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總理說那間小屋“再矮也要保存好”,弘揚傳統文化就要有這種自信

摘要

中青評論

很多年輕人已視傳統文化表達為時尚, 他們樂意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讓傳統文化好玩起來。

王鐘的

如果評選今年全國兩會“熱詞”, “傳統文化”無疑能夠名列前茅。

歷史正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熱播, 引發了公眾對中國古代強盛王朝的熱烈討論。 3月9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陝西代表團與代表共同審議時, 也說到了歷史上的“大秦帝國”。 就西北地方的發展, 他提到“大秦帝國也是從關中起來的”。

當中國音協名譽主席趙季平代表說起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所在的小屋時, 李克強強調:“這間小屋對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彌足珍貴, 再矮也要保存好。 ”

3月3日, 在“部長通道”第一個接受採訪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高度評價《中國詩詞大會》, 他說, 看了節目以後, 啟動了腦海中過去背的那些詩詞的記憶。

兩會不僅事關柴米油鹽的經濟生活, 也越來越多地聚焦于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文化自信已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 在當代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無疑是文化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作為文明古國, 中國擁有比世界上很多國家更悠久的傳統文化。

然而, 社會上的有識之士普遍對傳統文化的保育持有一種危機感。 一些傳統文化項目缺乏現實生命力, 僅僅保留於教科書、博物館裡, 這離文化傳承的要求尚有很大距離。

文化的生命力在於流行。 如今那些為人所陌生的傳統文化內容, 在歷史上某個時期都是流行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 要走出固步自封的誤區, 不拒絕流行, 學會與流行為伍。

歷史正劇熱度上升、古詩詞和成語登上綜藝節目, 這就是傳統文化成為流行文化的表現。 須明白, 流行並不等同於一閃而過的流星, 也可能是長盛不衰的經典。 流行和經典是辯證統一的:經典通過流行擴大影響力, 流行通過經典化得到傳承。 沒有流行能力的經典只能被埋進故紙堆,

就算成為文化學者研究的物件, 也無法在大眾文化中枝繁葉茂。

弘揚傳統文化少不了年輕人的參與。 用現代的方式演繹傳統文化是必然的趨勢。 傳統禮儀在電視劇中真實再現, 傳統音樂元素融入流行樂曲中, 傳統服飾經過改造可以大大方方地穿到大街上……很多年輕人已視這樣的傳統文化表達為時尚,

他們不願意也不需要背誦“高頭講章”, 卻樂意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讓傳統文化好玩起來。

讓年輕人喜愛和傳播傳統文化, 應避免傳統文化技能化, 而要使之成為內化于心的素養。 衡量一個人文化素養有多高, 不能僅看其古琴彈到幾級, 下棋有多高的段位, 書法、國畫拿了哪些獎, 更要看在日常行為的各方各面, 他有沒有自覺和自信地將文化表達出來。 否則, 考完了試, 參加完了比賽, 就把外在的技能拋在腦後, 那樣的傳統文化仍然是封閉和寂寞的。

兩會上的熱點議題, 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折射。 文化議題已從過去會場上的“花絮”報導, 變成當前最受關注和重視的領域之一。 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本國文化的興盛是基礎性的支撐。代表委員熱議傳統文化,全民關注傳統文化,正說明了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已到了關鍵節點。期待傳統文化從封閉的課堂和博物館走出來,真正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本國文化的興盛是基礎性的支撐。代表委員熱議傳統文化,全民關注傳統文化,正說明了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已到了關鍵節點。期待傳統文化從封閉的課堂和博物館走出來,真正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底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