或者列車啟動時,畫中隨風飄揚的碎片如飛鳥一般,給乘客動態感。施認為作品表達了“現代人在移動過程中難以置信的速度”,以此反對過快的節奏讓生活失去了詩意與美好。她希望人們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

從63到96街,這個充滿工業氣息的老工程,承載著逝去的光陰與幾代人的更迭,跨過了百年的浮沉與掙扎,通過藝術搭建了自己的公共內涵,呈現在紐約人的面前。

事實上,從1960年代興起的地鐵塗鴉到1985年致力於引進優秀的原創藝術作品與專案的Art for Transit部門成立,紐約地鐵一直在嘗試利用當代藝術與乘客互動,讓乘客在公共空間中、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藝術、解讀藝術,也為藝術家提供新的創作空間。如2016年M地鐵線出現的主題為“家”的藝術作品,售票處的窗、入站口都被繪成普通家的模樣。

創作者Laura Gibellini表示:“地鐵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人們總在穿梭,不會停留。這組作品強調了家和公共空間的微妙對比。” 家人與陌生人是否存在明顯的界限?家與公共空間,是否處於完全對立的狀態?現代社會中的封閉與窺視能否打破?地鐵中的這些藝術品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思考。

藝術家Eric Fischl位於34街賓州車站的玻璃馬賽克作品《馬戲團歡樂的花園》(The Garden of Circus Delights)

華裔藝術家Carlo Sun在167街站的玻璃藝術《一個布朗克斯的影子》(A Bronx Reflection)

其實在我們身邊,地鐵裡的公共藝術同樣無處不在,上海地鐵公共藝術現狀的採訪中也發現,公共藝術的發展以及“地方重塑”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關注。

公共藝術是一個正在不斷“生長”的領域,它模糊了很多學科的界線,也跨越了很多媒介,一件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藝術的享受,還有更多的思考,關於這塊空間,這段歷史,關於社會也關乎未來。

圖文來源 | 人民網、介面、好奇心研究所、知乎、澎湃

圖文編輯 | 豆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