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教的第三十三福地——江西樟樹市閣皂山

編者按:江西道教源遠流長, 教派疊起, 高道輩出, 影響很大, 在中國道教中佔有重要地位。 按照道教的洞天福地理論, 江西有五洞天(往期已介紹)、十二福地。 接下來, 方志江西將為您呈現江西的幾處福地。

閣皂山位於樟樹市東南隅, 亦稱葛嶺, 是武夷山西延的支脈, 號稱“清江碧嶂”。 五代範資所撰的《玉堂閒話》雲:“南中有閣皂山, 山形如閣, 山色如皂, 故號閣皂山。 乃葛仙翁得道之所, 七十二福地。

閣皂山是一座集道教文化和中藥史文化為一體的名山。 東漢建安七年(202), 道教天師葛玄在此悟道修真。 而後葛玄雲遊四海, 最終仍回到閣皂山。

葛玄(164-244), 東漢道教天師, 字孝先, 被尊稱為葛天師, 為道教靈寶派祖師。 葛玄之後, 他的弟子繼續在閣皂山佈道煉丹, 種藥行醫, 其中以葛洪(葛玄之侄孫, 世稱小仙翁)貢獻最大。 中國道教史將兩葛並稱“葛家道”, 閣皂山亦因此成為道教靈寶派的祖山。 由於葛玄又是樟樹醫藥業的奠基人, 因而, 閣皂山也成為樟樹藥幫的“祖山”。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8), 賜閣皂山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至宋代, 閣皂山進入鼎盛時期, 與江蘇茅山、鷹潭市龍虎山並稱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 盛況空前。 北宋光祿寺卿楊申《閣皂山景德觀記》載:當時閣皂山曾有宮觀殿堂一千五百余間, 道士五百余人, 良田三千畝, 道家稱之為“神仙之館”。 南宋宰相周必大在《閣皂山崇真觀記》也寫道:“江湖宮觀,

未有盛。 ”

元代, 閣皂山道教繼續發展。 但元以後, 漸趨衰微。 元至正十二年(1352), 大萬壽崇真宮台基殿俱毀。 至清末, 閣皂山屢遭危厄, 延續一千六百多年的道觀香火趨於衰落。

大萬壽崇真宮最早由葛玄所建。葛玄來到閣皂山時,因喜其為“真仙之宅”而結廬建臥雲庵。在臥雲庵,葛玄潛心佈道,廣收門徒,采藥煉丹後而得道升仙。其後,臥雲庵先後被唐、宋皇朝敕封賜名為閣皂觀、玄都觀、景德觀、崇真宮、萬壽崇真宮。1246年,宋理宗賜名為大萬壽崇真宮,並敕封葛玄為沖應真人。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大萬壽崇真宮遭火焚毀。1992年,得以重建。

大萬壽

崇真宮

作為第三十三福地,閣皂山上保留了眾多道教遺跡。一天門位於閣皂山南部,始建於清光緒二年,呈門字形,全為綠豆石建造,石坊上鐫“三十三福地”五字。

當年,葛玄在閣皂山修煉時,常在橋頭迎來山求醫問道、采藥煉丹的各路“仙人”。因此,橋也被稱作接仙橋。接仙橋橋四周茂林修竹,橋下溪水潺潺,恍然間有超凡脫俗之感。

另外還有金沙池、搗藥臼、雙鯉石等。明譚嗣先編撰的《太極葛仙公傳》說葛玄:“最後於閣皂東峰建臥雲庵,築壇立灶,以煉金丹。于時瑞氣祥光,照映山谷。嘗于洞口金沙池中浴丹,其泉忽然湧漲,金沙騰沸,至今丹池之內,金沙自沸。又嘗於西峰石壁上石臼中搗藥,因墮藥一粟許,有飛鳥食之,遂不死。至今月夜,其鳥鳴,作丁當杵臼聲,世名搗藥鳥。仙人琴高嘗騎雙鯉訪仙公於臥雲庵,相與置酒酣飲,醉而臥。及醒,雙鯉已化為石。仙公乃以雙鶴與之,琴高遂乘鶴去,雙鯉石至今在後山間。”

古往今來,閣皂山以山川之秀、古跡之異、傳說之神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朱熹就曾來到閣皂山上的紫陽書院講學,並寫下《樟樹鎮晚眺》《登閣皂山》《題崇真宮》等共7首詩詞。

題 崇 真 宮

磴道千尋風滿林,洞門無鎖下秋陰,

紫台鳳去天關遠,丹井龍歸地軸深。

野老尋真渾有意,道人謝客亦何心。

一樽底處酬佳節,俯仰山林慨古今!

紫陽書院

北宋文人陶弼有詩《閣皂山》,也讚美了閣皂山的仙景:

萬仞天門閣皂形,

陰陽不似眾山青。

一區海上神仙宅,

數曲人間水墨屏。

責任編輯:陳樂

大萬壽崇真宮最早由葛玄所建。葛玄來到閣皂山時,因喜其為“真仙之宅”而結廬建臥雲庵。在臥雲庵,葛玄潛心佈道,廣收門徒,采藥煉丹後而得道升仙。其後,臥雲庵先後被唐、宋皇朝敕封賜名為閣皂觀、玄都觀、景德觀、崇真宮、萬壽崇真宮。1246年,宋理宗賜名為大萬壽崇真宮,並敕封葛玄為沖應真人。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大萬壽崇真宮遭火焚毀。1992年,得以重建。

大萬壽

崇真宮

作為第三十三福地,閣皂山上保留了眾多道教遺跡。一天門位於閣皂山南部,始建於清光緒二年,呈門字形,全為綠豆石建造,石坊上鐫“三十三福地”五字。

當年,葛玄在閣皂山修煉時,常在橋頭迎來山求醫問道、采藥煉丹的各路“仙人”。因此,橋也被稱作接仙橋。接仙橋橋四周茂林修竹,橋下溪水潺潺,恍然間有超凡脫俗之感。

另外還有金沙池、搗藥臼、雙鯉石等。明譚嗣先編撰的《太極葛仙公傳》說葛玄:“最後於閣皂東峰建臥雲庵,築壇立灶,以煉金丹。于時瑞氣祥光,照映山谷。嘗于洞口金沙池中浴丹,其泉忽然湧漲,金沙騰沸,至今丹池之內,金沙自沸。又嘗於西峰石壁上石臼中搗藥,因墮藥一粟許,有飛鳥食之,遂不死。至今月夜,其鳥鳴,作丁當杵臼聲,世名搗藥鳥。仙人琴高嘗騎雙鯉訪仙公於臥雲庵,相與置酒酣飲,醉而臥。及醒,雙鯉已化為石。仙公乃以雙鶴與之,琴高遂乘鶴去,雙鯉石至今在後山間。”

古往今來,閣皂山以山川之秀、古跡之異、傳說之神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朱熹就曾來到閣皂山上的紫陽書院講學,並寫下《樟樹鎮晚眺》《登閣皂山》《題崇真宮》等共7首詩詞。

題 崇 真 宮

磴道千尋風滿林,洞門無鎖下秋陰,

紫台鳳去天關遠,丹井龍歸地軸深。

野老尋真渾有意,道人謝客亦何心。

一樽底處酬佳節,俯仰山林慨古今!

紫陽書院

北宋文人陶弼有詩《閣皂山》,也讚美了閣皂山的仙景:

萬仞天門閣皂形,

陰陽不似眾山青。

一區海上神仙宅,

數曲人間水墨屏。

責任編輯:陳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