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塑控股連虧15年去年轉型互金失敗,現又第四次換了老闆

複牌第二日, 互聯網金融概念股華塑控股(000509.SZ)一舉封上漲停板, 隨後跌落。

股市漲跌背後, 華塑控股迎來其第五位實際控制人, 原實際控制人折價轉讓仍滿賺離場, 而華塑控股已淪為高負債率的“空殼”, 其互聯網金融概念也只是2016年的曇花一現。

變更實控人 兩日浮盈5.5億

3月20日, 華塑控股發佈公告稱, 實際控制人李中等人於3月17日與浙江浦江域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浦江域耀)達成協議, 將所持西藏麥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麥田投資)100%股權全部轉讓給浦江域耀。 變更後, 麥田投資華塑控股仍舊持有華塑控股24.13%的股份,

而華塑控股實控人也由李中變更為李雪峰。

公告顯示, 此次轉讓價格為109959萬元, 共計19920.592萬股, 折合每股交易價約5.52元。 而華塑控股停牌前, 收盤價為7.76元, 轉讓價價遠低於即時股價。

3月21日, 華塑控股盤中異動, 上漲10.01%, 報8.68元, 封上漲停板。 隨後又下跌至8.29元, 較開盤上漲5.07%。

僅兩日, 華塑控股新第一大股東就浮盈5.5億元。 而據21世紀經濟報導, 前實際控制人李中通過此次轉讓麥田投資也獲得了翻倍以上的收益。

五易其主 連虧15年

華塑控股主要從事塑膠建材及園林綠化業務。 其前身是創建於1983年的南充羽絨製品廠, 隨後於1990年股改組建四川天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並於1993年上市。

2004年天歌科技公司名變更為“同人華塑股份有限公司”,

此後又變更為“華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簡稱變為“華塑控股”。

而從2002年起, 華塑控股就一直主業不振, 連續虧損15年, 並在2013年一度面臨退市風險。 其已公佈的《2016年年度報告摘要》顯示, 全年淨利虧損1.92億元。

至今, 華塑控股已五次易主。 其中第四次發生在2013年, 面臨退市風險的華塑控股推出“重組式股改”方案, 並引入麥田園林來保殼。 隨後, 麥田投資實控人李中成為華塑控股實際控制人, 李宏擔任公司總經理。

據新京報, 李宏才是麥田園林背後的“金主”。 李宏是叱吒市場的萬通系創始元老之一, 曾組建並出任萬通第一任董事長, 此後還曾執掌搜房網、東方園林等。

而此次, 華控控股第五次變更實際控制人, 李宏在麥田股份6.76%的股份也被浦江域耀全盤接收。

“華塑控股現在基本上相當於一個殼公司的樣子。 ”華塑控股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由於實控人換了, 未來到底是公司本身來推動重組, 還是大股東來推動重組, 現在不明朗了。 ”

佈局互聯網金融無疾而終

華塑控股的2016年幾多坎坷:收購互聯網金融平臺無疾而終, 發行定增融資也宣告失敗, 公司長期缺乏資金, 已嚴重資不抵債。

2016年5月20日公告稱, 公司擬通過支付現金14.2億元購買曲水中青和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和創未來網路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 後由於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發生變化, 並購計畫無疾而終。

北京和創未來旗下有互聯網金融平臺優分期和簡單借款。 優分期成立於2014年4月,

是一家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分期付款購物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 就是通常所言的校園貸平臺。

彼時, 校園貸正在風口浪尖, 互聯網金融也處於風險專項整治檔口。 5月4日, 教育部官網發佈一則由教育部辦公廳和銀監會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通知, 要求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

隨後, 11月優分期進行了戰略升級, 在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的基礎上, 開放面向所有年輕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 華塑控股實際在當年3月就開始此次並購計畫。 彼時, 監管層要求上市公司對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四個行業的並購重組收緊, 也迫使華塑控股臨時調整並購計畫。

而自華塑股份佈局互聯網金融失敗後, 股價卻進入上升通道,

已經從5.35元漲到8.29元, 漲幅達54.9%。

華塑股份長期缺乏資金, 擬在2016年1月獲得證監會核准批文的以發行價4.64元/股募資15億元的定增再融資, 卻在半年後自動失效。 其公司內部人士透露, 定增失敗也有無人認購的原因。

其2016年年報摘要透露, 公司經營層面, 由於長期缺乏資金, 並且公司在銀行業的資信欠佳, 公司的園林業務經營規模一直難以做大, 盈利狀況堪憂。 另外, 其最重要的主營業務——南充華塑建材業務, 經營連年虧損, 已嚴重資不抵債, 且無法按期償還到期債務。

華塑控股正等待新實際控制人的救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