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畫博士,拜石大夫

書畫博士, 拜石大夫

天才藝術家往往特立獨行, 放蕩不羈, 多有癡狂者。 以理性籠罩的的宋代藝壇中, 卻有這麼幾位顛狂癡瘋的天才, 一位是潑墨仙翁梁瘋子, 一位是投海自盡的宋海翁, 還有一位便是宋四家之一的米芾, 以絕妙書畫、性格顛狂著稱, 故人稱“米顛”。


米芾繪像

米芾, 初名黻, 後改之, 字元章, 號海嶽外史, 又號鬻熊後人等, 潤州(今江蘇鎮江)人。 能詩文, 擅書畫, 精鑒賞, 書畫自成一家, 與蘇軾、蔡襄、黃庭堅並稱“宋四家”。 個性怪異, 舉止顛狂, 遇石稱“兄”, 膜拜不已, 因而人稱“米顛”。 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 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自幼習書

米芾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 其高祖、曾祖都是武職官員。 其父米佐, 字光輔, 也是個武官, 曾任職左武衛將軍。 母親閻氏曾是大宋神宗皇帝的奶娘, 伺候過嬰兒時期的太子, 並與宣仁皇后是故交, 能與皇族瓜葛頗深, 也算小有榮耀。

誰也沒料到, 這個武將世家, 竟生了一位日後聲名顯赫、如此文藝范的大才子。


米芾《蜀素帖》局部

其實, 這也是有緣故的, 米芾的藝術細胞或許來自於遺傳。 他的父親雖說是一名武官, 卻愛好書畫藝術, 並且精於鑒賞, 喜歡與文人雅士交往, 被人贊為“尊德樂道”。

其父曾在濮州為官時, 曾與前丞相、少師李柬之為棋友, 兩人經常往來切磋棋藝, 關係日深。 李丞相家多藏書畫, 其孫李孝則廣收王羲之的法帖, 時常也會大方地借給米家賞玩。

米芾《自敘帖》宋拓本(局部)

也許是遺傳, 也許是家庭薰陶所致, 七、八歲時,

米芾便拜襄陽書家羅讓先生為啟蒙老師, 研墨拉大字, 開始學習書法。 米芾不僅聰明, 而且勤奮, 十歲時, 米芾就能寫碑刻, 並臨習周越、蘇軾等當代大家的字帖, 人別人看了, 都稱讚這孩子竟有李邕筆法。

才子相識

宋治平四年(1067年), 宋神宗繼位, 這位新任國家領導人宅心仁厚, 不忘舊恩, 念及米芾母親從前的乳褓之情, 特請米芾母親閻氏入宮, 侍奉高太后。 於是, 米芾離開家鄉, 他隨母親閻氏來到京都汴梁。


米芾《淡墨秋山詩帖》

皇恩浩蕩, 為了報答這對母子, 時常給與他們母子以特賜。 這樣一來, 身為兒子的米芾也跟著沾了光, 未經科舉考試, 米芾便直接被授予了官職, 擔任秘書省校字郎, 這在當時名曰“恩補”。

元豐五年(1082)三月, 米芾從長沙被調任黃州。 此時, 大文豪蘇軾也被貶到這裡, 擔任團練使。 米芾剛一到黃州, 便來拜訪大才子蘇東坡, 兩人相見恨晚。

米芾《清和帖》

在蘇東坡的建議之下,米芾開始潛心魏晉墨蹟,並搜尋大批晉人法帖,對鐘、張、二王等人晝夜臨摹鑽研,臨池不輟,米芾自稱:“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索性他將自己的書房也取名為“寶晉齋”。據說,流傳至今的王獻之墨蹟《中秋帖》,乃是米芾的臨摹本,形神皆備。

幾年後,生性不羈的米芾開始不滿足于王獻之的書體,抱怨稱“老厭奴書不換鵝”,甚至開始放棄二王,說是要“一洗二王惡劄”。後來,他又改學羊欣等人之書,一生轉益多師,在他們的基礎上,所獲頗多。

米芾《方圓庵記》局部

另類顛癡

狂傲不羈的米芾,不論走在哪裡,幾乎都被人看做另類。

首先,他的衣著打扮就時常令人側目。除了入朝上班,日常生活中,他不穿時裝,好著古服,尤其愛穿唐裝,博帶峨冠,旁若無人地走在大街上,豐神蕭散,時常引起高度回頭率,以至於眾人側目,乃至圍觀。有一次,他乘轎上街,他戴著高冠,老被轎頂礙著,他索性讓人把轎頂拆了,伸出腦袋,以至於再度引發路人矚目。


米芾行書苕溪詩卷

相傳,他在安徽任職期間,聽說人們在河邊發現了一塊怪石。當地人迷信,認為那是仙石,不敢擅自挪動。米芾聽說後,立馬派人將它搬到自己府中,並放置在供桌上,呈獻上等供品,跪拜在跟前,對其稱兄道弟:“我想見石兄已有二十年了,真是相見恨晚啊。”後來,他竟還作了一幅《拜石圖》,以示紀念,堪稱古代玩石“發燒友”。

作為書畫名家的米芾,還有一個“毛病”,就是他那無可救藥的潔癖。史書稱,米顛極度愛乾淨,每拿過一件東西,他都要讓人打水來,淨手一番。甚至竟嫌洗手的盆可能不乾淨,會把水弄髒,他要讓僕人用銀壺倒水,然後在下面接水洗手。洗完後,竟嫌毛巾不乾淨,拍拍手,直到自然晾乾為止。一次上朝時,米芾的朝靴被人踩了一下。這下米芾受不了了,下朝回家後,趕緊把靴子一再洗刷,最後竟把靴子刷破了,於是不得不換了一雙。

