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擱筆至淺,山嶽潛形

擱筆至淺, 山嶽潛形

筆架, 又被稱為筆擱。 杜甫曾有詩雲“筆架沾牕雨, 書簽映隙曛。 ”試想, 窗外雨聲潺潺, 室內歲月靜好。 文人揮毫潑墨, 書興大發, 是何等愜意。

而當一卷終了, 而創作的餘韻未散, 筆下山水仿佛化作雲煙, 悠悠然停留在了這小小筆架之上。 這樣的相得益彰, 也使筆架成為了中國傳統書房用具裡, 不可或缺的美好點綴。


1以玉為骨, 冰雪為肌

從南北朝直至明清, 歷史浩浩的變遷中, 筆架也經歷了自己的發展, 被保留至今。 如今, 凝神細看, 它古樸厚重, 佇立案上, 磅礴之氣撲面而至。 但同時又不失靈動, 筆落架上, 宛若堂燕斂翅, 銜新泥歸來。

在筆架的材質中, 觀賞性最強的便是玉質筆架, 在明代開始盛行, 多採用青玉, 白玉等, 雕鏤精細, 溫潤舒心。 放在一旁, 與宣紙上的揮毫潑墨的濃重色彩對比, 更顯其之一塵不染, 空靈清透。

不由引人想起《詩經》裡的那絕世佳句,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中國文人品性裡溫文爾雅的一面, 就在這小小筆架中, 體現的淋漓盡致。

2素胚青花,濃淡相宜

上有陽春白雪, 便自有下里巴人。 一般的實用性筆架多為瓷, 木, 銅等材質打造。 在中國傳統私塾的文房用具中, 更是物物皆顯心性。

譬如孩童幼年學書時, 為防止頑皮的小孩子寫完習作後, 一不留心將毛筆掉落, 墨汁飛濺, 污染它物, 大人們便會買來價格低廉的瓷制青花筆架, 立在書桌旁, 供擱置毛筆使用。

而即使被孩童放筆時不經意在筆架上塗抹上墨汁也無妨, 用清水沖洗即可, 依舊清白如故, 落落大方。 乾淨的筆架上素胚勾勒出青花, 色彩濃淡總相宜, 別有一番尋常百姓家的風趣。

3落筆生根, 山嶽潛形

除去筆架的材質外, 筆架的形狀是給予人最直觀的感受, 一般多為山形, 設計造型為五峰排列, 如同五嶽。 中間主峰山頭最高, 然後高度依次逐漸降低。

而山川之間的縫隙, 便是擱筆之處。 筆擱架中, 如同落筆生根, 刹那間在光滑的書案上,

平地拔起一座俊秀小山。

而筆架內部的圖案造型, 更為突出使用者的特點, 文人風骨傲然, 一般多以松, 竹, 梅, 蘭為紋飾, 造型簡潔大方。 而花紋繁複, 層層疊疊, 甚至有龍紋樣式者, 一般多為皇家御用之物。

無論文人之風霜高潔, 抑或帝王之九龍在天。 小小的筆架都如若一個平臺, 既給予了棲息的空間, 又提供了表達的平臺。 平生所見過愛過的山川河流, 花草木石形狀, 均體現在了這方寸之物的紋飾上。

4亦動亦靜, 自成天地

提筆運勢, 提按間如行雲流水, 毛筆靈動飛揚, 筆架幻化作流雲, 增一分靈動。

擱筆至淺, 停歇間如風雷驟歇, 毛筆落筆生根, 筆架化作山嶽, 增一分厚重。

筆架與毛筆, 一靜一動, 互相結合, 中庸之道, 於此方寸天地間, 表現的淋漓盡致。 正如處子之於脫兔, 正如山嶽之於流水。

“靜故了群動, 空故了納靜”就是在這一靜一動之中, 筆架與毛筆相得益彰, 安然立在書案一角, 自成一方天地。

作者簡介:司馬武當,字當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員。

作者簡介:司馬武當,字當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