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冊》(局部)

另類顛癡

自古才子多失意,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米芾恰恰相反,碰到了愛好藝術人才的領導——宋徽宗。崇寧二年癸未(1103年),在“文藝帝”宋徽宗的賞識和欽點下,米芾被提拔為太常博士、書學博士。兩年後,又被升任為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

他憑藉自己的書畫之才,受到國家領導的賞識,竟能被封為中央書畫協會主席,可謂春風得意,天下多少才子皆以能得到米博士的指點和提攜為幸事。


米芾《蕭閑堂記》

自此,才高自負的米芾自是俾睨天下,幾近狂傲。有一次,宋徽宗跟他聊書法,讓他對當下的書壇名家進行點評點評,米芾毫不客氣地說:“沈遼不過是排字,蘇東坡是在畫字,黃庭堅是在描字,蔡京不得筆,蔡卞雖然得筆,但缺乏逸韻。”在他眼中,所有名家都有缺陷和不足,難稱妙筆。

米芾行書研山銘

米芾流傳於世書畫作品豐富,其繪畫創造出了著名的“米氏雲山”,可惜流傳的畫跡十分罕見;其書法精通楷、行、草,尤以行草最善,蘇東坡稱讚其書法為“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其代表作有《蜀素帖》、《研山銘》、《虹縣詩卷》、《苕溪詩卷》、《多景樓詩冊》、《方圓庵記》、《自敘帖》、《蕭閑堂記》等,被歷代墨家公認為經典,尤其是《蜀素帖》更是被列為“中國十大行書”之一。

作者簡介:司馬武當,字當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員。

米芾《清和帖》

在蘇東坡的建議之下,米芾開始潛心魏晉墨蹟,並搜尋大批晉人法帖,對鐘、張、二王等人晝夜臨摹鑽研,臨池不輟,米芾自稱:“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索性他將自己的書房也取名為“寶晉齋”。據說,流傳至今的王獻之墨蹟《中秋帖》,乃是米芾的臨摹本,形神皆備。

幾年後,生性不羈的米芾開始不滿足于王獻之的書體,抱怨稱“老厭奴書不換鵝”,甚至開始放棄二王,說是要“一洗二王惡劄”。後來,他又改學羊欣等人之書,一生轉益多師,在他們的基礎上,所獲頗多。

米芾《方圓庵記》局部

另類顛癡

狂傲不羈的米芾,不論走在哪裡,幾乎都被人看做另類。

首先,他的衣著打扮就時常令人側目。除了入朝上班,日常生活中,他不穿時裝,好著古服,尤其愛穿唐裝,博帶峨冠,旁若無人地走在大街上,豐神蕭散,時常引起高度回頭率,以至於眾人側目,乃至圍觀。有一次,他乘轎上街,他戴著高冠,老被轎頂礙著,他索性讓人把轎頂拆了,伸出腦袋,以至於再度引發路人矚目。


米芾行書苕溪詩卷

相傳,他在安徽任職期間,聽說人們在河邊發現了一塊怪石。當地人迷信,認為那是仙石,不敢擅自挪動。米芾聽說後,立馬派人將它搬到自己府中,並放置在供桌上,呈獻上等供品,跪拜在跟前,對其稱兄道弟:“我想見石兄已有二十年了,真是相見恨晚啊。”後來,他竟還作了一幅《拜石圖》,以示紀念,堪稱古代玩石“發燒友”。

作為書畫名家的米芾,還有一個“毛病”,就是他那無可救藥的潔癖。史書稱,米顛極度愛乾淨,每拿過一件東西,他都要讓人打水來,淨手一番。甚至竟嫌洗手的盆可能不乾淨,會把水弄髒,他要讓僕人用銀壺倒水,然後在下面接水洗手。洗完後,竟嫌毛巾不乾淨,拍拍手,直到自然晾乾為止。一次上朝時,米芾的朝靴被人踩了一下。這下米芾受不了了,下朝回家後,趕緊把靴子一再洗刷,最後竟把靴子刷破了,於是不得不換了一雙。

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冊》(局部)

另類顛癡

自古才子多失意,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米芾恰恰相反,碰到了愛好藝術人才的領導——宋徽宗。崇寧二年癸未(1103年),在“文藝帝”宋徽宗的賞識和欽點下,米芾被提拔為太常博士、書學博士。兩年後,又被升任為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

他憑藉自己的書畫之才,受到國家領導的賞識,竟能被封為中央書畫協會主席,可謂春風得意,天下多少才子皆以能得到米博士的指點和提攜為幸事。


米芾《蕭閑堂記》

自此,才高自負的米芾自是俾睨天下,幾近狂傲。有一次,宋徽宗跟他聊書法,讓他對當下的書壇名家進行點評點評,米芾毫不客氣地說:“沈遼不過是排字,蘇東坡是在畫字,黃庭堅是在描字,蔡京不得筆,蔡卞雖然得筆,但缺乏逸韻。”在他眼中,所有名家都有缺陷和不足,難稱妙筆。

米芾行書研山銘

米芾流傳於世書畫作品豐富,其繪畫創造出了著名的“米氏雲山”,可惜流傳的畫跡十分罕見;其書法精通楷、行、草,尤以行草最善,蘇東坡稱讚其書法為“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其代表作有《蜀素帖》、《研山銘》、《虹縣詩卷》、《苕溪詩卷》、《多景樓詩冊》、《方圓庵記》、《自敘帖》、《蕭閑堂記》等,被歷代墨家公認為經典,尤其是《蜀素帖》更是被列為“中國十大行書”之一。

作者簡介:司馬武當,字當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